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历史背景)

世界地质遗产名录?

1.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这是一个地跨北京、河北两个地区的世界地质公园,2006年9月17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北京市的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

2.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

北京延庆好风光,百里画廊醉人心。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是著名的燕山运动命名地之一,因其独特的地质特色,2013年9月9日,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3.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内有冰川地貌、火山地貌等10种地质地貌,动植物种类繁多,还有一些珍稀的野生动物,园内除了自然景观之外,还有百岔川岩画等历史景观。2005年2月11日,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4.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2009年8月22日,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中国唯一的由风力地质作用为主形成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5.内蒙古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

2017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立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遗产名录》(The World Heritage List)是于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著名的地质遗产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的万里长城等。

世界地质遗产在中国:

1.黄龙风景名胜区;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4.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6.中国南方喀斯特 (South China Karst);

7.三清山国家公园 (Mount Sanqingshan National Park);

8.中国丹霞 (China Danxia);

9.澄江化石遗址 (Chengjiang Fossil Site);

10.新疆天山 (Xinjiang Tianshan);11.湖北神农架 (Hubei Shennongjia);

12.青海可可西里 (Qinghai Hoh Xil);

13.梵净山 (Fanjingshan);

14.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

3、山东泰山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 文化遗产

12、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遗产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遗产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17、苏州古典园林1997.12 文化遗产

18、山西平遥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

19、云南丽江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

20、北京天坛1998.11 文化遗产

21、北京颐和园1998.11 文化遗产

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遗产

24、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文化遗产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2000.11 文化遗产

、明孝陵(江苏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区) 2003.7、盛京三陵(辽宁沈阳市)2004.7

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 文化遗产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 文化遗产

28、云冈石窟2001.12 文化遗产

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2003.7 自然遗产

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1 文化遗产

31、澳门历史城区2005 文化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 自然遗产

33、中国安阳殷墟2006.7.13 文化遗产

34、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遗产

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2007.6.28 文化遗产

36.福建土楼2008.7.7 文化遗产

37.江西三清山2008.7.8 自然遗产

38.山西五台山 2009.6.26 文化景观

39.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2010.7.30文化景观

碉楼内部结构?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

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

开平碉楼的特点:中西合壁的民居,结合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2020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升至56项,其中,文化遗产38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遗产分布: 北京市东城区、辽宁省沈阳市

列入时间: 1987年(北京故宫)

扩展时间: 2004年(沈阳故宫)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遗产分布: 陕西省西安市

列入时间: 1987年

莫高窟

遗产分布: 甘肃省敦煌市

列入时间: 1987年

泰山(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遗产分布: 山东省泰安市、济南市

列入时间: 1987年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遗产分布: 北京市房山区

列入时间: 1987年

长城

遗产分布: 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列入时间: 1987年

黄山(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遗产分布: 安徽省黄山市

列入时间: 1990年

武当山古建筑群

遗产分布: 湖北省丹江口市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历史背景)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历史背景)


列入时间: 1994年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遗产分布: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列入时间: 1994年(布达拉宫)

扩展时间: 2000年(大昭寺)、2001年(罗布林卡)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遗产分布: 河北省承德市

列入时间: 1994年

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

遗产分布: 山东省曲阜市

列入时间: 1994年

庐山国家公园

遗产分布: 江西省九江市

列入时间: 1996年

峨眉山——乐山大佛(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遗产分布: 四川省峨眉山市

列入时间: 1996年

平遥古城

遗产分布: 山西省平遥县

列入时间: 1997年

苏州古典园林

遗产分布: 江苏省苏州市

列入时间: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

扩展时间: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

丽江古城

遗产分布: 云南省丽江市

列入时间: 1997年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遗产分布: 北京市海淀区

列入时间: 1998年

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遗产分布: 北京市东城区

列入时间: 1998年

大足石刻

遗产分布: 重庆市大足区

列入时间: 1999年

武夷山(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

遗产分布: 福建省武夷山市、江西省铅山县

列入时间: 1999年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遗产分布: 安徽省黟县

列入时间: 2000年

明清皇家陵寝

遗产分布: 湖北省钟祥市、河北省遵化市、河北省易县、江苏省南京市、北京市昌平区、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辽宁省沈阳市

