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排球场地平面图 排球站位图解一二三四五号位

排球场地标准尺寸图

排球比赛场地为长方形,其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7米的无障碍空间。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边线外的无障碍区至少5米,端线外至少8米,比赛场地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

所有界限宽5厘米,其颜色与地面和其他项目的场地画线不同。长方形比赛场地的长边为边线,短边为端线。边线和端线的线宽均包括在比赛场地区的面积之内。

标准排球比赛场地的地面

1、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场地的地面不得有任何能伤害队员的隐患。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的地面只能是木质或合成物质的。任何地面都必须事先经国际排联验准。

2、室内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浅色。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的颜色。

标准排球场地温度要求: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50华氏度)。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室内温度,最高不得高于25摄氏度(77华氏度),最低不得低于16摄氏度(61华氏度)。

学校新建一排球场地,长是18米,宽是9米,请按1:300的比例尺画出排球场地的平面图

18米=1800厘米,

9米=900厘米,

长:1800× 1 300 =6(厘米);

宽:900× 1 300 =3(厘米);

如图:

排球比赛场地图是什么样的?场地尺寸和运动员站位是怎样?

排球场地为长方形,地面水平,长18米,宽9米。两边线外无障碍区至少5米宽,两端线外至少8米,上空无障碍区至少12.5米。地面为木制或合成物,浅色,场地内外颜色有区别。球场中间挂网,网下面划有中线,把球场划为两个区。中线两侧3米处画有两条平行线,称为进攻线。进攻线把每个场区分为前、后场区。发球区在端线后,与场地同宽。场上各线宽为5厘米。边、端线的宽度包括在球场面积内。

至于排球网:长9. 50米,宽1米,网孔10厘米见方,黑色。上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色帆布。球网挂在两侧的球网柱上,与中线垂直。 男子网高为2.43米,女子为2.24米。球网两侧与场地边线相垂直处挂有一条宽5厘米的白色标志带。在标志带外侧各树一根长1.80米、红白相间的标志杆。杆的顶端高出球网上沿80厘米。

排球场上6名队员分前后两排站立,从后排右开始逆时针顺序分为1-6号位,即后排右为1号位,前排右为2号位,前排中为3号位,前排左为4号位,后排左为5号位,后排中为6号位。

根据不同的人员配备和战术安排,运动员站位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

一、阵容配备

根据临场战术需要和本队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和组合队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场上每个队员的技战术特长和作用。比赛中常用的阵容配备有“四二”配备,“五一”配备和“三三”配备三种组织形式。

(一)“四二”配备:两个传球手安排在对称的位置上,其它位置安排扣球手,这样前后排都能保持一个传球手和两个扣球手,便于组织多种进攻技术,这种配备使用率很高。

(二)“五一”配备:如全队队员的扣、传球和防守技术都较全面,为加强进攻力量,可采用“五一”配备。传球手在前排中时,打“中、边一二”,或“两次球”战术,传球手轮至后排时,则采用“插上”战术。

(三)“三三”配备:一个扣球手间隔一个传球手,这样在任何轮次上前后排都保持一至二个传手和扣手,便于组织“插上”和“两次球”战术,也便于转为“中、边一二”的进攻战术。

三、一攻战术

接发球进攻也称第一次进攻,简称“一攻”,就是接起对方发过来的球,并力争垫、传到预定位置组织进攻战术。接发球进攻战术有“中一二 ”、“边一二”、“插上”三种战术阵形。

(一)“中一二”进攻战术:这是进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战术形式。由3号位作二传手,把球传给2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优点是战术容易组成,但变化少并只有两个进攻点,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其突然性和攻击性较小。“中一二”进攻战术一般有两种变化。

1、集中与拉开。二传手根据扣球手特点和临场情况向2号位或4号位队员忽而集中,忽而拉开的传球以迷惑对方队员的拦网。

2、跑动掩护进攻。为了增强战术变化的突然性,可通过

排球场地平面图 排球站位图解一二三四五号位排球场地平面图 排球站位图解一二三四五号位


主副攻手的跑动和相互掩护,变定点进攻为活点进攻,设法摆脱对方的集体拦网,造成一对一的有利局面。

(二)“边一二”进攻战术:接发球时将球垫给前排2号位队员,由他传球给3、4号队员扣球。其战术特点是便于两个进攻队员相互掩护,互相配合,构成较多的战术变化。其攻击性比“中一二”战术高,但对一传要求较高。“边一二”进攻战术变化常用下列三种方法。

排球场地平面图 排球站位图解一二三四五号位排球场地平面图 排球站位图解一二三四五号位


1、“快球掩护”战术。

2、“前交叉”战术。

3、“围绕”战术。

(三)“插上”进攻战术:二传手轮到后排1、6、5号位时,从后排插上到前排作二传,把球传给前排2、3、4号位任一队员扣球的组织式。这种战术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网的全长,保持前排三人进攻,可以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组成以快攻为核心的跑动配合,打出多种战术变化球。如“前交叉”、“后交叉”、“夹塞”、“梯次”、假交叉等等。这些战术,进攻突然性较大,突破点多,使对方难于有效地组织双人拦网防守。

