1. > 智能数码 >

爱新觉罗·胤礼(爱新觉罗·胤礼是几阿哥)

本文目录一览:

甄嬛传中允礼是怎么死的

喝下毒酒死的。

第74集剧情介绍:

皇帝让甄嬛以毒酒亲手杀死果郡王。甄嬛不忍爱人死去,欲喝下毒酒,却不想毒酒被果郡王调换,口吐鲜血告诉甄嬛,她才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甄嬛悲痛万分,来不及等到允礼咽气前告诉他自己的一对龙凤胎乃是他的骨肉。允礼惨死于甄嬛怀抱中。甄嬛赐死果郡王有功,被赐予协理六宫的大权,位同副后。

皇帝察觉甄嬛心中仍有允礼,与她日渐疏远。果郡王死后,皇帝为隐瞒真相,不准张扬。玉隐在果郡王葬礼上撞棺殉情而死。

甄嬛疑惑皇帝为何突然要杀果郡王,苏培盛找来允礼与玉隐的家信,信中结尾均是果郡王问及甄嬛安好的言词。甄嬛领悟到,这才是导致皇帝起了杀机的原因,十分憎恨皇帝。

扩展资料:

允礼人物介绍:

爱新觉罗·允礼/果郡王(李东学 饰)  配音:赵岭

果郡王不同于宫中争权夺势的皇室子弟,他庆幸自己并非帝王之身,不必将朝政琐事萦绕于身,他不求娇妻美妾如云,只盼与爱人厮守到老。

果郡王爱着甄嬛,却又不能僭越宫廷之礼。他善良、痴情、风流倜傥,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求一份爱,奋不顾身地保护一份爱,说他是为爱而生也不为过。

历史上的爱新觉罗·允礼:

爱新觉罗·允礼(1697年—1738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

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允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

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

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由于身体较弱,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

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继子。因允礼彼时年幼未参与康熙晚期夺嫡之争,故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甄嬛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礼

历史上真实的十七爷!?

爱新觉罗·胤礼(1697-1738) 封果毅亲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庶妃陈氏即纯裕勤妃出。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

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政绩斐然。他死后,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留有遗踪。

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礼”。

曾秘密奏请蠲免江南诸省民欠漕粮、芦课、学租、杂税,允准,因而获“秉性忠直”、“存心宽厚”之赞誉。乾隆元年(1736),因罢双俸。三年卒,谥毅。著有《春和堂集》、《静远斋集》、《奉使纪行诗集》、《工程做法》等书。

生平详考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公元1697年3月24日)。

雍正评价皇十七子胤礼:“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胤礼从康熙四十四年,九岁开始随驾巡幸,至康熙谢世无封。

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给礼部谕:“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礼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五月二十七日,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锋统领”。隶属前锋营。

七月初六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七月二十七日,着果郡王允礼管理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如此,胤礼兼任两个旗的都统事务。

九月三十日,雍正赐胤礼白银一万两。

雍正二年正月十七日,伊尔拜革职。胤礼正式出任镶蓝旗汉军都统。

五月初八日,雍正谕:“以果郡王允礼管理镶红旗满洲都统,仍兼管镶蓝旗汉军都统。”

雍正二年八月初八日祭大社大稷,胤礼往替皇帝行礼。初九日,胤礼代皇帝祭孔。

八月二十七日,雍正谕宗人府:“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

雍正四年四月,胤礼奉旨监管镶蓝旗蒙古都统。

爱新觉罗·胤礼影视形象(17张)雍正四年七月初八日,命康亲王崇安和胤礼负责稽查国子监事务。

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晋为和硕果亲王。上谕宗人府:“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来,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数年,王失志忠诚,毫不顾及己私,执持正理,概不瞻徇,赞襄朕躬,允称笃敬。王微有弱疾,虽偶尓在家调养,而一切交办事件仍然尽心料理。今承我圣祖皇考六十余年至圣至神,化洽宇宙之恩,普天共享生平,固无庸似者年诸王效力于其间。朕以为若能尽心为国,备极忠诚,恪守臣子恭顺之道。其人为尤甚,其事为尤难,着将王晋封亲王,为朕之子弟及世世子孙之表范。”

至此,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由胤礼一人兼任。

雍正七年七月十一日,奉命管理工部事务。

雍正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命胤礼总理户部三库事务。

雍正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命胤礼管理宗人府事。

雍正十二年七月,奉旨远行泰宁会见格桑嘉措。

雍正十三年藏历的正月初一日(藏历春节),西藏地方政府在惠远寺举办宴会,宴请胤礼、章嘉。宴毕,胤礼向格桑嘉措宣旨。

闰四月初一日回京后,胤礼向雍正汇报泰宁之行。

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雍正命胤礼携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办理苗疆事务。

乾隆元年九月十二日,胤礼生母加徽号,九月十三日,“永赐与亲王双俸……”

九月二十日,因“庄亲王、果亲王便殿赐坐时俱行拜礼,朕心深为不安……皆圣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于朕为叔。行辈甚尊,岂可常行拜礼于朕前乎……”命胤禄、胤礼在便殿召见免除叩拜之礼。

