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查普曼大学真实故事(查普曼大学真实故事电影)

本文目录一览:

谁知道电影(录取通知)的原型啊

电影《录取通知》的原型,南哈蒙理工学院是根据真实事件编著的院校,美国橘子郡查普曼大学,查普曼大学是一所中型综合性大学,创立于1861年,是加州最负盛名的大学,1934年该机构更名为查普曼。

查普曼大学创立于1861年,1869年西方学院校合并后,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基督教,1934年该机构更名为查普曼以纪念orange县的企业家和学校的创立者查普曼先生。

1954年学院所在地迁至加利福尼亚州的orange的闹市区,有安静的大学城气氛,在洛杉矶东南55公里处。1991年,学院又更名为查普曼大学以反映其演变成全面高等学校。

扩展资料:

《录取通知》由斯蒂夫·平克执导,贾斯汀·朗、乔纳·希尔、哥伦布·绍特、玛丽亚·泰耶尔和布蕾克·莱弗利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6年8月18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讲述快高中毕业的巴特比正面临着升学压力,他投出的8封大学入学申请信全被拒绝。迫于社会与家庭的压力,自己创立了一所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查普曼大学来历真的和电影里一样吗

是的。

查普曼大学创立的故事是真的,该校成立于1861年,成立方式如电影《录取通知书》中所讲的那样。1934年,为了纪念学校创立者查普曼先生,特意更名为“查普曼大学”。

如今,“查普曼大学”已经是举世闻名的大学,该校的道奇电影艺术学院位居全美以及世界前列,是全球电影人才的聚集地,属于世界最顶级电影学院。

查普曼大学真的是学生自己创办的吗?

查普曼大学是由查普曼创立的,不是由学生自己创办的。

查普曼大学最早以Hesperian College的名字建立,并于1861年3月4日正式授课,其开课时间正好与Abraham Lincoln的首次就职典礼相重合。

1920年时,被洛杉矶市中心的California Christian College合并。1934年由C.C. Chapman担任董事会主席后更名为Chapman College。,以纪念橘子郡(Orange,CA)的企业家和学校的创立者查普曼先生 。

查普曼大学的特色

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是一所中型综合性私立非盈利大学,坐落于加州极为繁华的的艺术,商业,科学和技术中心之一的橘子郡,吸引了来自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

学校在电影、电视制作、商业、经济、音乐、教育、艺术交流、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等领域获得国际教育管理协会的认可且受到学术界的众多好评,是美国西部地区环境极好的留学圣地。

其中最著名的道奇电影学院在2016年hollywood reporter全美top25电影学院中排名第七,其下的电影专业排名全美第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查普曼大学

查普曼大学创立的故事 查普曼大学是怎么创立的?

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是一所中型综合性私立非盈利大学,创立于1861年,是加州最负盛名的私立大学。坐落于加州极为繁华的的艺术,商业,科学和技术中心之一的橘子郡,吸引了来自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1934年,该机构更名为查普曼,以纪念橘子郡(Orange,CA)的企业家和学校的创立者查普曼先生 。

你敢相信吗?有个年轻人,没考上大学,索性就自己办一所大学!

“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相信你一定听过这句话,因为年轻人有朝气,想法新颖,有创造力,他们没有过多的生活上的压力,也很少被社会的陈旧世俗约束,人生很多的可能性都是发生在年轻的时候。年轻人总会以他们的方式,给世界输入新的事物,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也许有人不服,认为年长的人经验丰富,对社会贡献更大,但面对同一个问题,年轻人和你想的就是不一样,他们想的你可能一辈子都想不到。

比如,如果你没有考上大学,你会怎么办呢?

重新复读一年,来年再战,或者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又或者是直接去工作呢?总之,不管如何你想的都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会太离谱,也不会有太多新意。

但这个问题如果放到年轻人那里,也许就会有人提出你一辈子都想象不到的做法,那就是自己办一所大学。你没看错,就是考不上大学,那就自己办一所大学!在电影《录取通知》里的主角巴特比,就是这样一个想法另类的年轻人。

巴特比高考成绩不好,报了6所大学没有一个录取他,一直油腔滑调的他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一直在想如何过父母这一关时,突然看到了其它大学的招生简章,灵机一动,把其他大学的名字一改,自己编了个“南方哈蒙工业大学”,然后就变成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为了做的真一点,巴特比又让好友给学校做了个网站,好让父母相信他真的考上了大学。

巴特比的父母看到儿子真的考上了大学,高兴的说不出话,他们为儿子自豪, 痛快的父亲立马给了巴特比一年的学费。拿到学费的巴特比始料未及,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但为了避免父母发现端倪,他和好友租了一所废弃的精神病院,简单装修了一下,摇身一变成了他编造的“南方哈蒙工业大学”,简称“南哈蒙”。

巴特比本以为从此以后,他就可以和好友一起在这个编造的大学里打游戏了,过上潇洒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有人敲门,说自己是被南方哈蒙工业大学录取的学生,前来报道上课,巴特比一听懵了,然后再一看这位学生身后,尼玛,还有几百号学生,他们都是被“南哈蒙”这个编造的大学录取的,巴特比这下彻底傻眼了。