列入时间: 2000年(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

扩展时间: 2003年(明孝陵、明十三陵)、2004年(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

龙门石窟

遗产分布: 河南省洛阳市

列入时间: 2000年

青城山——都江堰

遗产分布: 四川省都江堰市

列入时间: 2000年

云冈石窟

遗产分布: 山西省大同市

列入时间: 2001年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遗产分布: 辽宁省桓仁县、吉林省集安市

列入时间: 2004年

澳门历史城区

遗产分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

列入时间: 2005年

殷墟

遗产分布: 河南省安阳市

列入时间: 2006年

开平碉楼与村落

遗产分布: 广东省开平市

列入时间: 2007年

福建土楼

遗产分布: 福建省永定县、南靖县、华安县

列入时间: 2008年

五台山

遗产分布: 山西省忻州市

列入时间: 2009年

登封“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

遗产分布: 河南省登封市

列入时间: 2010年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遗产分布: 浙江省杭州市

列入时间: 2011年

元上都遗址

遗产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列入时间: 2012年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遗产分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列入时间: 2013年

丝绸之路 中国(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列入时间: 2014年

大运河

遗产分布 2014年

土司遗址

遗产分布: 湖南省永顺县、湖北省咸丰县、贵州省遵义市

列入时间: 2015年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遗产分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列入时间: 2016年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遗产分布: 福建省厦门市

列入时间: 2017年

良渚古城遗址

遗产分布: 浙江省杭州市

列入时间: 2019年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历史背景)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历史背景)


遗产分布: 福建省泉州市

列入时间: 2021年

中国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哪些?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目前已达到37处,包括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等.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无可替代的文明“宝藏”,有我们熟悉的故宫、长城,还有很多冷门的古村、建筑等等,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带给世界文化的灿烂辉煌!

全国的42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

1.长城

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嘉峪关,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我国的辽宁、吉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自治区、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青海这17个省份都有分布,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

2.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2014年6月,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最终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也是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

4.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郊,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的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6.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天坛(北京天坛)一般指天坛公园,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7.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明清皇家陵寝

2000年,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入选。2003年,明孝陵和明十三陵入选。2004年,盛京三陵——福陵、昭陵和永陵入选。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9.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1997年12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10.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11.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是一座佛教圣山,其文化景观包括53座庙宇,均建于公元1世纪至20世纪早期。

12.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包括元上都城址、墓葬群等,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

13.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04年7月,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14.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于2004年7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作为历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汉民族对其他 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风格独特的壁画艺术。

15.苏州古典园林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

苏州园林起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6.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2011年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17.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8.黄山

黄山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南部,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

19.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村、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属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三教名山。1999年12月,福建武夷山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1.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2008年7月,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

22.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主体为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2017年7月,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为名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3.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曾是10-14世纪繁荣的亚洲海洋贸易网络东端的商贸中心,宋元中国杰出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4.庐山国家公园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6年12月6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5.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6.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7.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28.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地区,2010年8月1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一组东方古代建筑艺术殿堂,以其古老与博大、凝练与舒展、沧桑与辉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瑰丽之华和中华悠久历史的璀璨之光。

29.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30.土司遗址

土司遗址分布于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2015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

31.开平碉楼与村落

开平是中国著名侨乡,也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开平碉楼与村落位于广东省开平市,2007年6月,“开平碉楼与村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它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历史背景)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历史背景)


32.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2016年7月,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出前5世纪至2世纪期间,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33.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34.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1996年12月,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35.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36.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有“高原水乡”美誉,“碧水绕古城”是丽江一大特色。

37.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哀牢山,2013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

38.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红山上,1994年,布达拉宫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2001年,大昭寺、罗布林卡先后作为布达拉宫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与布达拉宫合称为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39.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0.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41.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2.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历史城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半岛,以澳门旧城为中心,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这里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也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1910-1920年大量建造碉楼的原因?

