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现代廉洁人物事迹(现代廉洁人物事迹50字)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廉洁典型人物事迹有哪些?

全国廉洁典型人物事迹有:

1、刘伦堂

刘伦堂(1940—2014),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老鹳庙社区原党总支书记,2014年6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当年中央组织部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其事迹被拍成电影《刘伦堂》,讲述他几十年如一日,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发家致富及其一生“清廉如水,一心为民”的感人故事。

2、李庆军

李庆军,生前为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2018年9月28日,年仅54岁的他因肾移植手术失败,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法律事业,离开了他眷恋的亲友和同事。

从事政法工作25年,他不贪图名利,坚守普通工作岗位,用点滴小事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对审判事业的热爱,被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评价为“是出彩河南人的代表,是新时代的好典型”,是“既干净又干事的好干部”。

廉洁的人物的事例是什么?

感动中国廉洁人物事迹有:

1、郎平 事迹:女,汉族,身高1米84。祖籍中国天津,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1973年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

1976年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197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羸得“铁榔头”绰号。曾入选中国体育劳伦斯奖第二届(1980年)十佳名单。

2、孙家栋 事迹: 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现代名人廉洁故事,急用

1、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有许多补丁),已经磨得没有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还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还可以再穿。”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议厅,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2、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马寅初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

马寅初勃然大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凭这一条,他就不能当县长。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

3、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

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

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4、一天,朱德总司令到教导队视察,他看到院子里的豹子皮,走过去摸了摸,连连说:“好皮子!好皮子!”并关切地向队长杨勤生询问了打猎的情况,还答应给教导队再拨两千发子弹。

在这之前,教导队的领导就听说总司令铺的、盖的都很单薄,他日夜为革命操劳,身体保养不好怎么行?几个队干部就一起商量,决定选一张豹子皮给总司令用。

下午,总司令要回延安了。教导队的领导把一张捆好的豹子皮递给总司令,总司令坚决不收,他说:“你们这是做啥子嘛?给我进啥子‘贡’哟?我们党是有规矩的,不兴送礼这一套。我这个当司令的更得带头遵守啊!”

总司令指着穿着破旧的教导队学员说:“同志们都很辛苦,穿得却那样破旧。一张豹子皮可以换七八匹布,能做好几套衣服,让我白拿豹子皮,那我不成了‘剥削户’了吗?总司令剥削大家,这多难听啊!”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总司令走了,教导队的领导捧着豹予皮,感动得都不知说什么好。

5、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出任上海市长。由于战争和封锁造成的破坏,上海人民生活面临着巨大困难。陈毅说:“要靠我们党员干部自己首先紧缩,拿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来克服困难。”他将自己的警卫人员从16名减为6名,还带头到机关食堂吃大灶。

在陈毅率先垂范下,上海驻军仅一个月就省下20万石军粮,大大减轻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不到一年时间,上海的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就恢复了正常。

60年代初,陈毅的父母想回四川安家养老。临行前,陈毅向工作人员交代了几条注意事项:一是不要惊动四川省委,把老人直接送到妹妹家;二是为两位老人找普通民房,不得向当地政府要房;三是两位老人安家的事要自己解决。工作人员按照陈毅的“约法三章”操办了此事,他很高兴。

陈毅喜欢作诗,不少诗作都涉及到反腐倡廉的内容。他在《七律·手莫伸》中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这些诗句现在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清正廉洁的人物和事迹有哪些?

1、朱元璋请客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朱元璋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率先垂范,倡导廉洁之风。

2、苏轼花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在困境、逆境中,苏轼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度过难关,不失为良策。

3、子罕拒收玉

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献玉的人叩头,然后对子罕说:“小人怀中藏着宝玉,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这样就可以免于被人谋财害命了。

”于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

4、林则徐

1838年11月,钦差大臣林则徐肩负着禁烟重任,离开京城,向广东进发。

为了防止沿途各地官员按老习惯办事,临行前即已明令通知各地的州县长官必须‘‘四不”:即不准大办酒席;不准馈赠礼物;不准惊动百姓;不准送钱给随从人员。

后来,他在途中发现有的地方为了迎接他,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去翻修房子,于是他又补充了一条:不住豪华房子。

5、司马光

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於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

俗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封建社会,大多数人苦读寒窗,跻身仕途,无不是为了显耀门庭,荣华富贵,泽被后世,荫及子孙。在这些人面前,司马光的清廉更显可贵。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诏赐司马光金钱百余万,珍宝丝绸无数,但司马光不为所动。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其友刘贤良拟用50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婉言拒之,他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

全国廉洁典型人物事迹是什么?

全国廉洁典型人物事迹是全国范围内清正廉洁的民官例子。

如:张富清一辈子清正廉洁、干净做人。他这样要求自己,更是这样要求家人的。多年来,张富清一直保持朴实纯粹的作风,不给组织添麻烦,住的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屋子,屋内只摆放着最简单的家具陈设,他坚决不用自己的关系为儿女们开后门找工作。

而当“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奋斗者”等一个个荣誉接踵而来后,老人依日保持着俭朴恬淡的生活。

全国廉洁典型人物事迹张富清

“做人要知足,要懂得感恩,不给组织添麻烦。”这是张富清经常给家人念叨的话。他的生活“秘诀”是“比”:和过去比、和困难群众比、和牺牲的战友比。

“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没得什么要求了。”张富清用扎根山村的无悔选择,交出了一名老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答卷,更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初心本色诠释出一名共产党员的清正家风。

全国廉洁典型人物事迹有哪些?

全国廉洁典型人物事迹有于成龙,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司马迁行教、清廉、守法;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西门豹为官。

清廉的意义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他路上做盘缠。

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