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包含东方红一号发射的词条

本文目录一览:

东方红一号发射时间是什么?

东方红一号发射时间是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东方红一号的温度环控: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轨运行时,为保证卫星仪器舱内正常工作的温度环境,1965年,中科院有机所和硅酸盐所分别负责研制有机温控涂层和无机温控涂层。

有机所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成一种高辐射有机温控涂层,涂于卫星壳体的内表面,以起绝热作用;硅酸盐所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成用于卫星外蒙皮的无机温控涂层,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方案。

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在哪里发射

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1970年4月24日那一天,“东方红一号”以及“长征一号”火箭一同升天。两个火箭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地球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在宇航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东方红一号”距地球最近点439千米,最远点2384千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0.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千克,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2021年6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迄今仍在轨运行。

“东方红一号”设计简介

东方红一号卫星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音乐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等分系统及姿态测量部件等组成,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

为保证东方红一号卫星能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在长征一号火箭的第三级上试制安装了新研制的固体火箭。固体发动机有力一推使东方红一号卫星按照方案设计进入轨道,中国固体火箭从研制启动到发射成功,只用了3年时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什么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

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所获荣誉

1978年,东方红一号多普勒测速定轨系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和1981年,东方红一号采用的无机温控涂层和有机温控涂层技术,先后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

1985年,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得中国首次颁发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东方红一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东方红一号是在1970年的4月24日发射的。

在1970年的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四百三十九公里,最远点二千三百八十四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夹角六十八点五度。

东方红一号绕地球一周一百一十四分钟。东方红一号重一百七十三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相关信息: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设计工作寿命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它的外形为近似球体,依靠银锌电池供电。球形设计兼顾多方考虑。

一是可使卫星有较大的结构利用空间。

二是在平面上粘贴太阳能电池片比在曲面上粘贴更方便可靠。东方红一号采用自旋稳定方式,有利于降低能耗。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东方红一号,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东方红一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众所周知,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由于年代稍稍久远了一些,使得后人都不清楚它是哪一年发射到太空的,那么东方红一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1、 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中央专委会议上原则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确定将人造卫星研制列为国家尖端技术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还确定整个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卫星本体和地面检测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载火箭由七机部负责,卫星发射场由国防科委试验基地负责建设。

2、 因为是1965年1月份正式提出建议,国家就将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的代号定名为“651”任务,这样,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事业从多年的学术和技术准备,转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程研制的时期。

3、 1970年4月1日,装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和1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列抵达中国泉卫星发射场,4月2日下午,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听取即将发射的中国第1颗人造卫星及其运载火箭情况的汇报,4月24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批准实施发射。

4、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着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关于东方红一号是哪一年发射的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时间是1970年。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

东方红一号的结构布局:

东方红一号仪器舱为圆柱形,安装在卫星中部。在舱罩与底盘的连接部位装有密封圈,以保证仪器舱的密封。仪器舱底座是卫星的主要承力结构件,也是卫星与运载火箭连接的重要部件。它既承受卫星自身的重量,在发射过程中,又要承受运载火箭的推力。

根据“651”任务总的安排,由中科院化学所负责卫星仪器舱底座和卫星用密封圈的研制。仪器舱底座,采用了当时国内、国外都属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

由于底座结构形状复杂,制造上有一定难度。该底座经东方红一号卫星使用,承受了卫星的主要载荷,且经历超重、噪声、空间辐照等严酷的环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第二颗卫星“实践一号”上,也使用该底座,承载重量有增加,底座仍完成了承载任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