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蓝莓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ph在(蓝莓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ph在什么之间)

本文目录一览:

蓝莓适合土壤的ph值是多少?

蓝莓适合土壤的ph值是4.5-5.5,若ph值过高,土壤中的铁离子、镁离子就会形成不易被吸收的高价态化合物,进而导致植株出现缺铁、缺镁的症状,出现果实品质不佳的问题,可以用泥炭土、腐殖土和沙子混合配制基质,使土壤呈弱酸性,有利于蓝莓生长。

蓝莓适合的土壤ph值为多少

蓝莓适合的土壤ph值是4.5-5.5,若ph值过高,土壤中的铁离子、镁离子就会形成不易被吸收的高价态化合物,进而导致植株出现缺铁、缺镁的症状,出现果实品质不佳的问题。

蓝莓的土壤配制

蓝莓喜欢松软、透气、呈弱酸性的土壤,若是盆栽种植,可以用泥炭土、腐殖土和沙子混合配制基质,地栽则先施肥、耕地,确保土地的肥沃,满足蓝莓的生长需求。

蓝莓的栽种方法

蓝莓栽种时,选根据苗木的大小在土壤上挖坑,再放入苗木,确保根系展开,然后慢慢填土,并压实,栽种完成后,浇灌1次水,使根系和土壤结合更加紧密,促进恢复。

蓝莓的水肥管理

蓝莓喜湿,春秋季节保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夏季气温高,增加浇水频率,并勤通风,入冬前则浇灌1次越冬水,另外,植株生长旺季要常追肥,肥料主要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

蓝莓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ph在?

6.5-7.5。

蓝莓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PH主要看蓝莓的属性,因为蓝莓的属性是植物,而且是水果类的植物,和草莓等等水果比较相似,因此蓝莓的生长环境所需要的PH必须是弱酸性或者弱碱性的。

但是,蓝莓生长的环境又不能是特别的强酸性,所以不能是第二个选项4.5-5.5,如果用这个数值的PH,会导致蓝莓很快就死亡的,得不偿失。

因此,必须使用第一个选项的PH即6.5-7.5,这样蓝莓就能生长得特别好,以后结出来的果子会非常地好吃,令人垂涎三尺。

蓝莓的生长习性

蓝莓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可有多次生长,以二次生长较为普遍。在我国南方,蓝莓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第一次是在5 ~ 6月,第二次是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幼苗栽植后第三年生长明显加快,新枝萌发多并生长旺盛,年生长量可达1米以上。

当年生枝顶端多形成花芽,花芽从顶端向下进行分化,每一枝条可分化花芽数与品种和枝条粗度有关,高丛蓝莓一般4 ~ 7个,兔眼蓝莓3 ~ 6个,花芽在节上以单生为主。

各种类蓝莓的花芽分化期不同,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在7 ~ 8月开始分化,兔眼蓝莓从6月中旬开始;到9月底至10月初,蓝莓的花芽分化已经完成。从形态上看,蓝莓花芽肥大,呈椭圆形或近球形。花芽以下为一些窄尖的营养芽和休眠芽。

蓝莓适合生长的土壤ph值是多少

蓝莓适合生长的土壤ph值是4.2-5.6,植株在酸性土壤中能正常生长,种植期间要定期调节土壤的酸碱性,种植时选择在土质深厚、疏松排水、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活土层至少在60厘米以上,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采用撒播的方式栽种入土。

蓝莓适合生长的土壤ph值为多少

蓝莓适合生长的土壤ph值是4.2-5.6之间,植株在酸性土壤中能正常生长,种植期间要定期调节土壤的酸碱性,碱化严重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都有所下降。

蓝莓对土壤的要求

蓝莓适合在土质深厚、疏松排水、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种植,活土层至少在60厘米以上,盆栽时可以用腐殖土、泥炭土、草炭土混合均匀配制的营养土种植,每个月浇灌一次稀释的硫酸亚铁溶液。

蓝莓的栽种方法

蓝莓栽种时,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稀释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捞出稍微晾干,准备透气的育苗床,采用撒播的方式播种,覆盖一层水苔并加盖薄膜,在薄膜上戳出小孔,等待幼苗长出。

蓝莓的田间管理

蓝莓幼苗长出30厘米,按照60x60的行株距移栽定植,起苗时携带旧土,避免损伤根系,每隔2-4天浇一次水,生长旺盛时每个月选择稀释的氮肥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还是碱性土壤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要求种植地内的土壤PH值达到4-5.5(处于4-4.8时更为适宜),有机质含量达到8-12%(不低于5%)。

