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谁的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意思?)

从孟子中选一句座右铭并说明理由?

孟子名言警句座右铭及理由: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创新与规矩相结合的名言警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要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七律是否避免三仄头?

& 我国的古诗,古词文化流传至今已经足足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些文化是我们现代人穷尽一生也无法完全的研究的透彻的。

因为,古诗词文化其中包罗万象,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这些领域不乱是哪一方面,若是要细细研究,都是要耗费人的一声才能有所感悟的。除去这些不说,律诗和绝句中的精髓更是数不胜数的。因为,我国的的诗词分为律师和绝句等几个类型。在进行阅读和创作时,要注意十分繁琐的规矩,如若不然便会沦为文学界的一个笑话。

世界万物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这是从古流传至今的名言,用在律诗和绝句上也是同样适用的。因为律诗和绝句的规矩就是绝不允许押三仄韵,这是规定。

不是。其实七律没有三仄头之说,只有三平尾,三仄尾之说,而且是律诗大忌。硬要说三仄头的话就是一句诗中前三个字都是仄声字。但前三字都是仄声字是可以存在的,虽然第三个字用仄声出律了,但可以在第五字或出句第五字用平声字‘补救,称之为拗救。比如:隔座送钩春酒暖就是三仄头。

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出自哪里?

棍棒底下出孝子,出自韩非子名言“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

这句俗语是单独的,并没有下半句。

只是人民习惯喜欢用并列的手法来增强语气,所以形成很多种说法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

“虎君治下出忠臣”“黄荆条下成好人”“不打不成才”等等这些民间说法。

严师出高徒。此句是古代传下耒的教育理念,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能”

这就是“严师出高徒”的核心理念。子不教不成材,子不教父之过。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教师要像对待自己小孩一样的对待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初起人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受益一生。所以这个“高徒”不是單指一个方面,既指某项技能传承方面的,也指学术、做事、做人方面的,是一个多方面高度概括的述语

戒尺之下出高徒,棍捧底下出孝子。这是旧时最常用的教人之法,突出了一个“严”字,学知求艺练技不严是不行的。严管出人才,松教误一生

。无论教子还是收徒传艺,都要严为首。有人以为今不适用了,以说理为主,不打不严了,结果很不如人愿,感觉还是严一点好,有奖也要有惩,只奖不惩,只赞不责也是不妥的,必要时还得有责有惩,奖惩结合才是。

戒尺之下出高徒。学艺求知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认真。师傅收徒弟就要严格。木工师徒有许多工具,直尺曲尺少不了。师傅收徒都会立规矩订有戒律,违之必严惩不手软。所以师徒有戒尺,老师有教鞭,有违规犯律的,必严以待之。

木工师傅见徒犯错,常会以尺子打之。古人认为只有从严教导管理,才会有高徒出现,笋高竹,不严是不行的,所以说戒尺之下出高徒。求知学艺,不勤不用心不精专,行么?必须要严,要有奖有惩,不可迁就随便。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器,不惩不成才。现在有人主张人性化,不准打骂,以理服人,这没有不对,但不可放纵,好者奖,但不好者,同样要惩罚才是,一概不打骂也是不妥的。

现在许多人认为儿女不够孝顺,甚至叛逆了,思其根源,就是太娇纵溺爱了,没有必要的严惩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戒尺之下出高徒是有道理的,并不过时,在教育人时,不单可赞可奖,更必要有惩有罚,有必要的“打”几下。无规矩不成方圆。教人育人,单以理以奖教之不可,还要惩之罚之,必要的还可打骂。一度娇惯溺爱,让其任性,不是在育人教人,实则在害人。这一点,许多人不明白。所以,我认为这话时下还有用,不过时,必要时还可仿效而做之。只是凡事有度,适可而是。

严师出高徒出自“礼记.学礼”“凡学之道,严师为难”。而棍棒出孝子恩养无义儿是民间的俗语。

这句话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说的。韩非子的原话是“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经过历史不断传承演变就成了这句“棍棒底下出孝子”

中国的古话--棍棒之下出孝子一样,严师出高徒只是俗语,没有具体的出处。

关于制度重要性的诗句?

《管子.版法》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管子》不以规则,不成方圆。——《孟子》只有按照正当的法律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张居正只有按照正当的法律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俄列夫·托尔斯泰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1、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唐·白居易

2、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偿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

3、强制的社会制度不会是永存的。——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

4、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

5、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扬雄《扬子法言》

6、民主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种制度。

7、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8、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

“不成方圆”的上一句是什么?

不成方圆,前一句是“不以规矩”,但与孔子无关,是孟子的著名语录。“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谁的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意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谁的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意思?)


