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和事迹)

红星照耀中国中博古的人物形象?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里,是这样介绍博古的:

博古是我遇见过最有风度、有趣的中共领导人之一,也是政治局最年轻的成员。他个子较高,身材瘦长。确实,他总处在极度兴奋之中,动作急促而不协调,常常爱神经质的哈哈大笑,他的牙齿前突,眼睛外鼓,特别是透过深度近视眼镜,眼球好像向外突出。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和斯诺?

斯诺是美国新闻记者,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写了大量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是其中的一部分写作。

红星照耀中国的中国名称?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红星照耀中国故事情节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剧情讲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青年记者斯诺通过在中国十三年间的工作、采访及亲身经历,以独特的视角审视1928~1941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变革、机遇和巧合的故事,

斯诺1936年6进入红区、在路上,斯诺了解斯诺了解到与他同行的一批年轻红军投身革命的经历和缘由,对他们团结友爱、严守纪律、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感到钦佩。这些年轻红军几乎全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却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探寻红色中国。

二去红都的道路:

三:在保安。

四: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五:长征。

六:红星在西北。

七:去前线的路上。

八:同红军在一起,九:同红军在一起续。

十:战争与和平,十一:回到保安。

十二:又是白色世界

1937年10月,《西行漫记》(直译应为《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纪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12月18日上海复社翻译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尽管这样,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部禁书。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和事迹)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和事迹)


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

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扩展资料:

《红星》被毛泽东称赞为“外国人报道中国人民革命的最成功的两部著作之一”,近八十年来它在中国艰难曲折跌宕起伏的出版历程中,也带有不少神秘色彩,充满传奇。

1938年2月在中共地下党支持下,由胡愈之出面主持,经林淡秋、梅益等12人集体动手、分别承译,仅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将《红星》全书译完,并改名为《西行漫记》,以实际并无社址和门牌的“复社”名义,在沦陷后的上海“孤岛”秘密出版了。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和事迹)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和事迹)


为避免查禁便于流传而更名的中译本《西行漫记》,全书共12章56小节,其中第5章《长征》和第4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可说是全书的骨骼与灵魂。同时书中还配有斯诺在陕北所摄的数十帧珍贵照片,又另附两张描绘精致的长征路线图和西北边区图。

因此该书虽秘密印行却不胫而走,大受欢迎,短短十个月即印行4版,发行5万册,轰动了国内及国外华侨聚集地。许多读者冒着极大风险争相传阅乃至辗转传抄,一些进步青年则怀揣该书奔往红星升起的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抭战的时代洪流中。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标?

毛泽东:

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篇里介绍毛泽东形象,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他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爱吃辣的癖好。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 O)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020年4月,《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写作经历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 O》、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红星照耀中国里面有孩子气的是谁?

里面描写中,有孩子气的是林伯渠。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组成部分就是以下这些:

1、《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

2、《祈祷》闻一多;

3、《太阳礼赞》郭沫若;

4、《礁石》艾青;

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6、《呐喊》鲁迅;

7、《静夜》郭沫若;

8、《屈原》郭沫若;

9、《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10、《危难时刻》何叔衡。

相关亮点

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中译本出版后,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青年因为读了纷纷走上正确道路。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和事迹)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和事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