再仔细一打听,原来这些学生的遭遇和巴特比一样,都是高考成绩不好,没有大学录取,然后偶然发现了“南哈蒙”,点了一下就被录取了。

紧接着就是这些学生的父母登场,当他们发现成绩不好、甚至精神都有点问题的孩子被大学录取时,高兴的要疯了,立马给孩子学费让他们来上学。

一时间,巴特比收到了几百万的学费,可是把他吓坏了,这可是诈骗啊,非法集资,要坐牢的。巴特比和好友一商量,决定在开学典礼上告诉大家真相,让大家都回去。

可真到了开学典礼时,这些奇葩的学生激动的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有想当摇滚歌手的,有想做厨师的,还有一个哥们儿,不知道他是精神有问题,还是脑子不好使,居然说梦想是用意念控制物体爆炸…

面对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面对这些和自己遭遇一样的学生,巴特比实在是不忍心告诉他们这个大学是假的,他们的大学梦是假的。巴特比可是深知考不上大学是多么痛苦的,他不想让这些学生的梦想破灭,他们很多人精神都有问题,大学梦破灭的打击真的是太大了。

虽然巴特比平时油腔滑调,给人感觉不靠谱,但当他面对责任时,尤其还是几百人的责任,他最终展现出了高贵的品格,决定担起责任,先把这个学校开下去,至于非法集资,诈骗罪什么的,先不管了,反正要对这几百个人负责。

社会总是这样,人们总以为一些孩子太淘气,太闹腾,不好好学习,便认为这些孩子没有责任心,其实,如果赋予他们一个责任,这些熊孩子就会摇身一变为负责的孩子。

电影中,巴特比为了让学校像那么回事,不断去其它学校考察,学习其它大学是如何运转的。为了让学生们能在大学施展自己的才华,巴特比又修建了很多基础设施,游泳池,食堂,U型滑板场…

就这样,这个编造的大学就悄悄地开始运转了。没有老师,没有课堂,大家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梦想当厨师的,那就在大学食堂随便造,什么黑暗料理都可以做;想玩滑板的就使劲玩吧,有场地;想用意念控制物体爆炸的,那他想看啥东西就看啥东西,没人干扰他…

总之,在这个编造的大学里,学生可以随意释放自己的天性,去寻找属于自己生命里的东西。

你一定以为这一群学生是在瞎胡闹,可实际上他们把这个学校弄得太火了,以至于他们开晚会时,直接把隔壁真正的名牌大学的学生都吸引过来了,导致隔壁名牌大学的活动空场,没人了。

巴特比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自己一个离谱的想法居然办成了真事。当然,这样的离谱的事儿不会长久,很快隔壁的名牌大学揭露了“南哈蒙”的骗局,并要用法律制裁巴特比。一瞬间,巴特比火爆的大学烟消云散。

就在绝望之时,“南哈蒙”申请国家认证的消息下来了,他们需要去教育局进行最终的认证。在认证会上,巴特比进行了激情的演讲,他认为 真正的学习,不需要老师,不需要教室,或者华丽的知识分子的传统,只需要你渴望一个更好的自己。

巴特比的思想还是很有颠覆性的,一般人很难接受,好在教育局非常包容,他们发现巴特比确实是在做 教育中最本质的事儿,就是刺激创造力,以及刺激学生的激情 。确实,南哈蒙大学接受的学生,很多都是有生理缺陷,甚至精神有些不正常的,但在这个学校里,他们却富有激情,极具活力,不断学习,做自己热爱的事儿,这正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最终,教育局决定给予“南哈蒙”一年的试用期,继续观察他们的办学成效。至此,一个胡乱编造的大学成了一所真正的大学。

看到这里,你也许觉得这个故事有些荒唐,这个世界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儿。但实际上,电影所讲的故事是真实的,原型是美国加州最负盛名的私立大学“查普曼大学”,该校成立于1861年,成立方式正如电影中所讲的那样。

1934年,为了纪念学校创立者查普曼先生,特意更名为“查普曼大学”。如今,“查普曼大学”已经是举世闻名的大学,该校的道奇电影艺术学院位居全美以及世界前列,是全球电影人才的聚集地,属于世界最顶级电影学院。

如果不是有文字记录,估计你死都不会相信一所世界名校,居然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年轻人真的是太有创造力了,在年轻人身上真的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此时此刻,有没有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疯狂,这个世界真的太精彩呢!

另外,电影中的一个细节值得一说,就是那个梦想用意念控制物体爆炸的学生。在电影结尾,一辆汽车突然爆炸,没错,就是那个学生用意念控制的。这事儿听起来有点荒唐,你肯定也不会相信。

然而,真实生活中确实有类似的事情,美国曾有一个小孩能用意念使铁丝弯曲,这很像超能力吧。其实就是超能力,是这个孩子的脑电波很强,发射出的电磁波使铁丝弯曲。但父母以及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这孩子是怪胎,要求去医院治疗,结果就是治疗成功,孩子变成了普通人,超能力不复存在。 也许世间并非没有“超人”,只是所有的超人都被培养成了普通人而已。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培养成了蠢材”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也许真正的教育,并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而是激发孩子潜在的激情,以及刺激创造力,让孩子成长为他们原本的样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