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王家坝为什么这么重要 王家坝是谁修的

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一年又一年隐身在洪水背后的安徽人,让人心疼

最近这几天,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河南暴雨和奥运会上。

一个热搜,却让无数安徽人泪崩。

安徽泄洪。

可能有人会疑惑,河南暴雨还没结束,怎么安徽又有水灾了?

这一切都要从广州日报转发的一条微博说起。

原来还是因为台风“烟花”作妖,淮河上游的河南遇灾之后,处在中游的安徽为了防范强降雨带来的危害,选择提前开闸泄洪。

因为是正常的溢洪道排水,这条讯息显得很不起眼。

但是安徽老乡们却让它成了热搜,并且在留言下,排队感谢起了《广州日报》。

这时,大家更加疑惑了,笑话他们为啥子这么“卑微”?

直到一位网友问出了3个问题:

你知道蓄洪区吗?你知道王家坝吗?你听过王家坝精神吗?

一时间无数安徽老乡开始泪目。

他们哪里是卑微,是我们对安徽人关注太少。

“泄洪”这两个字里,藏着安徽人太多铭心刻骨的委屈和伤痛。

01

蓄洪区,更加准确的名称应该是“蓄滞洪区”。

主要是指河堤外洪水临时贮存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有的是天然形成的,有的则是人为改造的。

安徽北有淮河,南有长江,自己不仅要面临巨大的防汛压力,还要承担整个流域内的防洪体系。

截止到2018年,全国有98处蓄洪区,安徽一省就占了24个,成为中国最大的蓄洪区。

身处这样的环境,如果洪灾来临,是怎样一个光景?

和大家看看两个网友的留言 @野生怪羊:

人回来了,家没了。

在有些人看来,这只是一个特例,哪个地方不都有个大灾小难,凭什么拿来卖惨?

对于这样无脑黑的人,耳朵不想说太多。

再看另外一个安徽姑娘的故事。

每年夏天,她的家乡都要遭几次灾。

有一年,雨下了一个晚上,就淹没到了她的肚脐眼,而她的身高有168。

一夜间,有的人几十年的积蓄被冲得一干二净,有的人挣扎着被洪水无情地吞噬了生命。

在那个信息还没这么发达的年月,没有抖音视频的现场直播,也没有腾讯文档的在线救助。

停水停电之下,人们只能自救。

大人抱着小孩,几个人围在一起,眼睁睁地看着房子被冲垮、家畜被冲走……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提出什么过分要求了吗?

唯一的请求不过是想让大家看到“安徽的不容易”罢了。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

02

在网络上,安徽有一个别称: 泄洪之地 。

因为地理原因,淮河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整体地势呈现“两边翘,中间低”。

中国新闻网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安徽淮河洪水为何这么大?上游治理顾不了下游的尴尬》。

其中引用了一位治淮专家的话:

“安徽拦不住河南,但江苏能拦住安徽,安徽被堵在中间,受灾最重。”

然而,淮河流域又以全国九分之一的人口、十分之一的耕地,贡献着全国六分之一的粮食产量和四分之一的商品粮。

为了保住流域内大多数人的利益,安徽要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

这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必须。

远的不说,看看去年夏天的王家坝泄洪。

地处安徽阜阳的王家坝是淮河重要的水利枢纽,也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

2020年入汛后,淮河流域的降雨量达到往年同期的1-2.5倍。

为了减轻整个流域的汛期压力,7月20号,王家坝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

也就是说,居住在王家坝蓄洪区的村民要把自己家的大门打开,让洪水流进来。

滔滔江水奔涌而入,良田被毁,房屋倾倒,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家园化作一片泽国,人们逼不得已背井离乡……

那个坐上救生艇离去的女人,到底没有忍住眼泪:“回来后,家还在吗?”

