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

历史科学体系包括主要内容?

以时间上的连续性,全面、集中体现人类创造历史的客观实在性为依据,研究与一定的生产力相联系的、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社会联系及其运动变迁的科学。

历史科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历史学的世界观;(2)历史科学的方法论;(3)历史人物的评价;(4)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5)各国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6)史论关系;(7)史料的搜集与整理;(8)史学的发展问题等。历史科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历史活动自身的规律性,对纷纭复杂的历史事实进行研究、整理、抽象出其规律性。历史科学在认识论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严格依据历史事实进行研究,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

但是,由于某些历史事件所留下的历史痕迹并不构成某一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有些历史活动则随着年代的久远而消失。这就要求历史科学研究者进行大量的考证、发掘以及从浩如烟海的相关历史记载和遗迹中找到佐证。

历史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遵循这种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改造自然、预见未来、发展自身。历史科学与普通史学的区别为:(1)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摆脱了以往史学的唯心史观;(2)历史科学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而以往的历史学则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历史科学尊重历史的真实,没有私利和偏见。应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是历史科学的根本特点。

历史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方法,发现历史真理的方法和叙述历史研究成果的方法。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新的科学方法论(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逐渐引入历史科学研究领域。

新的科学方法论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相结合,某些部分则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中介引入史学研究领域。历史科学的方法论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得到理解;第一个层次是在认识历史、研究历史过程中有效地组织材料,使史学理论有自我改进、自我扬弃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历史科学的逻辑构造过程、论证和发掘过程、其结论的科学性进而一定的预见性,都必须依仗于这种内在的自我机制,唯有历史科学才有可能具备这种特征,而以往的史学则不具备这种特征。第二个层次,历史科学内部有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这些学科又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一切具体的研究领域。历史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近年来有新的自身认识论上的突破。(1)比较研究方法大量引入史学领域,史学研究领域的纵横比较,模式比较等可以使史学研究的方法拓宽其范围;(2)把数学引入史学研究,应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地搜集、积累、整理和存储史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制作各种历史理论模型等,可以成为辅助史学科学研究者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工具;(3)在阶级分析方法上,历史科学认为,它是历史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科学方法,但不是唯一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是由多种科学方法组成的方法论集系,阶级分析方法只能是其中的一种。

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应用结果,是科学的史论关系的确立。

旧史学一直停留在从“具体辗转到具体”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引入之后,史学开始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以科学的结论来统帅史料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从史出”是认识论的基本点,而“史论结合”、“以论代史”、“以史促论”的相互关系则是历史科学领域需要充分应用和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


在我国,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界的拓荒者之一。他的《史学要论》(署名李守常,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本书中,他最先强调了历史科学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建立了史学理论,确定了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意义。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科学的建立。他指出:要以经济为中心考察社会变革的原因。这样就把历史学提到了科学的地位。在此之后,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国内史学界掀起“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社会史”大讨论,一些历史学家困惑于旧史学的结论和方法,便开始转向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对中国整个历史进程进行考察、思索和阐明。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第一书。后来,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邓初民、侯外庐等史学家,他们的许多着作,从体裁、编排、论述方法、治学原则到理论观点均与以往史家、史书迥然不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

什么是实践论?

毛泽东1937年7月撰写,他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1951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文章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

全文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它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

实践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论据,去执行去了解,通过行动来去论证。

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党章是党的具有最高权威的根本大法,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我们必须遵守党章,并按照党章的规定开展工作,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章是根本不能够有一丝一毫的走样,必须严格执行到位。党章是全国党员共同认可的章程,是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或阶段的行动纲领,是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基础。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深刻分析我国国情、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基础上的一个创造,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也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

党章作为全党统一思想和行动的武器,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思想、组织、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它经历了无数次的修订,与时俱进,只为能够更切实的应对中国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更何况中国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渐突出,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只有严明党内纪律,使每个党员抖擞精神、通筋健骨,才能乘风破浪、破荆斩棘。

个性和社会属于什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统一的: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现实的版、具体的、有权生命的个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个人又依赖于社会,社会是个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为个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活动条件。

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必将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个人。

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


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关系:

个性是内驱力,社会性是控制力。社会性形成个性,反过版来又控制个性,社会权性由无数个性组成。

二者的冲突、协调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要想推动事物的发展,二者缺一不可。社会性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性,人与人的制衡,来自于非此即彼的思维,于是社会性又转化为个性,在个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又依循于社会性的发展,无论是人还是人群的发展均是如此。

扩展资料:

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社会化研究文化的传递模式,认为社会化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个人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一般说来,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两大部分。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

在社会学看来.这一过程对于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及自我观念的完善,以及个人在特定社会结构中的角色扮演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要正常运行,人与人交往要顺利进行,都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正是社会化的过程把各种规范灌输给儿童,使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彬彬有礼的公民。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于,这一过程事实上就是社会文化的继承、传递和延续。

党校和大学有什么区别?

党校是成人在职教育,除了中央党校和部分省市党校招收的研究生是全日制学习以外,党校办学以短期培训为主,没有固定的课程只有学习内容大类,这个内容大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实际问题等,学生称为学员,都是来自各部门各领域的党员干部和少数无党派其他党派知名人士,目的是加强干部马克思主义修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治国理政能力。

大学是全日制公民学历教育,既是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更是注重培养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专门人才。

党校注重培养执政的思想信仰,大学注重培养国家建设的技能。

党校一般都是在职的党员干部去学习深造,而大学则是考生考试到大学学习的。

党校是没有本科生的,只有研究生和名目繁多的进修班 。

什么叫权力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权力是政治权力的总基础,或说最根本的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认为它是政治权力的惟一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权力所能获取或维护权力,除了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以外,还需要凭借其他的条件。

权力基础是指权力的来源,美国学者弗任奇和瑞文提出了权力基础的“金字塔”。

权力基础(power base)指权力的来源。赋予个体和群体影响他人或群体的能力的来源。美国学者弗任奇(John French)和瑞文(BertramRaven)提出权力基础的“金字塔”,包括个人特征、绩效、声誉、社会网络和联盟以及职位五个方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到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解放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他的强大功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