种植地周围要具有充足的水源,而且土壤还需满足疏松透气、排水性能好、湿润但不积水的要求(采用条式台田的栽培方法可解决夏季积水的问题)。

定植前12个月要结合压绿肥将土地深翻20-25厘米,杂草过多时也可提前12个月喷药除草,土壤类型不符合要求时应做好改良措施,为蓝莓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调节土壤的PH值时可撒施硫粉,这样能让维持效果超过3年。若PH值过高,则植株容易出现生长不良、产量下降或直接死亡的情况。

蓝莓是浅根系植物,对水分较敏感,种植期间要根据土壤状况进行浇灌,水库水、河水、地下水可作为灌溉水源,但不能使用PH值较高、含盐量较高的水源。

蓝莓对土壤酸碱度要求是多少?

蓝莓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近年来其栽培生产在中国发展迅速。国山区占国土面积69%,多为酸性土壤,具有广泛的本土化种质资源和培育栽植条件,发展蓝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蓝莓栽培对土壤酸碱度要求十分严格,除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外,其它地区土壤必须经过特殊改良才能进行蓝莓栽培,不适宜的土壤条件常常导致蓝莓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科学合理的蓝莓栽培土壤改良方法非常重要,需要千百次的实验研究,分析总结改良方法,促进蓝莓的正常生长。

一、适宜PH

1、蓝莓对土壤PH值的要求

蓝莓对土壤PH敏感性高,对土壤PH值要求很严,只有当土壤PH值调整至适宜范围,才有利于蓝莓良好生长,一旦土壤PH值超过适宜范围,则容易引起蓝莓生长不良、矿质元素缺乏、果实品质下降等现象。

蓝莓生长要求强酸性土壤条件,土壤PH4.0-5.5为适宜范围,最适为4.3-4.8。通常情况下,北高丛蓝莓要求土壤的PH值在4.3-4.8左右,兔眼蓝莓要求PH值在4.3-5.3左右生长最好。

2、PH值不合理对蓝莓有什么影响

PH值过高的影响:

①引起蓝莓缺Fe性失绿,单果质量下降,产量降低促使植株衰亡。

②土壤中PH值过高时,叶片中Fe、Mn、年l含量均减少,同时,蓝莓还是一种嫌钙植物,对钙过量敏感,土壤PH升高时钙的溶解度也增大,植株吸收过量的钙,引起钙毒害。当土壤PH值5.5且钙含量过高时,土壤中的铁离子与有机质结合形成络合物而不能被吸收,诱发缺铁失绿症。

③环境中的铵态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为硝态氮,使其不易被蓝莓吸收,易发生植株缺氮。

④其他矿质元素和离子如Mn、Cu、Zn等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也随PH的升高而降低,使植株出现缺氧、生长受阻、叶片失绿等现象。

蓝莓植株长势和产量均随土壤PH值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当土壤中PH大于5.5,会使蓝莓生长受阻、叶片失绿、结果不良,严重时甚至导致树体死亡。

盆栽蓝莓种植技术

很多花友都在用栽培果树的方法栽培蓝莓,最终导致蓝莓死亡,盆栽蓝莓苗种植要点主要有三点,栽培土的通透性、栽培土的ph、栽培土的有机质。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盆栽蓝莓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盆栽蓝莓种植技术

一、 花盆土壤的配制:花盆的直径在35厘米以上,高度也在35厘米以上。蓝莓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在4.5—5.5之间,因此花盆的土壤应该以腐熟的土杂肥、牛粪、锯末、松针土等有机质为主,加入当地的肥沃的土壤和河砂(3:2:1),调拌均匀,栽植蓝莓。

二、 水的处理:需要的水分雨水和腐制水最好。将淘米水或面粉制品,豆制品等在容器腐制一周以上。落叶前浇水时每盆施硫酸钾20克或腐熟的豆饼牛粪200克。

三、 日常管理:

1、 春天要放置在透光透风的阳台上,花期在2月中旬—4月中旬,透风可以增加受粉,及时浇水,每周浇水至少一次,适量。水分过多容易落花,还可以叶面喷水保湿,供足营养。