一个中年男人养殖场被淹,满腔的雄心壮志,此时也不得不化作泪水夺眶而出。

还有她,一位老母亲在弥留之际想要回家看看,无奈洪水滔滔。

好不容易在大家的帮助下回来了,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撑到洪水退去,在当天下午遗憾离世。

我们看到的这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一旦到了开闸泄洪的程度,就不是王家坝这一地之失,而是数以百亿计的损失。

这是去年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给出来的一组数据:

但是这些损失到了老百姓那里,全都化成了一句话:“舍小家顾大家。”

王家坝为什么这么重要 王家坝是谁修的王家坝为什么这么重要 王家坝是谁修的


这就是被总理精炼提出的 “王家坝精神” 。

而这样的精神,安徽人已经向我们展现了16次。

再说一个数据:

对于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土地就是命根。

这里的老百姓也大多都是普普通通的庄稼人,祖祖辈辈跟土地打交道,可能上一秒还在为一点收成殚精竭虑。

但是真到了无数人命息息相关的那一刻,下一秒他们又心甘情愿地毁掉保护自己的那一面堤坝。

安徽没有北上广的繁华,也没有江浙沪的发达。

但是,在为祖国田庄加瓦、挥洒热血上,他从来没有缺席过。

03

“安徽泄洪”登上热搜后,网络上出现了不少争论。

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泄洪区不是不该住人吗?

首先泄洪区不等于蓄洪区。

根据我国的《防洪法》,蓄洪区的运用补偿不仅要保障蓄洪区居民的基本生活,还要有利于蓄洪区恢复农业生产。

毕竟谁也不能确定蓄洪区的启用时间,按照我国人口的密度和土地的利用率,荒废掉可能更不利于民生。

第二,安徽泄洪是为了自己。

请看看《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在2020年7月21号当天,同时感谢的那个名字吧。

灾难面前,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抗洪不应该放在一城一地去看,从大局上说,没有安徽蓄洪区老百姓的牺牲,就不可能拴住在江淮大地上肆虐的洪水。

安徽的主动泄洪,说到底不仅是为了自身安全,更是对上下游其他地区的担当和负责。

而且你不得不承认,对于处在泄洪区的安徽来说,“泄洪”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某些人眼中,安徽人“穷”,但是这种“穷”的背后又藏了他们多少眼泪啊?

第三,安徽人在卖惨?

说一件小事。

河南受灾,一个安徽网友在网上看到大家积极踊跃地捐款,忽然想起了自己家乡。

他默默打开了去年的一个捐款通道,看到上面两个让他心疼的数字:

1000000 的目标到募捐结束时只有 16006.11 。

借用网友 @调低的蓝子胖 的 一段回答:

我们都是同饮一江水的同胞,蓄洪区不仅安徽有,其他地方也有。

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总要有人放弃一些什么,守护一些什么。

牺牲是一种大义,而不是一种理所当然。

04

想起去年洪水期间,安徽小伙阿文,看到泄洪时的惊愕表情:

“原来发大水不等于下暴雨。”

因为年少时就跟随父母到了外地求学生活,他已经很少回老家。

小时候阿文也经历过洪水,这些年总以为是天灾罢了,不发生在安徽也会发生在其他地方。

可直到电视里滚动播出的泄洪消息,他才反应过来。

自己的家乡,原来一直背负着一个艰巨的使命。

那时候我对他说了一句:

“安徽人真了不起。”

人高马大的阿文突然眼圈泛红,缓了缓情绪告诉我们:

“小时候老家穷,出来上学,很长一段时间不好意思和别人提家乡的事。现在想想,丢人的不是家乡是自己。”

安徽太低调了,有时候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多少事。

前两天河南暴雨,一群郑州学生受困3天后,来自安徽的消防队员将他们救出。

劫后余生的学生惊喜地喊道:

“我们吃的也是安徽人民送的。”

但是她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此前的16号,安徽淮南也因为暴雨导致严重的城市内涝。

除此之外,在他们被救的前一天,淮南小伙邓雷在听到河南防汛抗旱部门向社会发出求助讯息:

