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德国面积和人口(德国面积和人口20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鼎盛时期?

每每谈及一战史,我们常常惊叹于德国的强悍,以王者之尊带领着土耳其、奥匈、保加利亚等几个青铜小弟对撼英、法、俄、美世界四大强国。

一战从1914年打到了1918年11月,战争到了第三年把沙俄都给打崩了,英法两国也是苦苦支撑,大有一推即倒之势。1917年,即便有世界实力第一的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战争仍然持续了一年半之久。

如果不是因为流感大爆发,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这场世界大战起码还能再打个几年。从一战我们看到了德国的战争底蕴,绝非是一般的强大。到底有多强悍?不妨来从这组数据了解一下!

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普法战争后,欧洲大陆老牌强国法国不但赔款50亿法郎,还丢掉了14.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150万人口。德国借助普法战争的红利,兴起了一股创办铁路、银行、工厂、矿山、钢铁企业的狂潮,加上对新技术的重视与应用,这一切都给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以强大的刺激。

到1913年一张爆发前夕,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4.7倍,其中生产资料上升了8倍,消费品生产上升了3倍,城市化水平达到65%,经济规模占全球的七分之一,仅次于美国。

从普法战争后到1913年,德国的棉花消费量从8.1万吨增至48.6万吨,糖产量由20.7万吨增至261.8万吨,采煤量从3400万吨增至2.77亿吨,钢产量从17万吨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钢铁产量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

一战前夕,德国的酸、碱等基本化学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这些化学品改造一下就能成为炸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为显著的一个标志就是电力的应用,德国电站装机容量从1894年的3.9万千瓦,到1913年增长到360万千瓦,年增长率超过27%。

德国在照明、车辆、通讯邮电、工业生产等各方面都迅速广泛地采用电力,在实现电气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作为比较,电缆行业本是英国首屈一指的行业,可是在1912-1913年,包括电缆在内的电器工业总产值是相当于德国的三分之一左右。铁路本最先起自于英国,但是到了一战爆发这一年,德国国内铁路线长度有6.2万公里,是英国的一倍有余。

在教育方面,在普法战争时期德国的学龄前儿童入学率几乎达到百分百。德国的初高等教育也非常发达,在德国先进的教育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科学家,如发现无线电的赫兹、发现了X光的伦琴等。

德国的军事实力更是名列前茅,陆军位居世界第一,海军稍次于英国。一战爆发后,德国迅速将军队动员到100万人,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动员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整个一战期间,大约有1000万人参军入伍。

一百年前的德国看起来很像今天的中国,从普法战争到一战,只用了四十余年,就成为世界第二强国。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年,成就有目共睹。不同的是,中国追求的是和平发展之路。

奈何,德国在一战后期碰上了体格更大的美国还有突如其来的流感袭击,最后不得不吞下战败的苦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实力达到了巅峰。1913年,德国本土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海外殖民地25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国(不算俄国,俄国殖民地都纳入了本土)。当时的德国不仅领土面积辽阔,而且拥有数量庞大的高素质人口。一战时,德国人口超过6500万,而且已经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仅仅在校生就有1000多万。人才是国家崛起的关键,德国庞大的高素质人口支撑起了德国强大的工业和发达的科技,支撑起了强大的德意志帝国。要知道,当时的德国可是获得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国家。

而在工业方面,德国的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其工业产值占到了世界的15.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很多成果都是德国人发明的。可以说,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德国在电气、内燃机、化学工业和炼钢工业等领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除了在部分产能方面略少于美国,在其他方面德国并不比美国逊色。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技术革新能力,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1913年,德国的钢铁产量为1760万吨,是日本的70多倍。在德国人眼里,日本就是个典型的农业国。没办法,当时两国的实力差距就是那么大。