九月二十一日,胤礼上书建议制定《侵盗钱粮罪例》。

十月初四日,命胤礼总理宗人府事务。

十月十八日,命胤礼打理刑部。

此间,约在乾隆元年十一月,患脚疾。

乾隆二年二月十二日,胤礼书成《世宗宪皇帝上谕》有功。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胤礼去世。年四十二岁。

二月初三日,大阿哥永璜前往奉命穿孝。

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胤礼加祭一次。谥曰“毅”。

葬于易州上岳各庄。

著有:《春和堂》、《静远斋》、《奉使纪行诗集》。

后以乾隆幼弟弘曕为子袭和硕果亲王。雍正十一年修‘玉牒’:“第六子弘曕,雍正十一年癸丑六月十一日亥时,谦嫔刘氏出。”乾隆三年二月,四十二岁正当壮年的允礼遽尔病逝,果亲王爵位悬虚,乾隆命王公大臣会议,何人可承袭,翌日庄亲王允禄等共推六阿哥弘曕,承继事遂定。

妻与子

嫡福晋钮祜禄氏;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

第一子,未有名,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时生,母为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

本年十月初八日申时卒。

第一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时生,母为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

于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九日子时卒,年二岁。

第二子(承继子)多罗果恭郡王弘曕。

果亲王府 

《啸亭杂录》中说:“果亲王府在草厂胡同,今为瑞亲王府。”从《乾隆京城全图》看,果亲王府在东官园,与西边的质亲王府相邻。

允礼是康熙的第几子?

允礼是康熙的第十七子。

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1697年3月24日—1738年3月21日),原名爱新觉罗·胤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为纯裕勤妃。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序齿为第十七。

允礼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嗣子。因允礼彼时年幼未参与康熙晚期夺嫡之争,故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人物性情

他早年纵情山水,不参与皇权之争,聪明持重。又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学,所刻书雕甚是精美。专心研究藏传佛教经书并组织翻译藏文名著,曾选编刻印《古文约选》。他一生笔耕不辍,与当时文坛、诗坛威望甚高的方苞、沈德潜等也有颇多交往。

清雍时期的十七阿哥怎么死的

清雍时期的十七阿哥是得病死的。

清朝雍正时期的十七阿哥指的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爱新觉罗·胤礼,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胤礼上书建议制定《侵盗钱粮罪例》。

十月初四日,命胤礼总理宗人府事务。十月十八日,命胤礼打理刑部。此间,约在乾隆元年十一月,患脚疾。

乾隆二年二月十二日,胤礼书成《世宗宪皇帝上谕》有功。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胤礼去世,年四十二岁。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胤礼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介入皇权之争。且又智慧持重,政绩斐然。他身后,乾隆帝深感若失股肱。

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留有遗踪。 康熙在位时,九王夺嫡十分的惨烈,果郡王却独善其身,整日与诗词歌赋为伴,过着悠然自得闲云野鹤的日子。

他的与世无争不仅确保了他自身的安全,也成就了他日后的尊贵与福气。胤礼可以说是个爱情完美主义者。

他信奉的爱情信条是从一而终,因为他身上具备了一切好男人的特质,所以他会有一种让所有女人都爱上他的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礼

历史上有果郡王么?果郡王怎么死的?

历史上有果郡王,果郡王就是爱新觉罗·胤礼,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

爱新觉罗·胤礼(1697年—1738年),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

胤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

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管刑部。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他身体较弱,雍正年间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

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继子。胤礼(允礼)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一、早年受教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1697年3月24日),母纯裕勤妃陈氏,汉族,二等侍卫陈希阂之女,康熙三十三年入宫,为宫女。康熙五十七年册勤嫔。雍正四年尊为皇考勤妃。

由于清圣祖非常重视诸皇子的教育,既要他们练习满汉文书法,熟悉经书,又要求他们精于骑射,所以出身皇家的允礼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满汉文教育。

二、受封理政

雍正二年(1724年)正月十七日,伊尔拜革职,胤礼正式出任镶蓝旗汉军都统。五月初八日,雍正谕:“以果郡王允礼管理镶红旗满洲都统,仍兼管镶蓝旗汉军都统。”

八月初八日祭大社大稷,胤礼往替皇帝行礼。初九日,胤礼代皇帝祭孔。八月二十七日,雍正谕宗人府:“着加怡亲王俸银一万两,果郡王着照亲王给与俸银俸米。”

雍正四年(1726年)四月,胤礼奉旨监管镶蓝旗蒙古都统。七月初八日,雍正帝命康亲王崇安和胤礼负责稽查国子监事务。

三、晋封亲王

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初五日,晋为和硕果亲王。至此,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由胤礼一人兼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礼

胤礼怎么死的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胤礼去世。年四十二岁。 二月初三日,大阿哥永璜前往奉命穿孝。 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胤礼加祭一次。諡曰“毅”。 葬于易州上岳各庄。 著有:《春和堂》、《静远斋》、《奉使纪行诗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