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户部侍郎和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

唐代掌管财务的部门?

尚书省户部。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户部尚书、户部侍郎领导下的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掌管制定唐朝国家财政的收入、支出、保管、调度等各个方面的主要政令,是名副其实的财政管理中枢,总称户部。隋时创立三省六部制,户部管理财政。不过在隋朝称为度支部(度支、左民、右民),在唐朝避太宗李世民讳改称户部。

户部准确的说,不是掌握国家财政大权的,因为它只是行政执行机关,而不是权力决策机关。 所以,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唐朝中央的官制: 唐在确定中央政府的体制时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所设的三师、三公仅是虚衔,中央政府实际的权力掌握在三省六部手中。 三省为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的长官集体出任宰相,与皇帝共同决定军国大政的方针、决定官吏任免,甚至有权决定皇位继承的人选。

户部主掌对全国户婚田土的管理,包括对户口、土地、财政、赋税、钱粮、赈灾等方面的管理

琅琊榜沈追什么时候变成吏部尚书?

沈追不是礼部尚书,而是户部尚书。

在前户部尚书楼之敬因为兰园藏尸案倒台后,因为太子和誉王争的实在是太厉害了,梁帝想扶持一个两边不靠的人上台,而沈追因为出身高贵、喜干实事,从不参与党争,从而在中书令柳澄的推进下成为了户部尚书。

琅琊榜中沈追没有做吏部尚书,他是户部尚书,沈追本来是户部侍郎,在前尚书楼之敬倒台后变成尚书。

《琅琊榜》中沈追的扮演者是冯晖。

冯晖,1969年10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校表演系。

2015年,参演电视剧《琅琊榜》,饰演沈追;同年,参演电视剧《伪装者》,饰演明堂。

2016年,参演电视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饰演郝爱国。

沈追不是吏部尚书,而是户部尚书

琅琊榜沈追应该是在萧景琰当了皇上以后变成吏部尚书的。

琅琊榜户部尚书是干什么的?

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三国时设度支尚书,掌财政。隋代以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代改称户部,遂为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历代相沿。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政务,职责多有交叉。清还设有掌管八旗事务的八旗俸饷处及现审处。隶属于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户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户部改为度支部。户部遂废。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其属有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户部郎中、员外郎,掌户口、土田、赋役、贡献、蠲免、优复、姻婚、继嗣之事,以男女之黄、小、中、丁、老为之帐籍,以永业、口分、园宅均其土田,以租、庸、调敛其物,以九等定天下之户,以为尚书、侍郎之贰。其后以诸行郎官判钱谷,而户部、度支郎官失其职矣。会昌二年著令:以本行郎官,分判钱谷。

户部侍郎和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户部侍郎和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


明朝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

明朝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

户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人;仓部主事三人。高宗即位,改民部曰户部。龙朔三年,改户部曰司元,度支曰司度,金部曰司珍,仓部曰司庾。光宅元年,改户部曰地官。天宝十一载,改金部曰司金,仓部曰司储。有户部令史十七人,书令史三十四人,计史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人;度支令史十六人,书令史三十三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金部主事三人,令史十人,书令史二十一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仓部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十三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

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以近及远,与中书门下议定乃奏。

金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两京市、互市、和市、宫市交易之事,百官、军镇、蕃客之赐,及给宫人、王妃、官奴婢衣服。

仓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军储,出纳租税、禄粮、仓廪之事。以木契百,合诸司出给之数,以义仓、常平仓备凶年,平谷价。

六部的详细分工:六部指的是尚书省下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

五部侍郎有哪些?

唐代官制

正四品上: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卫率、太子右卫率、太子左内率、太子右内率、太子左监门率、太子右监门率、中州刺史、上府折冲都尉

正四品下:尚书右丞、户礼兵刑工五部侍郎、太子右庶子、太子左谕德、太子右谕德、各卫中郎将、下州刺史

此处指侍郎,指先后担任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五部的侍郎官职。待郎,有多种意思:

一、古代官名”侍郎“的形似异体字写法。

二、“等待郎君”之意,此”郎“一般指丈夫或情人。

三、即将成婚的“新郎”也俗称”待郎“。出处:

户部侍郎和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户部侍郎和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


1、待郎,“待“是”侍“的形似异体字,此异体字写法和”待”相似,有时混同,所以“待郎“就是“侍郎“。

户部侍郎和刺史哪个大?

论品级,户部侍郎从三品,刺史从五品,户部侍郎大于刺史 论权力,户部侍郎不是中央主要掌权的职位,属于比较闲的职位,刺史是地方大官,监督各级,刺史大于户部侍郎 但也不能单纯这么看,毕竟户部侍郎是中央要职,机遇要多很多,丞相门前九品官么,更不要说从三品的侍郎了,门路一般也多于地方。

苏辙最后的官位?

太师、魏国公是他最后的官位

在苏辙的一生中,做官无数,二次被贬,一生的起起落落,苏辙的一生有过辉煌的时候也有过低谷的时候,年少也得志。

公元1112年冬,苏辙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南宋期间,因其子苏迟显贵,苏辙获赠太师,封魏国公,追谥为“文定”。

元丰六年苏辙职位是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即乌台诗案),被责授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30]五年不得升调

苏辙当过最大的官是门下侍郎、尚书右丞等。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太中大夫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v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 & 苏辙最后的官位是太中大夫。

& 苏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 & &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最高做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宰相了。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尚书右丞。

苏辙官至尚书右丞,死后追赠魏国公。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原籍河北石家庄。人称苏二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

最高做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宰相了。

苏辙(1039年3月18日[1]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召苏辙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年),任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起用李清臣为中书舍人,苏辙因上书劝阻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崇宁年间,蔡京当国,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号颍滨遗老。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答:苏辙官至尚书右丞,死后追赠魏国公。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3],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苏辙的最后官位是:化州别驾。

苏辙,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

嘉佑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

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

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

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

元丰八年(1085),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哲宗元佑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

元佑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

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

户部侍郎和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户部侍郎和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与户部侍郎)


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

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最高做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宰相了。

苏辙(1039年3月18日[1]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苏辙的一生中,做官无数,二次被贬,一生的起起落落。苏辙的一生有过辉煌的时候也有过低谷的时候,年少得志,但其中却又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

庆余年六部尚书是哪些?

按照电视剧中出现的人物官职,参考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一般各部设立尚书一职,正三品,左右侍郎各一位,正四品上。目前剧中虽然范建顶的是户部侍郎的头衔,但是做的是户部尚书的事情。原来的户部尚书年老多病,在家中休养,早已不问政事。所以户部之中依旧以范建为马首是瞻。

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