一是“法先王”;

二是选贤才。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做事讲究规律的文言文?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李 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 况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有智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馈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 《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2. 《诗经•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 《警世贤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

4.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5. 《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2.有关规矩的诗句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唐·白居易

3.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有度》

4.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 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5.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 必规矩。——吕不韦 《吕氏春秋》

6.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尽心下》

— 孟子

7.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版法》

8.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 ,则已矣。 ——《韩非子·八说》

9.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韩非子·问 辩》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管子》

11.悬衡而知平,没规而知圆——韩非子

3.关于“规矩”的诗词有哪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谁的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意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谁的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意思?)


关于“规矩”的诗词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白居易

3.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

4.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5.以戒为基,止观相踵。大矩崇规,链金烹矿。——黄庭坚

6.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苏洵

7.恒言但桑稼,怪志无鹏鹍。规圆而矩方,往往万巧攒。——陈傅良

8.今朝岁一周,岐嶷傲娥羲。丛珍试初步,动觉应矩规。——陈著

9.天生蒸民,曷其有识。维圣摩励,规闲矩饬。——洪遵

10.平常是道,不涉平常。颠来倒去,规圆矩方。——释大方

11.爻象乾连坤断,形器规圆矩。闹市相逢聊举似,东家杓短西家长。——释正觉

12.肃将王事,集此扬土。凡我同盟,既文既武。郁郁桓桓,有规有矩。——繁钦

13.鲁史标嘉瑞,周诗颂太平。屡游灵畴地,数立纪年名。矩步规行迹,含仁抱义情。盛时期在囿,五纬想储精。——丁谓

14.八列方隅位,四周分至时。画疆兴庶务,地矩囿天规。——方回

15.明肃惟母,实勤养抚。有臣有虎,有离有附。请王禄产,请庙考祖。古人有作,规吕矩武。——石介

4.关于规矩的诗句

我倒~~怎么感觉你这题目是出着玩的啊??要古诗、也不说要什么样的。。是古诗就行是吧?嘻嘻、、我教你首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呵呵、、开玩笑的啦。。。

词行不?我有几首很喜欢的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醉花荫》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有首诗也蛮有意境的耶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L的、、《无题》不就是古诗?!你不认诗啊??

5.关于守规矩、倡廉洁、扬正气的诗句有哪些

1、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出自《远游》先秦:屈原

释义:自我反省以坚持操守,寻求天地正气从何而生。

2、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出自《元日·晨鸡两遍报》唐代:方干

释义:暖冬的太阳映照着山上调入人间正气,东风吹着树在跳着舞告别寒冷。

3、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出自《正气歌》宋代:文天祥

释义: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体形。

4、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出自《题张苍水集》清代:柳亚子

释义:狂风黑暗凄凉的夜里下雨,在读先生正气歌。

5、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出自《漫作二首》唐代:韩偓

释义:贺拔岳灵分正气,仙卫国借神兵。

6、正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出自《杂曲歌辞。升平乐》唐代:薛能

释义:祥瑞之气围绕着宫殿楼宇,在皇帝的居所我信步游玩赏鉴。

7、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出自《三年为刺史》唐代:白居易

释义:这块石头有千金重,就怕因此伤了清白。

8、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自《石灰吟》明代:于谦

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9、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出自《酌贪泉》魏晋:吴隐之

释义:试使夷齐饮此水,终当不改清廉心。

10、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自《墨梅》元代:王冕

释义: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6.有关守规矩的名言

你好,

无规矩不成方圆。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分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谁的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意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谁的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意思?)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

清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

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

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

布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德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

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

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腐败,只能获取片刻的享乐;

清廉,却能换来永久的幸福。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静心正身,

务实为民好比功积如山德载千秋。

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

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

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

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7.有关守规矩倡廉洁扬正气的诗句或名言

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奢欲贪 俭生廉。

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固本清源,反腐倡廉。 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勤政爱民,家家安乐;崇贤尚德,处处祯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功利千秋;两袖清风,勤政为民,名传万古 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 下要不负人,上要合天理,中要守王法,横竖不攀比。

廉者胸怀磊落,夜不闭户寝自安。 不屈于利称之富有,不屈于名可谓高贵。

廉则民爱,碑自立;贪则民弃,墓自掘。 廉政无小事,粒米牵民心。

清廉者一身正气行天下,腐败者寝食不安寸步难行。 位不在高廉洁自名,权不在大为公则荣。

一生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私心全无;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 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清·金兰生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资治通鉴》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格言》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道,诈伪生塞 ——《苟子》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唐·魏徵 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8.关于规矩的古诗

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原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々。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於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於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将济於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於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

学而不思则怠,思而不学则罔!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