中国碉楼建筑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主要揭示碉楼建筑的起源、分类及建造,并以开平碉楼为主要对象研究其所包含的文化特征,进行比较进而挖掘碉楼建筑的内涵价值。

我国碉楼建筑的雏形早在两千多年前即已出现,其主要功能是防御。古代经常出现动乱,上至统治阶层需要建防御性的工事以御敌,下至连年遭受斗争带来的苦难的百姓也期望能有避身之处,所以防御性的碉楼、碉堡等建筑应运而生,并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类型。

1碉楼的起源

碉楼作为防御性建筑出现在不同国家地区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碉楼以单体塔楼式较多。例如“罗马风”建筑中的教堂西立面的砖石结构钟塔,发挥着召唤信徒、报时等功能,在封建战争频繁时又用于瞭望。起初钟塔独立于教堂旁,后单体塔型建筑渐渐脱离教堂进入城镇,依旧起着晾望作用的同时增加了军事防御和火警监护的功能。保存较好的实例是意大利的锡耶纳,该城在12世纪建有70多座石结构高层塔楼,高耸于城镇各个角落,迄今保存的十余座上部造型丰富,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我国碉楼主要作为乡村或住宅的防卫建筑而存在,民间称其为“炮台”,或“炮楼”等。秦汉以前就有一种多层建筑存在,叫“角楼”或“望楼”。“角楼”反映了这种建筑在住宅中的位置,建于住宅院墙的转角部位;“望楼”表达的是它的功能,望楼在上古时期是人们望候神人的“台’,建在院落内,对位置的要求并不严格。

碉楼的建造受到古代角楼或望楼的启示而发展,汉代就已发展得很完备。虽然汉代碉楼实物今已不可见,但在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中仍有保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战乱纷争,民间大量兴建带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式建筑—“坞”,碉楼是整个防御设施的重要部分。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画像砖反映了坞堡碉楼的风貌。碉楼与坞堡的高墙厚壁相连,高出堡内其他建筑成为视觉的关注点。

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碉楼建筑失去了它的社会需要渐渐被拆除。目前仅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以及广东、福建等地区。

2碉楼的分类与建造

碉楼形式多样,可就其建造原料和功能用途分类。从建造原料来讲可分为黄土碉和石碉。前者主要用粘性很强的胶泥土建造;后者用石片堆砌而成。汶川县布瓦山上的碉楼就属于黄泥碉,而理县的桃坪村碉楼为石碉。从具体用途来说可分为家碉、寨碉。家碉大多不会很高,以户为单位建于房前屋后,或与住房连为一体;而寨碉可高达几十米,多处于地势险峻、视线开阔的地方。

碉楼的修建挑选了地形地势,同时考虑了水源、风向、向阳等因素。一般选沿河谷的高山上或半山腰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依山而建,数十家聚居为一寨,然后分台筑室。选材时充分利用河边取之不尽的石块和山上的黄土。

楼体下宽上窄,石墙自下而上逐步减薄,外墙稍向内倾,向上有明显的收分,内墙仍与地面垂直。每层有窗子和枪眼,居高临下,以守代攻。整个建筑一气呵成尽显雄健刚毅之气。其金字塔造型和结构决定了它稳如泰山的坚固性,加之精湛的工艺、坚固耐腐的材料,素有“百年碉不倒”之说。

建造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即当墙砌到适当高度时需在墙中嵌搭长木。这种有机的架设,不仅在修建时充当了脚木架,使碉楼能在无塔吊的情况下继续向高处延伸,而且方便了以后的分层,它还对整座碉楼起到连架固定的作用。比较高的碉楼背部还有石脊作为支撑骨架贯穿在整座碉楼中。

3中西合璧——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开平市,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盛于二十世纪初,现存1833座,是我国碉楼建筑的瑰宝。华侨大力出资修建的开平碉楼带有显著的华侨建筑特点,即西洋建筑特征的引用。