2、 夏季要避免40度以上的高温,避免强光直射,有条件的可以把盆栽蓝莓放置到有树木的园林土壤上。结果期在4月—6月,每周浇水至少一次,浇透供足水分,还可以叶面喷水降温保湿,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叶面喷水一次,还要增加少量有机肥。

3、 秋季来临,新生长的幼枝要掐掉顶芽,促使枝条强壮。新发枝条较多时可以剪掉几个发育不良的枝条,以确保透风透光。每周浇水至少一次,浇透。叶前浇水时每盆施硫酸钾20克或腐熟的豆饼牛粪200克

4、 冬季落叶后,应放置室外低于零下5—零上7度左右的环境中,进行春化作用。要保持环境在一定的湿度,湿度在30--50度左右,避免长期在寒风的环境中, 以造成枝条风干、抽干。如果温度过高,蓝莓不能形成花芽!进入冬天休眠期一周或者10天浇水一次,保持盆土湿润。春节前后移入室内提前开花结果。

四、 盆栽蓝莓管理得当,花期在20天,5年以上的蓝莓每盆结果可以达到2—8斤。

蓝莓种植技术

一、园地选择及定植

1.园地选择与准备

园址土壤pH值4~5.5,最适土壤pH值为4.0~4.8。土壤有机质含量8%~12%,至少不低于5%,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湿润但不积水。如果当地降雨量不足时,需要有充足水源。为解决夏季积水问题,可采用条式台田方法栽培。园地选好后,在定植前1年结合压绿肥深翻,深度以20~25cm为宜,深翻熟化。如果杂草较多,可提前1年喷施除草剂,杀死杂草。对于不符合蓝莓要求的土壤类型在定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以利于蓝莓生长。

土壤pH值过高的调节 土壤pH值过高是限制蓝莓栽培的一个重要因素,pH值过高常造成缺铁失绿,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当pH值大于5.5时就需施硫粉或硫酸铝降低pH值。施硫粉要在定植前1年或至少定植当年进行,但施硫粉后当年一般不起作用,如暗棕色森林土壤,每平方米15cm厚土层要降低1个pH值需施硫粉130g,其效果可以维持3年以上,其他类型土壤可参考此用量。将硫粉按计算施用量均匀撒入全园土壤,深翻15cm混匀。如果施用硫酸铝,用量则为硫粉的6倍。此外土壤掺入酸性草炭,施用酸性肥料覆盖锯末和烂树皮等都有降低pH值的作用。如果硫粉和草炭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土壤pH值过低的调节 当土壤pH值低于4时,由于重金属元素过量而造成中毒,使蓝莓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此时需要增加pH值,常用石灰进行调节。当土壤pH值为3.3时,每公顷施用石灰8t可使pH值增至4以上,产量提高20%。

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由于土壤板结粘重,而蓝莓又为须根系,不利于根系发育,需增施有机质或河沙改善结构。常用锯末、草炭、烂树皮或腐苔藓,定植时掺入土壤。

2.定植

(1)定植时期:春栽和秋栽均可,其中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则宜早。

(2)株行距:兔眼蓝莓常采用2m×2m或1.5m×3m;高丛蓝莓1.2m×2m;矮丛蓝莓(0.5~1)m×1m。

(3)授粉树配置:兔眼蓝莓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可选用高丛蓝莓品种。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自花结实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也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配置方式采用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1∶1或1∶2比例栽植。

二、土肥水管理技术

1.土壤管理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疏松、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

(1)清耕:在砂壤土上栽培高丛蓝莓常采用清耕方法。清耕的深度以5~10cm为宜。长白山区暗棕色森林土壤23~30cm以下往往为粘重的黄土层,清耕过深时将黄土翻到上层,不利于根系发育。因此,蓝莓耕作的工具高度一般不超过15cm。清耕的时间从早春到8月份都可进行,入秋以后清耕对越冬不利。

(2)生草法:采用行间生草,而行内用除草剂。生草法与清耕法相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并且具有明显保持土壤湿度,便于机械作业的优点。缺点是不利于控制蓝莓僵果病。

2.施肥

(1)常见的营养缺素症

①缺铁失绿症:是蓝莓常见的一种营养失调症。其主要症状是叶脉间失绿,严重时叶脉也失绿,新梢上部叶片症状较重。引起缺铁失绿的主要原因有土壤pH值过高,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等。最有效的方法是施用酸性肥料硫酸铵,若结合土壤改良掺入酸性草炭则效果更好。叶面喷施整合铁0.1%~0.3%,效果较好。