当然,德国最强大的还是其军事力量。一战时的德国绝对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战斗力最强的陆军和世界排名第二的海军以及世界排名第一的空军。一战中,德国动员了大约500万人参战,军费开支高达1600多亿马克。在战争中,德国海军在海上和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国海军打,在陆地上和世界陆军排名第二的法国、排名第三的俄国打,还要对付经济和工业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面对那么多世界顶级强国的围攻,德国人竟然打得有声有色,和协约国打了四年之久。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德国人在诸多强国的围攻下,竟然一路势如破竹的打到了法国首都巴黎附近,还把拥有数百万军队、以强大野蛮著称的沙皇俄国给打崩了。不得不说,德国人是真厉害。实际上,直到战争结束,协约国军队也没能打进德国本土。如果不是德国国内爆发了革命,德国人被迫投降,不知一战还要打多久。可以想象,当时的德国有多强大。以当时德国的实力,只要公海舰队带上几个帝国步兵师,估计用不了半年就能够搞定日本人。可以说,当时的德国闭着眼都能打赢日本人。这就是第二帝国的实力,这就是当时强大一时的德国人。

四个直辖市的面积多大,人口多少?

中国四个直辖市各个面积:

1、重庆:82403平方公里。

2、北京:16807、8平方公里。

3、上海:6340.5平方公里。

4、天津:11760.26平方公里。

其中重庆全市面积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我国目前共有直辖市四个。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53.6万人,城镇人口1865万人,城镇化率86.6%,常住外来人口达794.3万人。

德国面积和人口(德国面积和人口2022)德国面积和人口(德国面积和人口2022)


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487.09万人,城镇人口为2220.94万人,城镇化率89.30%。长住外来人口。104796521。

天津市面积11966.45平方千米,天津市常住人口1561.83万人,城镇化率81.55%,常住外来人口499.01万人。重庆市总面积 8.24万平方千米,重庆市常住人口3205.42万人,常住外来人口150.21万人。

中国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

北京---中国城市的招牌

人口:2153.6万人

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35371.3亿元

北京CBD商务中心

北京CBD预计将在2021年全面成型,一旦成型后,将会成为全球经济资源和现代化商业的国际交流中心。

北京最全高等学府汇总

8所985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26所211大学(包括上述8所):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理工科最高学府

2020年城市荣誉

德国面积和人口(德国面积和人口2022)德国面积和人口(德国面积和人口2022)


1月获选“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榜首,入选“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3月成为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6月《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北京综合排名第一

7月上榜“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天津---最像西方的城市

人口:1561.83万人

面积:11966.45平方千米

<:14104.28亿元

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天津,城市中的建筑都极具特色。

天津海河

与其它直辖市相比,天津虽然整体实力不出众,但所保留的大规模西洋建筑,使得这座都市显得极具包容力。在天津,你能看到各种高低错落的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日本的帝冠式等,身居这座城市,令人有一种异国他乡的风味。

天津意式风情街

在2020年的城市排名中,天津位居新一线城市第六名。

上海---上海早已不是上海人的上海

上海陆家嘴人口:2428.14万

面积:6340.5平方千米

<:38155.32亿元

从面积上看,上海直辖的面积最小,但其经济总量国内最高,真正体现了“寸土寸金”的意义。这一点也能从车牌代码看出端倪,仅为600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分为沪A-沪N一共14种车牌,分为16个管辖区。

从财富聚集上看,上海地区贫富差距极大,未来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而其傲视全国的经济体量放眼世界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的北京,世界的上海”&上海的城市贸易伙伴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三分之一的出口货物都由上海港口输出,上海口岸的进出口连续八年霸占世界城市之首。

2019年英国智库发出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上海排名第五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上海排名12

重庆---美国有圣安东尼奥,而中国有重庆

重庆CBD“金三角”

人口:3124.32万

面积:82402平方千米

<:23605.77亿元

在四大直辖市中,重庆无疑是最有亮点的城市之一。其8000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约等于五个北京、七个天津、十三个上海。在地理位置上东西边分别与湖北四川相邻,近几十年来,重庆在经济上带动了整个中西部的发展,隐约形成了“川渝汉筑”大中部经济圈。

