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灵飞经内容白话文翻译(灵飞经全文及译文)

本文目录一览:

灵飞经白话翻译

译文:

于太上之道,当须精诚洁心,澡除五累,遗秽污之尘浊,杜淫欲之失正,目存六精,凝思玉真,香烟散宝,孤身幽房,积毫累著,和魂保中,仿佛五神,游生三宫,豁空境于常辈,守寂默以感通者,六甲之神不逾年而降已也。

精修此道,必破券登仙矣。信而奉者为灵人,不信者将身没九泉矣。上清六甲虚映之道,当得至精至真之人,乃得行之,行之既速,致通降而灵气易发。久勤修之,坐在立亡,长生久视,变化万端。

九疑真人韩伟远,昔受此方于中岳宋德玄。德玄者,周宣王时人,服此灵飞六甲得道,能一日行三千里,数变形为鸟兽,得真灵之道。今在嵩高,伟远久随之,乃得受法,行之道成。

扩展资料:

《灵飞经》的书法特点

《灵飞六甲经》是一卷道教的经,在明代晚期,发现,一卷唐代开元年间精写本,它的字迹风格和砖塔铭一派非常相近,但毫锋墨彩却远非石刻所能媲美。当时流入董其昌手,有他的题跋。海宁陈氏刻办渤海藏真》丛帖,由董家借到,摹刻入石,两家似有抵押手续。后来董氏又赎归转卖,闹了许多往返纠纷。

《渤海》摹刻全卷时,脱落了十二行,董氏赎回时,陈氏扣留了四十三行。从这种抽页扣留的情况看,脱刻十二行也可能是初次抵押时被董氏扣留的,后来又合又分,只存陈氏所抽扣的四十三行,其余部分已不知存佚了。

《灵飞》本身的书法,在唐人写经中,允推精品,试用敦煌所出那么多的唐人写经来比,够得上《灵飞》那样精美的,也并不太多。在清代科举考试的标准,书法的优劣,几乎与文章的优劣并重,所以它又成了文人士子学习小楷的极好范本。

灵飞经内容白话文翻译是什么?

白话文:

常以正月二月甲乙之日,平旦,沐浴斋戒,入室东向,叩齿九通,平坐,思东方东极玉真青帝君,讳云拘,字上伯,衣服如法,乘青云飞舆,从青要玉女十二人,下降斋室之内,手执通灵青精玉符,授与兆身,兆便服符一枚。

微祝曰:“青上帝君,厥讳云拘,锦帔青裙,游回虚无,上晏常阳,洛景九隅,下降我室,授我玉符,通灵致真,五帝齐躯,三灵翼景,太玄扶舆,乘龙驾云,何虑何忧,逍遥太极,与天同休。”

毕,咽气九咽,止。

译文:

以正月(一月)二月,木日(甲乙日是木日,天干地支属木的日期),日出时,沐浴斋戒,面向东方向,舌顶上颚轻叩牙九次,平坐(这里的平坐是跪坐,日本的跪坐承于大唐,灵飞经是唐代的作品,跪坐可以参考日本。)。

开始冥想存思要存思的神仙名号,穿的什么衣服什么样式,形态动作。从青要玉女十二人中,下降到你修行的地方,存思通灵青精玉符是什么样子。想象把符给你了,你随即服下。随后念修炼的咒语(内心默念)同时想象咒语产生威能的画面。

完毕后,咽气九下,就修炼完成。

《灵飞经》内容白话文翻译是什么?

1、白话文

常以正月二月甲乙之日,平旦,沐浴斋戒,入室东向,叩齿九通,平坐,思东方东极玉真青帝君,讳云拘,字上伯,衣服如法,乘青云飞舆,从青要玉女十二人,下降斋室之内,手执通灵青精玉符,授与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

“青上帝君,厥讳云拘,锦帔青裙,游回虚无,上晏常阳,洛景九隅,下降我室,授我玉符,通灵致真,五帝齐躯,三灵翼景,太玄扶舆,乘龙驾云,何虑何忧,逍遥太极,与天同休。”毕,咽气九咽,止。