其西洋特征表现最明显的是屋顶。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极富表现力,不但影响造型,还是建筑等级的标志。而与西洋各式屋顶相结合的开平碉楼屋顶更是多样,成为外观上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不过开平碉楼多样化的屋顶在等级上的表现不明显,中西结合增添了新奇的屋顶样式,但淡化了原有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中表现等级的意义。由此可知,开平碉楼作为防御建筑强调实用性,而非身份地位。

中西结合的开平碉楼屋顶形式丰富,现存碉楼中仅具代表性的形式就有数十种。除具中国传统民居常见的硬山顶、悬山顶等外,还有罗马式、拜占庭式,英国寨堡式、伊斯兰教堂式等。有时一座碉楼的屋顶上既用西洋式又用中国式。

因此开平碉楼总体而言是中西结合、风格并现。

柱廊也是开平碉楼外观美的重要表现者之一。大部分开平碉楼都有挑廊,仅小部分没有。所谓挑廊,就是出挑于碉楼楼体中上部的一圈走廊,实际上也可称为“柱廊”。

柱廊的重要意义是防御作用。在高大的碉楼楼体上,除了一些较小的窗户外,基本全为厚实的封闭墙体,因此在其上部设置柱廊,特别是出挑的柱廊,会更利于瞭望与防御。站在柱廊之内对外观察的视野比窗口后更为开阔,无形中消除了从小窗口内射击的死角。

柱廊外观的最大特征是西式立柱与拱券的结合,这也是开平碉楼柱廊西洋风格的最重要表现。廊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并不少见,不过开平碉楼的廊子柱式是古希腊样式,而柱间的拱券是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另外具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拱券,以及具伊斯兰教风格的花瓣形拱券,在开平碉楼中也可见到。

开平碉楼有较为典型的欧式古典柱廊,也有一些仅运用了它的概略形象,较为简单朴素,突出防御性而非装饰性。在强调装饰性的柱廊内部墙面上有的绘有中国式彩画,与欧式柱头、拱券相映成趣,中西风格的碰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美。

开平碉楼尽管风格上各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有的碉楼在顶层四角建有突出楼体的“燕子窝”,从“燕子窝”的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形成全方位的控制。碉楼顶层多设有了望台,配备枪械、铜钟等防卫装置。

4比较与结语

西方的碉楼主要存在于城镇和军事要塞,带有西方自身的建筑特征。我国则主要在乡村,它是受中国古代角楼和望楼启示而产生的一种乡土建筑类型,起源是传统的民族的。而五邑侨乡的碉楼的源流具备很多外来文化特征。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碉楼从材料到建筑技术、造型都是中式,多就地取材,夯土筑墙、木构架等技术广泛运用,楼体下大上小,多坡顶。而藏、羌族聚居区的碉楼楼顶采用当地常见的平顶。五邑侨乡的碉楼建筑材料多样,造型风格大量吸收了国外的建筑文化。

我国碉楼大部分与院落连接,与院墙组合为一个防御体系,是整个院落或围屋的附属建筑。藏、羌族聚居区的碉楼与汉族地区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与庭院院墙或围屋土墙相连,而是独立于村中或村外。而五邑侨乡的碉楼都是单体建筑,不仅有防御功能,还有居住作用。

碉楼独特的文化魅力赋予了世界文化以丰富的内涵,有着较高的欣赏价值和保留价值。虽然大部分古碉楼已没有了原建碉顶,但仍能看出防御建筑的典型特点。虽然碉楼最初是出于防御的军事目的而建,是带有封闭、保守消极意识的历史产物,但在此基础上逐渐增添的宗教理念、人生礼仪、社会象征等民族文化内涵,使得碉楼最终成为一种民族象征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碉楼的军事意义消失了,而它的文化意义却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勃发了,这也是碉楼建筑最终留存下来

江门的碉楼哪里好看?

江门的碉楼在开平自力村的好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