重庆与其它直辖市相比,其最大特点在于无处不在的“巴渝文化”,自古代起巴人就以顽强彪悍著称,连同重庆的建筑也别具一格。

洪崖洞

中国多民族文化在重庆完美地体现,如果说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金融贸易中心,那么重庆和天津的特点都在于其城市风格,两者都有现代化的大都市圈和领跑全国的经济体量,不同的是天津有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重庆呈现了国内多民族文化的繁荣。

重庆市面积为8.240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00万;北京市面积为1.64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56.3万。天津市面积为1.194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0万;上海市面积最小,为63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674万

北京介绍: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天津介绍: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上海介绍: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重庆介绍:

重庆,简称渝或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 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扩展资料

直辖市是许多国家的最重要省级行政区,此名称主要被中国、朝鲜、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字面意义,是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辖的建制城市。直辖市往往需要较多的居住人口,且通常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该概念首先源自于1930年中华民国的《市组织法》,称为院辖市。

由于直辖市的定位特殊,中国直辖市的中共市委书记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

上海:面积:6340.5平方公里.人口:常住人口约1674多万,流动人口约200万

北京:面积:16807平方公里.人口:人口数量1382万人,流动人口303.9万

天津:面积:11919.7平方公里.总人口948.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63万人

重庆:面积: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22.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42万人

二战开始和结束时德国和苏联人口分别有多少?

二战前德国人口约为八千万,苏联人口数约为1.8亿,战后德国人口约为5000万人口,苏联大约有1.4-1.6亿人口~二战开始时,德国总人口一般认为是8000万——“根据《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中得到准确数字是1933年,德国人口66030000,被德国合并时,奥地利有近700万人口,苏台德区有300万人口,萨尔区75万人口,梅梅尔区还有若干万,波兰200万日耳曼人,罗马尼亚90万,意大利25万,阿尔萨斯150万。”945年底,德国被划分为二区:东德人口为一千五百万、西德人口为三千五百万,合计5000万人口 ——德国在二战至少损失了1600多万人(其中军队死伤高达600多万,平民约死伤1000多万),其余的人口战后属于他国。苏联以1939年统计人口约1.6亿,随后,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半个波兰、罗马尼亚一部后,1941年战争前夕统计人口约1.8亿苏联在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达到了433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战后苏联人口约1.4亿至1.6亿——主要是战后又吞并了一些领土~

法国面积为多少万平方公里?

一战战败后失去的领土:

一战前德国的领土面积约为54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以外面积最大的国家。

凡尔塞条约割取了德国1/8的领土,约8.8万平方公里:

1、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2、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3、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即西上西里西亚,波兹南,西普鲁士);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实质上由波兰控制。

4、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5、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

德国面积和人口(德国面积和人口2022)德国面积和人口(德国面积和人口2022)


6、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7、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德国放弃梅梅尔,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年立陶宛出兵占领。

8、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9、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

二战战败后割让的领土:

二战前德国的领土略少于47万平方公里(1936年),二战后为35万平方公里

德国共损失了40%以上的领土,割让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

1、西部,德法有争议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让给法国

2、北部,石勒苏益格州一部让给丹麦

3、东部,西里西亚州全部,勃兰登堡州部分地区以及奥得河流域,但泽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领土让给波兰

3、东普鲁士被苏联强占,即现在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

4、南部工业基地波希米亚,划归现在的捷克等地。

5、苏占东德和英美法占西德分别独立

6、柏林分区占领,英美法控制的西柏林成为飞地。

————————

【主要地区简介】:

(一:阿尔萨斯)

法国东北部地区名及旧省名。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它被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莱茵河谷地。面积8280平方公里。人口156.6万(1982)。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长时期里当地居民不断抵制法国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语言与习俗。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后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重归纳粹德国,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夺回。

(二:洛林)

