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都统制是现在的什么官的简单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北宋时的都统制是什么样的官

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都统制作为常设官名,权任在安抚使之上,系临时派遣,并非官名,兵罢即省。

“都统制”是宋朝的官名,北宋时军队出战的时候朝廷会在将领之中选拔一人来管理军队,名曰都统制。其实都统制并非官名,而是临时性的一个职务,战争结束后便归本职。

宋高宗时期设立御营司,让朝中大臣来管理军队,这个时候才算正式的官名。后来都统制设置太多了,朝廷又进行了收权,官职高的为御前都统制。

扩展资料:

都统制名人

呼延灼,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

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

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统制

征方腊得胜后,阮小七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是个多大的官?

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或者说是副省级。阮小七,人称“活阎王”,是《水浒传》里梁山好汉中的第三十一条好汉。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老三,著名的事件有第十五回、第二十回以及第七十五回,主要事迹有智取生辰纲、偷换御酒、征讨方腊,其中征讨方腊正式阮小七能够被封为改天军都统制的主要原因。

虽然阮小七被封为了盖天军都统制,但是时间不长,因为他做错了一件事,使得他自己被贬为平民。梁山好汉他们出军征讨方腊胜利之后,打开睦州帮源洞,阮小七在搜索方腊的后宫的时候,找了一箱在当时绝对是大逆不道的东西,被抓到就是死的结局。里面装着的就是衮龙袍。但是阮小七放荡豪爽,敢做敢为,又因为刚好遇到战争的胜利,非常高兴,于是不拘小节的把衮龙袍穿在了身上。

本来其他将领也没当回事,但是童贯的手下王禀、赵谭却感觉刺眼极了。他们一看到阮小七身上的衮龙袍,就觉得阮小七心思不正,有逆反心理,于是便和阮小七争吵了起来。刚要动武的时候,宋江及时赶来,让阮小七把衣服脱下来,并给其他两人赔不是,虽然二人嘴上没有再说什么,但是在心里偷偷记恨着阮小七。这件事就这样完了,他们就此班师回朝,,接受了皇帝封赏,阮小七因此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

但是阮小七没有担任几个月就因为之前的事被撤职,变成了平民。因为王、赵二人对之前的事并没有释怀,于是把事情告诉了童贯,童贯又告诉了蔡京,蔡京又告诉了皇帝,于是皇帝下旨撤了阮小七的官职,并把他贬为平民。

虽然被贬为平民,但是阮小七却非常高兴。阮小七认为官场尔虞我诈,自己学不了这些把戏,又怕哪天不小心做错事被砍脑袋,顿时觉得还是回村子,更加自由自在,于是回到了故乡安顿下来,还娶妻生子。

都统制是现在的什么官

都统制相当现在的师长。

都统制是宋朝官名,北宋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皇帝直接控制军队,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则在各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以节制兵马。南宋建炎六年(公元1127年),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成为禁军将官之职衔。南宋禁军高级指挥官都统制下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官。此后,边要地区亦设“都统制”,并加“御前”二字,以示属于朝廷直属军队。并非地方军事长官。清末军制,统辖一镇的长官也叫统制(即镇统)。清末改革兵制,以统制官统辖一镇(师)军队,民国改称师长。

《水浒传》中梁山108好汉中之前官职最高的要数呼延灼做到了都统制。

兵马都统制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兵马都统制相当于师长。都统制,宋朝官名。宋徽宗宣和年间,在作战时从各将官中选择一人授给都统制名义以统诸将,权任在安抚使之上,系临时派遣,并非官名,兵罢即省。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方为常设官名。

后设置渐多,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收诸大将兵权,以其部将为御前统领官,官品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仍驻原地,军额上加以屯驻州名,都统制下面有副都统制,再下面有统制和统领。

扩展资料:北宋官制

1、府

(府尹)开封尹正三品掌府之事宋于首都、陪都及特要之地称“府”

(少尹)开封少尹从六品

(推官)开封府均从六品

2、州

(刺史)从五品掌州之治宋不设“太守”,“刺史”乃虚衔。

判某州事(权知某州军州事)

知州(简称)兼指挥军事

3、县

知县(县令)赤县:正七品

畿县:正八品

赤县:正八品

畿县:从八品

畿县:正九品

尉赤县:从八品

畿县:正九品

都统制是什么官

都统制,宋朝官名。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作为常设官名。权任在安抚使之上。都统制下面有副都统制,再下面有统制和统领。

北宋出兵作战时,常与诸将中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管诸军,系临时派遣,并非官名,兵罢即省。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方为常设官名。

南宋高宗时期,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诸将,作为常设官名,权任在安抚使之上。

后设置渐多,绍兴十一年(1141年)收诸大将兵权,以其部将为御前统领官,官品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仍驻原地,军额上加以屯驻州名,都统制下面有副都统制,再下面有统制和统领。

古时都统在现在什么官职

都统

武职官名。始见于前秦。建元十九年(383),苻坚兴兵攻东晋,征富家子弟年二十以下者三万余骑,置少年都统一人领之。唐及辽、金亦置。清代都统有三类:①八旗组织中一旗的最高军政长官。满语称“固山额真(gusai ejen)”。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置,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都统”。满洲、蒙古、汉军旗各一人,共二十四人。秩为从一品(初制正一品)。分掌各该旗之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以及选官序爵、操演训练等军政事务。②驻防八旗的最高军政长官之一。于不设驻防将军之地置之,如察哈尔都统(驻张家口)、热河都统(驻■承德)。除掌驻防旗营军政事务外,并兼管驻防地区的民政事务。此外,山海关、密云、青州、凉州等地还各置副都统一人,亦为该处驻防八旗的最高军政长官。③驻扎新疆地区的军政长官之一。乾隆四十八年(1783),置乌鲁木齐都统一人,掌乌鲁木齐地区之军政,并节制吐鲁番、巴里坤、古城、库尔喀尔乌苏各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