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增加值和总产值的关系(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 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都是人们用来衡量社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三个重要总量指标。以工业生产为例,可以说明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它既包括在生 产过程中物质消耗转移的价值,也包括新创造的价值。具体包括:(1)成品价值,即在本企业内不再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产品价值。(2)按加工费计算的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包括在作业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和零件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加工产品的价值。(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但不允许把企业内部各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重复计算。 工业净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即工业总产值扣除物质消耗(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 的价值;提取的折旧费和大修理基金;定货者来料价值和生产销售中的其他一些物质消耗价值)以后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总产出中扣 除中间消耗以后的价值,它与工业净产值计算口径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差别:工业增加值包括折旧、大修理基金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费,工业净产值则不包括;工业增加值不包括企业对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支付如利息支出等,而工业净产值是包括的。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 工业增加值=工业净产值-支付给非物质生产的费用-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大修 理基金 由此可见,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这三个指标既相联系又有区别,总产值包括了转移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此其数量最大, 一般用来反映生产的总规模;但它不能确切地反映生产发展状况;净产值是反映生产活动新增加的价值,其数量最小,增加值是反映生产活动新增加的价值和转移价值,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生产的规模、速度和效益。随着现行统计制度方法逐步向国际接轨,净产值指标已不再使用,总产值指标用的越来越少,而增加值指标用的越来越多。

产值与增加值在概念上的区别?

1.总产值和增加值这两个指标的区别:

总产值包括了转移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此其数值最大,但它不能确切地反映生产发展状况;

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其数值最小,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生产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现行统计制度方法逐步向国际接轨,总产值指标将逐步被增加值指标所代替。

2.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它既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转移的价值,也包括新创造的价值。

具体地说包括了:

(1) 成品价值,即在本企业内不再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产品价值。

(2) 按加工费计算的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包括在作业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和零件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加工产品的价值。

(3)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但不允许把企业内部各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重复计算。

3.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总产值中扣除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和各项劳务消耗以后的价值。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工业总产值目前采用“工厂法”计算,一个企业内部自产自用的产品,半成品不允许重复计算产值,但各企业间存在着重复计算。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针对工业总产值计算原规定的缺陷,对其作了下列四个方面的修订:1.凡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不论其加工的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计算。2.凡承接来料加工生产的产品,加工企业一律按加工费计算。3.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如果会计的产品成本核算了这部分价值,工业总产值中也应包括,否则可不包括。4.现价工业总产值一律采用不含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在企业工业总产值一定,原材料、能源消耗等中间投入少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比较高;而如果企业一味追求工业总产值,忽视经济效益,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工业增加值则比较低。

增加值和总产值的关系(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值和总产值的关系(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重)


二、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首先,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核算的范围是一致的,都是工业生产的范围,所反映的都是工业企业本期生产活动的成果。其次,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都遵循最终产品的核算原则。它们核算的均是企业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产品价值,以避免企业内部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再次,工业增加值总量计算的基础来自于工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差额价值。

增加值和总产值的关系(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值和总产值的关系(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重)


拓展资料:

一、总产值,统计学名词,时期指标(月、季、年),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成果。换句话说,总产值就是劳动成果的价值量表现,是生产单位、生产部门、地区或整个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综合反映一定范围内的生产总规模的指标。一般总产值是指工业总产值。

二、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的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1、总量性,成本+利润,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全部价值,即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物质资料消耗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

2、行业性,每个行业都可以计算总产值,包括工业、采矿、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交通运输、邮电、科技、服务业等。

3、价值量,2000年前,分别按不变价格或现行价格计算,用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产值,便于多年之间互相比较,消除各个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资料的可比性,以便于研究生产发展水平和速度,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2001年以后,不变价废止,按照逐年剔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办法计算总产值。

总产值,增加值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要了解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区别就必须知道几个指标:

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一般按生产价格计算。

2、总产值。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

从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概念来看,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分行业来看,有些行业的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概念是一致的,如农业总产出等于农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出就是建筑业总产值;运输邮电业总产出就是运输邮电业总产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出与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值基本相当。两者区别:(1)核算的范围不同。总产值的核算范围是农、工、建、交、商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的核算范围是全社会各个行业,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2)工业总产出与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的工业总产值的概念有差异。主要是:A核算基础不同,总产出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总产值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基本核算单位;B核算方法不同,总产出以销售收入为基础,通过调整库存得出本期生产总成果,总产值是直接对生产过程进行核算;C核算范围不同,总产出包括主营和附营业务收入,总产值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工业总产出包括与其口径相同的增值税,工业总产值不包含增值税。同时,严格的说,工业总产出中还包括了“废品销售收入”的价值,工业总产值中则不包括。

因此总产出>总产值。

目前,国际国内基本上不使用总产值这个指标。仅工农业总产值仍在使用。

3、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增加值和总产值的关系(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值和总产值的关系(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重)


4、增加值。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它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它可按生产法计算,也可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三者的关系是: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以工业生产为例,可以说明总产值与增加值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它既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转移的价值,也包括新创造的价值。具体地说包括了:(1) 成品价值,即在本企业内不再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产品价值。(2) 按加工费计算的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包括在作业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和零件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加工产品的价值。(3)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但不允许把企业内部各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总产值中扣除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和各项劳务消耗以后的价值。

由此可见,总产值和增加值这两个指标既相联系又有区别,总产值包括了转移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此其数值最大,但它不能确切地反映生产发展状况;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其数值最小,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生产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现行统计制度方法逐步向国际接轨,总产值指标已经逐步被增加值指标所代替。

请问工业增加值和GDP 的关系

工业总产值-工业成本=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属于第二产业增加值。所以工业总产值比gdp高还是低都正常的,工业产值高主要代表工业化水平较高,农业比例低,第三产业比重低。现在真正的发达国家比例最高的是第三产业,而不是工业,当然更不是农业。

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是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包括原材料等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和付给各部门的劳务支出,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量,与其他部门没有重复计算。工业总产值所反映的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包括原材料等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是工业企业生产的总周转量。虽然在企业内部产值没有重复计算,但企业之间产值允许重复计算。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规模

和总水平的指标,是计算企业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比例关系,计算一些经济指标的依据。它在企业中不考核,是计算指标。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自制设备、在产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价格根据不同需要采用可变价格或不变价格。

(3)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比较,它们确

定最终成果的范围不同。工业增加值以社会最终成果作为计算的依据,而工业总产值是以企业最终成果作为计算的依据。以社会范围确定最终成果,不句括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消耗产品的转移价值。工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是新创造的价值加固定资产折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