“急需防汛袋,希望能够得到防汛编织袋的捐助。”

他马不停蹄地联系厂商,购置了1万条编织袋,驱车1033公里从浙江宁波,历经十余小时赶到了河南郑州。

被媒体报道后,邓雷说了一件往事:

2003年,他在老家经历过一场特大洪水,那时候连续下了很多天暴雨,住在大马路上还搭帐篷,条件十分艰苦,还差点被淹死。

这是一群把王家坝精神刻在骨子里的安徽人啊。

他们做了很多,要的真得不多。

有时候你一句简单的理解,就足以让他们热泪盈眶。

一个大家庭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孩子厚道本分,不太会说话。

你别看他平时闷声不吭不太讨喜,但是真要让他干点事情的时候,往往这样的孩子总能冲在最前面。

就像张文宏医生说的“不要去欺负老实人”,更不要让老实的安徽人受委屈。

前几天,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

“河南洪水主要流向安徽,目前来看对安徽的影响暂时不大,后续要关注台风‘烟花’登陆后安徽降雨情况。”

“烟花”已经登陆,也就是说,今年的防汛挑战,对安徽而言,才刚刚开始。

在这里,耳朵只希望今年泄洪的概率越小越好。

风雨无情人有情。

安徽的安,是多少洪区的平安啊。

谢谢你,安徽。

谢谢你们,安徽人。

你们所做的一切,应该被更多人看见,也值得让更多人看见。

为什么淮河那么多分洪闸,唯独王家坝闸这么有名?

众所周知的是,王家坝在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当中起到的作用几乎是不可替代的,要搞清楚王家坝为什么这么有名,就要先了解一下淮河与长江到底有什么联系。原先,淮河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水系,但是,由于长期受到黄河夺淮入海的影响,这就导致了淮河下游的绝大多数河道都被泥沙淤平,直接堵掉了淮河的入海口,并在淮河入海口处形成了洪泽湖。

自从黄河改道山东以后,淮河就已经彻底失去了原先的入海通道,因此淮河仅能够通过狭窄的大运河流入到长江里面,可是 受到大运河的流量影响,每到汛期,淮河的水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流向长江,也正因为如此,淮河经常就会在汛期泛滥成灾,给沿岸的民众带去了比较重的灾害,为了有效治理和缓解淮河的水患问题,确保沿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先后修建了苏北灌溉总渠,以及与之平行的淮河入海水道,直到这个时期,淮河才有了三个入海通道,这三个入海通道分别是长江这个天然的入海通道,淮河入海水道,以及苏北灌溉总渠这两条人工入海通道。

正是由于淮河拥有自己独立的入海通道,就算 淮河有一部分的水是经过大运河流入长江,但是 淮河依然没有被划归于长江的支流,但实际上 ,淮河的水至少有1/3是流向长江的,在了解了淮河与长江之间的联系只后,再来看一下王家坝在治理淮河水患方面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王家坝闸位于淮河中上游的分界处,该闸始建于1953年,因处在安徽省阜南县境内的王家坝镇而得名。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的阜南县地处大别山以北的淮河中游北岸地区,从地理上来讲,该地区应该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北方地区,而大别山则是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因此,王家坝开闸所放下来的水就需要经过淮河干流中下游河道,而且会顺着中下游的河道经过大运河流向长江,从地理上讲,由于受到大别山的阻隔,这一段的淮河水完全没有可能翻越大别山超近道进入长江的。

王家坝闸原本只是淮河上一个非常普通的分红闸口,不过 ,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低,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比较容易发生的地区,素有淮河的晴雨表之称,还因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重要,区位比较特殊,因此,王家坝闸长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也正因为如此,每当洪水季节,人们都容易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王家坝这三个字,和王家坝闸的影像,久而久之,王家坝在淮河所有的分红砸中就比较出名了。

