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1-7天降水量(17天降水量预报图)

平均一年有多少天下雨大概什么季节下雨比较多晴天多吗?

我用生活经验来说一下吧 一般春天和秋天雨量比较多,夏天经常一两个星期不下雨,热死个人。冬天也很少下雨,那时候比较干燥。也就是说,6月份到10月份,12月份到2月份,南昌的雨比较少。

百分之5的降水量有多大?

答降水量有年降水量,有月降水量,也有历史平均天降水量,降水量指年,还是月,还是某天降水量。如果是月平均降水量是100毫升,某一天降了5毫升,就是月降水量的百分之五。如果年降水量是2000毫米,这亇月只降了百分之五就是40毫升的降水量,就是这样求百分之五。请审核!

强降水3天累计面雨量大于多少?

强降水3天累计要大于3百亳升才能叫强降水

7.5毫米降水量是小雨吗?

7.5毫米降水量属于小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10mm以下为小雨,7.5毫米是小雨。

对的,24小时 10毫米之内都算小雨。

天5mm降水量不是小雨,是中雨。

1-7天降水量(17天降水量预报图)1-7天降水量(17天降水量预报图)


中国降雨少的城市排行榜?

一,中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县。与1968年的毫米相比,年平均降雨量仅为每天6天,每年毫米。年降水量少于10天。在某些年份,甚至看不到水滴。

二,吐鲁番市,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这里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

三,高昌。特别是5~10月份降水最为集中,该时间段平均降水量才是10.9 mm,占年降水量的73.09%。降雨量不超过100毫米。

中国降水少的城市有:

1、温宿县:

温宿县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成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升温快而不稳,秋季短暂而降温迅速,多晴少雨,光照充足,空气干燥。

2、英吉沙县:

英吉沙县属大陆性温暖带干旱气候。平原四季分明,夏长秋短,气温年季变化小,日夜温差较大,降水少,蒸发大,光照足,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3、喀什市:

喀什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降水少。喀什多年平均气温11.7℃,最高为1956年13.1℃,最低为1974年10.5℃。

1-7天降水量(17天降水量预报图)1-7天降水量(17天降水量预报图)


4、吐鲁番:

吐鲁番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比中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

5、乌尔禾区:

乌尔禾区属典型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日照时数2637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年均10℃以上积温3600℃以上,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冬季积雪少,无霜期160天左右。

哪些地方雨量大?

我国藏南、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雨量比较大!

1-7天降水量(17天降水量预报图)1-7天降水量(17天降水量预报图)


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属藏南地区(喜马拉雅山脉南侧),那里的年平均降水量9000毫米以上。

我国大陆上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中的巴昔卡,年平均降雨量高达4495.0毫米。

我国日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在台湾的火烧寮,为1672毫米;我国大陆上最大日雨量在河南方城县郭林,1975年8月7日的日降雨量达1054.7毫米,超过了当地的年平均降雨量。

我国年下雨日数最多的地方——四川的峨眉山顶,年平均下雨天数为264天。

2020年全年平均降雨量?

2月9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0年中国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从气温、降水等方面系统解读2020年中国气候概况,总结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评估农业、水资源等受气候影响的程度。

《公报》指出,2020年我国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偏多,气候年景偏差。长江流域出现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暴雨洪涝灾害重;气象干旱总体偏轻,但区域性、阶段性特征明显,华南秋冬季干旱较重;高温出现时间早、南方持续时间长;登陆台风偏少,但登陆地点和影响时间集中;冷空气影响范围广、局地降温幅度大。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多。

据统计,2020年全国年平均气温10.25℃,比常年(1981年至2010年)平均偏高0.7℃,为1951年以来第8个最暖年。

2020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95毫米,比常年偏多10.3%,为1951年以来第4多。其中,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北、西南和西北降水量偏多,华南偏少;松花江、淮河、长江、黄河、辽河和海河流域降水量偏多,珠江流域略偏少。2020年,全国共出现37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长江流域发生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2020年3月25日,全国进入降雨集中期,较常年偏早12天;5月29日入梅,8月2日出梅,入梅时间偏早,出梅时间偏晚,梅雨持续时间和雨量均创1961年以来新高。华北雨季、东北雨季和华西秋雨开始和结束均偏晚,雨量均偏多。

2020年,我国气象干旱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明显。4月中旬至夏初,长江以北多地出现阶段性干旱;春夏季,西南部分地区发生气象干旱;东北、华南遭遇严重夏伏旱;秋冬季,华南、江南等地发生气象干旱,给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省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库蓄水等带来不利影响。

202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3个台风生成,其中5个登陆我国,生成个数和登陆个数均偏少。其中,7月为1949年以来首次“空台”;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半个月内东北遭遇了罕见的台风三连击,为1949年以来首次。

2020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影响范围广、局地降温幅度大。11月强雨雪天气袭击东北,9个县市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铁路大面积停运。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遭受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过程,过程降温幅度超过12℃的面积有118.4万平方公里。

2020年春季,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7次)比常年同期偏少10次。平均沙尘日数(2.6天)比常年同期偏少2.4天。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认识气候、适应气候、利用气候、保护气候,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公报》是公众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我国气候状况、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10m,折合平均降水深为628mm,小于全球陆面平均的834mm,也小于亚洲陆面平均的740mm。这些降水量中有56%为土壤和地表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所消耗,剩余的44%形成径流。

我国河川年平均径流量为2.6×10m,其中包括冰川融雪水量约5×10m。我国地下水总量约有8×10m,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转化的关系,两种资源在数量上有一部分是重复的。扣除这部分重复的水后,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7×10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