四月五月丙丁之日,平旦,入室南向,叩齿九通,平坐,思南方南极玉真赤帝君,讳丹容,字洞玄,衣服如法,乘赤云飞舆,从绛宫玉女十二人,下降斋室之内,手执通灵赤精玉符,授与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赤帝玉真,厥讳丹容,丹锦绯罗,法服洋洋,出清入玄,晏景常阳,回降我卢,授我丹章,通灵致真,变化万方,玉女翼真,五帝齐双,驾乘朱凤,游戏太空,永保五灵,日月齐光。”毕,咽气八过,止。

七月八月庚辛之日,平旦,入室西向,叩齿九通,平坐,思西方西极玉真白帝君,讳浩庭,字素罗,衣服如法,乘素云飞舆,从太素玉女十二人,下降斋室之内,手执通灵白精玉符,授与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

“白帝玉真,号曰浩庭,素罗飞裙,羽盖郁青,晏景常阳,回驾上清,流真曲降,下鉴我形,授我玉符,为我致灵,玉女扶舆,五帝降軿,飞云羽翠,升入华庭,三光同辉,八景长并。”毕,咽气六过,止。

十月十一月壬癸之日,平旦,入室北向,叩齿九通,平坐,思北方北极玉真黑帝君,讳玄子,字上归,衣服如法,乘玄云飞舆,从太玄玉女十二人,下降斋室之内,手执通灵黑精玉符,授与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北帝黑真,号曰玄子,锦帔罗裙,百和交起,徘徊上清,琼宫之里,回真下降,华光焕彩,授我灵符,百关通理,玉女侍卫,年同劫纪,五帝齐景,永保不死。”毕,咽气五过,止。

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戊巳之日,平旦入室,向太岁叩齿九通,平坐,思中央中极玉真黄帝君,讳文梁,字总归,衣服如法,乘黄云飞舆,从黄素玉女十二人,下降斋室之内,手执通灵黄精玉符,授与兆身,兆便服符一枚,微祝曰:

“黄帝玉真,总御四方,周流无极,号曰文梁,五彩交焕,锦帔罗裳,上游玉清,徘徊常阳,九曲华关,流看琼堂,乘云驰辔,下降我房,授我玉符,玉女扶将,通灵致真,洞达无方,八景同舆,五帝齐光。”毕,咽气十二过,止。

2、译文

于太上之道,当须精诚洁心,澡除五累,遗秽污之尘浊,杜淫欲之失正,目存六精,凝思玉真,香烟散宝,孤身幽房,积毫累著,和魂保中,仿佛五神,游生三宫,豁空境于常辈,守寂默以感通者,六甲之神不逾年而降已也。

精修此道,必破券登仙矣。信而奉者为灵人,不信者将身没九泉矣。上清六甲虚映之道,当得至精至真之人,乃得行之,行之既速,致通降而灵气易发。久勤修之,坐在立亡,长生久视,变化万端。

九疑真人韩伟远,昔受此方于中岳宋德玄。德玄者,周宣王时人,服此灵飞六甲得道,能一日行三千里,数变形为鸟兽,得真灵之道。今在嵩高,伟远久随之,乃得受法,行之道成。

唐人写本《灵飞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小楷名作,全名《灵飞六甲经》,是一卷道家的经书,主要阐述存思之法。该帖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无书者名款,旧传为钟绍京所书。

《灵飞经》是唐人小楷的最高峰,此帖用笔灵动轻盈而不失厚重,结构侧媚多姿又不失端庄;既有写经书法常见之精练纯熟,又处处显现二王书风“明月入怀”之雅致。

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经卷出土之前,传世的唐人写经作品为数不多,而此卷堪称其中翘楚,自明末被刻入《渤海藏真帖》公之于世后,其清灵而雅致的书风立即为世人所惊艳,从学者鹊起,以至于成为有清一代著名的小楷范本,不断被翻刻,从而广为传播,甚至影响到整个清代。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将其与莫高窟出土的众多唐人写经及日本奈良时期所传唐人写本相比,依然并不逊色,可见此卷的书法水平之高。但历代关于此卷书法的作者、源起、流传、传播尚留有诸多争议,本文就这些方面试图拂去历史的尘埃,探究其本来面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