四、防守及其反攻战术(防反)

排球场地平面图 排球站位图解一二三四五号位排球场地平面图 排球站位图解一二三四五号位


防反是对方组织进攻后,本方所进行的一系列防守与重新组织进攻的战术行动。其全过程由防守与进攻两部分组成。

(一)防守

1、单人拦网防守战术:一般是在对方扣球威力不大,变化不多或本方来不及组成双人拦网等情况下采用。单人拦网的防守方法有两种。

(1)人盯人拦网。当对方在4号或2号位进攻时,由本方2号或4号位队员进行单人拦网,3号位队员后撤防守。

(2)以3号位队员为主拦网。当对方进攻时,由3号位队员去拦对方三个位置上的扣球,本方2、4号位队员后撤防守。

2、双人拦网的防守战术:通常所用的双人拦网有“心跟进”和“边跟进”两种防守战术。

(1)“心跟进”防守战术。又称“中跟进”或“6号位跟进”。当对方扣球威力较大,又善于轻吊球时采用这种防守战术。6号位队员前移至限制线附近,保护前排的拦网并准备接对方吊球。但在1、5号位队员之间和靠近端线处有较大的空隙地区。因此在防守中,首先要求拦网者封住中路,同时要求1、5号位队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防守技术。

(2)“边跟进”防守战术。在对方扣球威力较大,扣球路线较多,能较多地运用超手扣球时采用。由1号位队员跟进至限制线附近,保护拦网和接吊球。如对方扣直线球就不跟进,“边跟进”的主要缺点是空隙大。

(二)防反:在防起对方扣球之后,可以组织各种战术配合,向对方“反攻”。但由于在防守时处于被动地位,防反战术的组织较“一攻”更难。因此要求场上队员应十分注意攻防转换、捕捉战机,及时组织各种进攻战术。“防反”的战术组织形式与“一攻”相同。

排球场平面图

排球场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现在的排球场地地面为塑胶场地。排球场地地面也有土质、水泥、沥青和木质等。不论是采用木板地面还是合成材料地面,都必须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感到太滑或太粘,并有一定的弹性。

扩展资料:

从地面量起至少有7米的无障碍空间。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边线外的无障碍区至少5米,端线外至少8米,比赛场地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

所有界限宽5厘米,其颜色与地面和其他项目的场地画线不同。长方形比赛场地的长边为边线,短边为端线。边线和端线的线宽均包括在比赛场地区的面积之内。

两条边线延长线上,距端线20厘米,各画两条长15厘米、宽5厘米、垂直于端线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内,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终端。

中线在网下,是两条边线中点的连线,将比赛场区分为两个相等的场区。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3米的进攻线(其宽度包括在内)。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的记录员席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无障碍区外的替补席远端,画有3米×3米的准备活动区。

排球网长9. 50米,宽1米,网孔10厘米见方,黑色。上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色帆布。球网挂在两侧的球网柱上,与中线垂直。

男子网高为2.43米,女子为2.24米。球网两侧与场地边线相垂直处挂有一条宽5厘米的白色标志带。在标志带外侧各树一根长1.80米、红白相间的标志杆。杆的顶端高出球网上沿80厘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球场

求一张排球场地的详细图解(最好配有图例说明)

标准排球场地尺寸

排球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7米,其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边线外的无障碍区至少宽5米,端线外至少宽8米,比赛场地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高。成年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其无障碍区边线外至少宽6米,端线外至少宽9米。

排球比赛场地的地面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场地的地面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的地面只能是木质或合成物质的。任何地面都必须事先经国际排联验准。室内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浅色。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的颜色。室外场地为了排水,每米可有5毫米的坡度。不得用任何坚硬的物体作为场地界线。

排球场场区上的画线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其颜色应是与地面和其它项目画线不同的浅色。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其宽度包括在内)。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时,在每条进攻线边线两侧画五个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

排球场-发球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两条端线后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排球场-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排球场-准备活动区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无障碍区外的替补席远端,划有3*3米的准备活动区。

排球比赛场地温度和照明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50华氏度)。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室内温度,最高不得高于25摄氏度(77华氏度),最低不得低于16摄氏度(61华氏度)。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室内照明度在距地面1米高度进行测量,应为1000~1500勒克斯。

排球场-球网和网柱

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43米,女子2.24米。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球网为黑色,长9.50米;宽1米,网眼直径10厘米。球网上沿的全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球网下沿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固定在网柱上。

排球场-标志带

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

排球场-标志杆

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两根标志杆分别设置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不同两侧。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应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排球场-网柱

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排球场-排球场地平面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