②缺镁症:浆果成熟期叶缘和叶脉间失绿,主要出现在生长迅速的新梢老叶上,以后失绿部位变黄,最后呈红色。缺镁症可对土壤施氧化镁来矫治。

③缺硼症:其症状是芽非正常开绽,萌发后几周顶芽枯萎,变暗棕色,最后顶端枯死。引起缺硼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不足。充分灌水,叶面喷施0.3%~0.5%硼砂溶液即可矫治。

(2)施肥

①营养特点及施肥反应:蓝莓属于典型的嫌钙植物,当在钙质土壤上栽培时往往导致钙过多诱发的缺铁失绿。蓝莓属于寡营养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树体内氮、磷、钾、钙、镁含量很低。由于这一特点,蓝莓施肥中要特别防止过量,避免肥料伤害。蓝莓的另一特点是属于喜铵态氮果树,对土壤中的铵态氮比硝态氮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蓝莓在定植时,土壤已掺入有机物或覆盖有机物,所以蓝莓施肥主要指追肥而言。在蓝莓栽培中很少施用农家肥。蓝莓生产果园中主要以氮、磷、钾肥为主。

氮肥:蓝莓对氮肥的反应因土壤类型及肥力不同而很不一致。在长白山区暗棕色森林土壤上栽培的美登蓝莓施肥试验表明,随着氮肥施入量增加,产量下降,果个变小,果实成熟期延迟,而且越冬抽条严重。因此暗棕色森林土壤类型中氮含量较高,施氮肥不仅无效而且有害。根据国外研究,蓝莓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增施氮肥有效,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砂土和矿质土壤栽培蓝莓多年,土壤肥力下降或土壤pH值较高(大于5.5)。

磷肥:长白山区的水湿地潜育土类型土壤往往缺磷,增施磷肥增产效果显著。但当土壤中磷素含量较高时,增施磷肥不但不能增加产量反而延迟果实成熟。一般当土壤中磷素水平低于6mg/kg时,就需增施五氧化二磷15~45kg/公顷。

钾肥:钾肥对蓝莓增产显著,而且提早成熟,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但过量无增产作用反而使果实变小,越冬受害严重,并且导致缺镁症发生。在大多数土壤类型上,蓝莓适宜施钾量为氯化钾40kg/公顷。

②施肥的种类、方法、时期及施用量

种类:施用完全肥料比单一肥料提高产量40%。因此,蓝莓施肥中提倡氮、磷、钾配比使用。肥料比例大多趋向于1∶1∶1。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氮肥用量减少,氮磷钾比例以1∶2∶3为宜;而在矿质土壤上,磷钾含量高,氮、磷、钾比例以 1∶1∶1或2∶1∶1为宜。蓝莓不仅不易吸收硝态氮,而且硝态氮还造成蓝莓生长不良等伤害。因此,蓝莓以施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硫酸铵还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在pH值较高的砂质和钙质土壤上尤其适用。另外,蓝莓对氯很敏感,极易引起过量中毒,因此选择肥料种类时不要选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方法和时期: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可采用沟施,深度以10~15cm为宜。矮丛蓝莓成园后连成片,以撒施为主。土壤施肥时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可分2次施入,在浆果转熟期再施1次。

施肥量:蓝莓过量施肥极易造成树体伤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慎重,要视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在美国蓝莓产区,叶分析技术和土壤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根据生产试验及多年研究结果,制定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叶分析标准值,从而避免了施肥的盲目性。

四、越冬保护

尽管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抗寒力强,但仍时有冻害发生。最主要表现为越冬抽条和花芽冻害,在特殊年份可使地上部全部冻死。因此,在寒冷地区蓝莓栽培中,越冬保护也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措施。

1.堆雪防寒

在北方寒冷多雪地区,冬季可以进行人工堆雪防寒。经堆雪防寒的蓝莓产量较不防寒,以及盖树叶、稻草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并且具有取材方便、省工省时、费用少、保持土壤水分等优点。一般覆盖厚度以树体高度2/3为宜,适宜厚度为15~30cm。

2.其他防寒方法

在我国东北黑穗醋栗等小浆果栽培中,普遍应用埋土防寒方法,在蓝莓栽培中也可以使用。入冬前,将枝条压倒,覆盖浅土将枝条盖住即可。但蓝莓的枝条比较硬,容易折断,因此,采用埋土防寒的果园宜斜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