洛林大区位于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接壤,面积2.3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首府为南锡(Nancy)。现今的洛林(Lorraine)相当于公元10世纪上洛林公国的范围。上洛林自12世纪起习称“洛林’。1552年,法王亨利二世夺取了境内的梅斯、图尔和凡尔登三个主教区。30年战争中,法国于1633年占领洛林全境。1697年洛林转属神圣罗马帝国;1737年并入法国版图,成为法国傀儡、原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列辛斯基的终身领地;1766年并入法国,1871年,普法战争后,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由法国割让给德国;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归还给法国;1940年~1945年又为德国兼并;1945年法国再度恢复了对洛林的主权;今划分为默兹、摩泽尔、默尔特-摩泽尔和孚日四省。洛林大区传统工业为采石、玻璃和水晶制品、伐木和造纸业,现代工业为钢铁冶金、汽车制造业(奔驰汽车公司驰名品牌Smart汽车制造厂便设在该大区)、电子制造业(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如JVC、Panasonic、Toshiba等均在此落户),化学工业亦非常发达。洛林大区是法国第一大棉花、煤产区,第二大钢材和木料产区、第三大啤酒、油菜和奶酪产地,全年可生产约460亿千瓦电,全年可生产350万立方米的木材,140万头牲畜,可生产全国76%的煤。

(三:石勒苏益格州)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是德国最北部的州,面积: 1.57万平方公里,人口: 277万。北临丹麦,西面是北海,东面是波罗的海和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南面是下萨克森州和汉堡。州府是基尔。是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历史上石勒苏益格州包括更大的区域,包括今天德国的北部省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丹麦的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位于日德兰半岛南部,介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在历史上,是荷尔斯泰因公爵领地。此外,劳恩堡公爵领地以及前汉莎同盟城市吕贝克也位于今天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内。石勒苏益格公爵领地自丹麦战败于普奥联军于1866年后年起属于德国。而北石勒苏益格——即今天丹麦的南日德兰郡——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一次公民投票后宣布加入丹麦。

(四:西里西亚)

西里西亚 (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 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大致在奥得河中、上游流域,即今波兰西南部、捷克北部俄斯特拉发一带和德国东部。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小部分则属于捷克和德国。

在中世纪,西里西亚最先属于波兰皮亚斯特王朝,后来为波希米亚王国夺得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26年起,它随着波希米亚王国归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742年,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取胜,从奥地利获得西里西亚的大部分。这些地区后来组成了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西里西亚分属波、德、捷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划入波兰,小部分属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1945年之后,西里西亚绝大部分并入波兰。小部分位于德国萨克森自由州,而奥匈帝国统治的部分现在位于捷克。现在,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

(五:东普鲁士)

东普鲁士 (德语: Ostpreußen;立陶宛语: Rytų Prūsija 或 Rytprūsiai;波兰语: Prusy Wschodnie;俄语: Восточная Пруссия — Vostochnaya Prussiya;英语:East Prussia;荷兰语: Oost-Pruisen;西班牙语: Prusia Oriental) 是普鲁士王国及后来德意志帝国的一个省,位于普鲁士公国的领地上。今天东普鲁士的北部,分别属于立陶宛的默麦尔地区,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哥尼斯堡)。而南部就是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尔省。东普鲁士包含了古普鲁士人在波罗的海的领地。

东普鲁士在1871年并入德意志帝国。在1875年,该地的人口中,有73.48%是德国人,18.39%是波兰人和8.11%的立陶宛人。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变成共和国。由191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东普鲁士与部分西普鲁士是德国的外飞地。基于凡尔赛条约,德国割让大部分的西普鲁士以及波森省予波兰,亦即波兰走廊及但泽自由市。

1920年,西普鲁士西面和东普鲁士南部都有举行公投,让居民决定是否把土地归于波兰还是德国。96.7 %的投票者支持土地归于德国。1923年,在没有举行公投之下,立陶宛强占梅梅尔地区 (亦即克莱佩达地区) 。二战期间德国占领了波兰,东普鲁士回归德国。二战结束后,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协议,哥尼斯堡连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东普鲁士的其他三分之二领土分给了波兰。1945年初,有部分德国人在战后企图返回东普鲁士,但全部都被苏联军队驱逐,也有很多人被发配到苏联当苦工。当地所有德式地方名字都改成俄式或波兰式。1946年4月,东普鲁士的北部被并入苏联。7月,首府哥尼斯堡被重名为加里宁格勒,省名是加里宁格勒省。1947年,苏军驱逐所有德国人,让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迁到此地。

