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和影响)

本文目录一览:

文成公主入藏有哪些意义?

松赞干布如愿以偿,喜出望外。他亲自带领百官和禁军到扎陵湖迎接文成公主,并沿途修筑道路,设立驿站,以方便文成公主入藏。而这条路,也成为联系唐朝和吐蕃的重要通道。文成公主到达逻些后,松赞干布非常高兴,他对大臣们说:“我的祖先没有一个曾经和中原七国通婚,如今我能够娶到大唐的公主,实在是太幸福了。应该为公主修建一座宫殿,让后世子孙永远纪念。”于是,松赞干布在逻些的布达拉山上修筑了一座宫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为了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还下令停止了吐蕃人以赭色涂面的习惯,并开始穿戴唐朝的服饰。

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随同她前来的汉族工匠向吐蕃人民传授制作碾磨、纺织刺绣、建筑房屋等技术。吐蕃人民还在文成公主的帮助下制定了历法,发展了藏医体系,丰富了藏族音乐。两藏的经济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是什么?

7世纪上半叶,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个强盛的吐蕃政权,在赞普(国王)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国力强盛。松赞干布渴慕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三次遣使人唐进贡请婚。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感其诚意,让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次年初,文成公主在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吐蕃边境柏海(今札陵湖)迎接文成公主入藏,为示友好,松赞干布特按唐朝礼仪举行了迎亲仪式,与李道宗相见时执子婿之礼,以示敬意。

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大量技工、书籍、种子等,把先进的唐文化传人吐蕃,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汉藏关系的友好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成公主入藏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

松赞干布再次派人到唐朝,奉表求婚,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唐太宗没有同意。

吐蕃特使返回吐蕃后,告诉松赞干布,因为吐谷浑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唐朝没有允许嫁公主。

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扬言若不嫁公主,便率兵入侵唐朝。

唐太宗派侯君集为主将,执失思力、牛进达、刘兰为辅佐,率唐军迎击吐蕃军。

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还未出手,牛进达已经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

松赞干布大惧,在唐将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到达前,退出青海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大论薛禄东赞携黄金五千两及大量其他珍宝来正式下聘礼。

意义:

文成公主进藏给唐朝和吐蕃带来了和平。

随同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有许多侍女和工匠厨役,还有吐蕃所缺少的粮食、蔬菜、水果种子和药材、蚕种等,以及许多儒家经典和农业、医药、天文、历法、科技等方面的图书。

扩展资料:

影响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 *** 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房间的遗迹,大昭寺前的唐柳传说是公主亲手所栽。

藏族的史书用大量篇幅来记载公主的事迹。

文成公主来的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

她协助松赞干布设计建造了大昭寺。

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

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