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智能数码 >

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诗词是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诗词是什么谁写的)

本文目录一览:

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诗词是什么

01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诗词是: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出自《增广贤文》之劝学篇。

02

字面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等到真正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

03

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04

启示:

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这样,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事非经过不知难。

出自:这是南宋词人陆游写的一副劝勉联,全文就这两句。

原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释义: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林鸿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唯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

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是什么?出处?

“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增广贤文》之劝学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提示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也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