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紫禁城是谁建的哪个朝代建的(紫禁城是谁建的哪个朝代建的房子)

本文目录一览:

紫禁城是哪个朝代建的

紫禁城是明朝建立的,开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竣工于永乐十八年,即1402年,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于公元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为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建于明朝

紫禁城建于明朝,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至永乐十八年,即1402年竣工。紫禁城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紫禁城以明朝的南京故宫为蓝本建造,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民国14年的国庆节,即公元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正式成为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围墙高10m,城外护城河宽52m,有4座城门,分别为东面的东华门、西面的西华门、南面的午门、北面的神武门,总共占地72000m2。

紫禁城是谁建的哪个朝代建的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

永乐皇帝朱棣最初为燕王,封地在北京,靖难之役后夺取了原属于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内心不安,加上北京市他的势力范围,所以选择迁都北京,在北京另造皇宫。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20年。

紫禁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建造的?

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建造的。

紫禁城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时14年。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

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扩展资料:

故宫建筑风格

故宫的整体建筑风格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风格,非常的严谨,是一座保卫森严的堡垒样的建筑。而且故宫的建筑非常的华美壮观,气势更是雄伟无比。

故宫有着四座大门,最为重要的就是正门午门了,这里有着高楼,主要就是负责查验和保卫。在故宫是有着外廷和内廷之分的。外廷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办公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的地方。

故宫里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大殿,就是太和殿了,也就是传说中的金銮殿。虽然皇帝很少在这里办公,但是要知道皇帝登基和举行各种大型活动都是在太和殿举行的,由此可知太和殿的重要性了。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故宫发生过很多的,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事件。比如:坤宁宫,因为在这里死了很多妃子,所以许多人都说这里阴森森的。还有就是,有人说自己晚上的时候在故宫的西部看见过一队宫女打着灯笼走过等等。

但是这些神秘事件,早就被故宫的官方辟谣了。官方表示以前所谓的“灵异事件”纯属虚构,这只是因为大家对故宫西部的不熟悉,而臆想出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禁城

紫禁城是由哪个皇帝开始建造的?

明成祖朱棣。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详细介绍:

紫禁城(Forbidden City)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紫禁城是哪个朝代建的 紫禁城介绍

紫禁城是明朝建的,是永乐帝朱棣下令建造的,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是明清两代皇族居住的宫殿,是现如今家喻户晓的北京故宫。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自古以来,紫微星都代指皇帝,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被叫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现如今的紫禁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紫禁城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

永乐皇帝朱棣最初为燕王,封地在北京,靖难之役后夺取了原属于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内心不安,加上北京市他的势力范围,所以选择迁都北京,在北京另造皇宫。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正统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天顺三年(1459年),营建西苑。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整20年。

扩展资料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却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

故宫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相得益彰。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可看到,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样性,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人们努力挖掘和认识故宫具有的突出的和普世的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