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怎样判断白描手法(工笔和白描的区别)

古诗词中如何判断白描or烘托

说的简单些:1.白描: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在小说中的白描是抓住所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用简练的笔墨描绘形象的手法。

2.烘托: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详细资料:白描http://

烘托http://

白描和烘托可以一起用的。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怎么判断一首诗的修辞手法是不是白描。

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

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卖炭翁》中就用了白描的手法。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怎样判断白描手法(工笔和白描的区别)怎样判断白描手法(工笔和白描的区别)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什么是白描手法

白描手法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1、白描手法的三个特点:

(1)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

(2)不求细致,只求传神。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3)不尚华丽,务求朴实。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例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白描手法运用注意事项:

(1)白描要重点突出。白描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也不用曲笔或陪衬,但要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 大师们常三言两语而把一个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不得不让我们赞叹。参见白描手法练习。

(2)白描语言要省俭、概括、传神。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而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做到既省俭,又传神。

(3)须注意切忌用“油滑”“八股”腔调,因为根柢浅薄的“油滑”与言之无物的“八股”是同白描不相容的

语文中什么是白描手法并举例

语文中的“白描”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指的是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事物的形象的写作手法。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常见白描的表现手法,比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连用六个不加修饰的名词,以鲜明的意象展现出早行的辛苦。

白描手法是什么

白描手法常见于文学作品当中,比如中国古典小说、散文或是诗词中,就经常可以见到白描的表现手法。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简单来说,白描就是不适用繁复浓丽的形容词与修辞语,也不需要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单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洁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白描的作用

1、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时,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细节,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突显人物的个性特征。

怎样判断白描手法(工笔和白描的区别)怎样判断白描手法(工笔和白描的区别)


2、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要求简笔从容,贴切自然,以一当十,画龙点睛,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字句作用。不可繁荣臃肿,拖泥带水。

3、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出神入化,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4、使用白描手法状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炼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无需花拳绣腿,故作雍容华贵。

在诗词鉴赏中怎么判断是白描手法?白描手法就是简单的描写或是抒情吗?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如杜甫的《石壕吏》“暮

投石壕村,有吏

夜捉人”,

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很容易判断是白描手法。

怎样判断白描手法(工笔和白描的区别)怎样判断白描手法(工笔和白描的区别)


但白描手法并不是简单的描写或是抒情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确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

语文中什么是白描手法 ?怎么看出是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事态的发展。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与绘画一样,无论工笔还是彩墨,无论水彩还是油画,都可自成一格,各有特色;文学创作上的白描手法与其它手法并不相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