(六:苏台德地区 )

苏台德地区 (德语:Sudetenland;捷克语:Sudety) 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特指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邻近德国讲德语居民所居住的地区。

严格地讲,苏台德地区并非一个地理概念,它大致包括三部分地区:(1)捷克斯洛伐克东北部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的苏台德山脉所在地区,(2)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奥雷山脉地区,(3)捷克斯洛伐克西南部的波希米亚森林地区。它包括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与奥属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 著名的旅游胜地卡罗维发利、克罗姆洛夫都在苏台德地区之内。

在第一次大战以前的数百年间,苏台德地区属于奥地利帝国及后来的奥匈帝国的领土,该地区以将德语的居民为主,如奥地利帝国有名的拉德斯基元帅、施瓦岑伯格元帅都源于此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战败,该国被一分为三,即: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归属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当地350万讲德语的居民从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一下降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这350万并非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当今奥地利全国的居民也就是700多万。苏台德地区问题由此而起。

纳粹德国以苏台德为题,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格局进行挑战。在慕尼黑会议后,在英法两国妥协和同意之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让纳粹德国占领该地。这只是助长希特勒侵略中欧的野心。最后,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德国战败,苏台德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当地的数百万讲德语的居民被驱赶到德国。

从1993年开始,捷克斯洛伐克解体,苏台德地区归属捷克共和国。

德国人口2020年的总人数?

德国人口2020年总人数是8300万人。

德国人口约8315万,欧盟第一,GDP总量也是欧盟第一。

100年前德国人口?

土地人口比重都是今天比重的2倍左右 德国人口在西历1914年就有5500万以上 人口超过英法本土人口综合(2200万+3100万)今天总面积小了45%的德国人口8000万,法国6000万 英国6000万

日本、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分别有多少平方千米、分别有多少人口?

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26亿人。

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191.944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611亿人。

英国国土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6649万人。

德国国土面积35.737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8300万人。

德国二战失败原因?

首先,人心向背。德国法西斯发动战争不仅危害他国利益,而且也损害德国人民的利益。因此对外战争不得人心,自然得不到德国民众的支持。相反,只会遭到本国民众反对和他国人民的英勇反抗。

其次,实力不济。以美苏为首的反法西斯阵营实力强大,无论在财力、人口、资源、国土等方面远超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

首先,最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与对面反法西斯政权的实力差距过大。

其次,那就是希特勒穷兵黩武,过于自信膨胀,整个法西斯集团缺乏战略指导。

再次,那就是美英苏战略上的正确。不同于法西斯的各自为政,反法西斯那是互相配合的。

最后,那就是德国军事上的失误了。

1、希特勒变态式的大量屠杀犹太人政策,使德国在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这样就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失去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大科学家和众多国家民众的人心。

2、希特勒在法国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进攻,放走了4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保存了实力,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影响改变了整个二战的格局,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3、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多线作战,招惹了一头资历雄厚的雄狮,成为了强有力的又一大劲敌,成了最终彻底失败的根源。

4、盟友选择日本和意大利,特别是意大利,都是一个错误,两个都是根本带不动的队友,如果当初选择美国和英国,世界将是另一种格局。

5、保密与间谍的工作严重失误,德国和日本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军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间谍给德国盟友们带来的灾难不可估量。

6、没有彻底打败英国,就开辟第二战场,英国从开始到二战结束,每时每刻都是一个离自己家很近的一个深水炸弹。

德国二战失败的原因是战略上的失败。

当时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德国国土面积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时应对多个强大的敌人。历史上菲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因为四面受敌差点亡国,后来的一战也是因为未能彻底击溃东西线的任意一线而失败。二战失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失误上。1.未消灭英国而攻打苏联。 2.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参战,二战均势迅速打破,美国的参战使整个战争形势迅速向盟军方面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