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寻向所志的寻是什么意思(寻向所志的志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桃花源“寻向所志”中寻的意思

在198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和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均注释为:“寻找前次做的标记。”

可见为寻找的意思。

寻向所志的寻的含义及出处

寻:依照根据;寻向所志:寻找原先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出自《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散文,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原文节选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寻向所志的寻什么意思

寻:依照根据

寻向所志:寻找原先所做的标记.所志,所做的标记

寻向所志的寻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

寻寻的解释

(1).无边无际。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甲本:“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诸本《老子》俱作“绳绳”。《说文通训定声·升部》引 梁简文帝 注:“ 无涯 际之皃。” (2).古宗教名,见《通典·边防九》引 唐 杜环 《经行记》。或以为古代 大食 人称祆教徒为“寻寻”(zemzem的音译)。一说,指今 苏丹 境内 尼罗河 以东到 红海 之滨以游牧为生的 贝贾 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参阅 沉福伟 《中西 文化 交流史》第四章五。

词语分解

寻的解释 寻 (寻) ú 找,搜求:寻找。 寻觅 。寻机。寻问。寻访。寻衅。追寻。寻章摘句。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寻常 (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 平常 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觅找 笔画 寻的解释 寻 (寻) ú 找,搜求:寻找。寻觅。寻机。寻问。寻访。寻衅。追寻。寻章摘句。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觅找 笔画

寻向所志和寻病终的这两个寻是什么意思 寻向所志和寻病终的这两个寻意思是什么

1、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未果,寻病终。

5、寻向所志,此处“寻”,寻找,寻找以前的标志。

6、寻病终,此处“寻”,不久,时间不长,寻病终,不久就病死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