据了解,王家坝水利枢纽工程当前主要由王家坝闸和蒙洼蓄洪区这两个部分组成,王家坝的老杂已经在2000年左右被拆除,扩建后的新闸于2004年竣工 ,该工程的总投资约为2400万元左右,建成后的新闸是一座全电脑自动化封闭式机房,全长118米,共有13个孔且每孔宽8米,设计流量为1344~1626立方米每秒,它与蒙河分洪道、淮河主槽一起共同分泄淮河洪水,由此可见,王家坝闸之所以会如此出名,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其担负的重要功能所决定的。

王家坝精神如何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发展

1、加强对王家坝精神的理论研究,将研究任务纳入相关的课程,高度提炼王家坝精神,将精神的进一步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深化紧密联系,并从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意识层面挖掘王家坝精神形成、延续、发展的必然性和内在机理。

2、将王家坝精神凝练为安徽精神中的重要内涵。举办一系列的学术活动,通过学术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王家坝精神的内涵,使之更加明晰化、系统化,凝练化,让人易记,易学、易传播。

3、不断充实和完善王家坝精神,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切勿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传承要做到具有时代性。传承过程中要与百姓生活及需要紧密联系,切勿空谈精神,避免变为“口号”,一定要将精神的传承路径大众化,普适化。

扩展资料:

青年大学生要顾全大局、团结一心,学习王家坝人的团结精神。灾害面前同舟共济,共克时艰,需要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只有所有人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从容面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

大力发扬王家坝精神,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同心扎实苦干、合力攻坚克难的生动局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团结群众,凝聚人民力量,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有人说“王家坝上保河南,下保江苏”,这是怎么回事?

最近,王家坝接到命令, 王家坝的13孔闸门全部开启,向淮河蒙洼蓄洪区进行分洪。蒙洼蓄洪区作为淮河中游的第一座蓄滞洪区,总面积约180.4平方千米,区内耕地面积19.74万亩,区内居住人口19.5万人。为了保证洪水不蔓延至下游,王家坝周围的蒙洼蓄洪区的人们把自己的家园让给洪水,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也被称为“王家坝精神”,感动了所有人。

很多网友认为王家坝上可以保护河南,下可以保护江浙沪,那这种说法对吗?

王家坝

王家坝为什么这么重要 王家坝是谁修的王家坝为什么这么重要 王家坝是谁修的


其实,人们对王家坝地了解有些片面。王家坝虽然能够拦截洪水,但是王家坝是位于淮河干流的一个大坝,它只能拦截淮河的洪水,而且只能拦截淮河上游的洪水。虽然如此,但王家坝在抗洪中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知道,淮河总长度为1000公里,其中以洪河口为界,在洪河口以上的区域属于淮河上游,长度约360公里,落差约175米。洪河口到洪泽湖属于中游地区,长度约490米,落差19米;洪泽湖以下区域属于下游,长度约150公里,落差6米。王家坝位于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地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比较好。

首先,淮河的上游地区落差较大,所以水流流速较快,即使上游发生较大的降雨,当地也能快速将水排泄到下游,所以对上游的威胁不大。

王家坝为什么这么重要 王家坝是谁修的王家坝为什么这么重要 王家坝是谁修的


但是中游以及下游的落差非常小,河水在这里流速会变缓,洪水排泄不出去,容易积蓄在当地,所以会发生洪涝灾害。

王家坝的作用,就是拦截淮河上游的水,为下游争取一段时间。根据我国《淮河洪水调度方案》,当王家坝的水位达到29.30米时,且继续上涨,视雨情、水情和工程情况,适时启用蒙洼蓄洪区。此次王家坝开闸就是启动蒙洼蓄洪区,而蒙洼蓄洪区里生活着许多当地人,为了保护下游人们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蒙洼蓄洪区的2000多人连夜搬出,就是要把家园让给洪水,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就是王家坝精神。

正是有王家坝的存在,淮河水患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从这方面说,王家坝以及王家坝周围的蒙洼行蓄洪区上保河南,下保江苏。

但是要知道的是,王家坝只能拦截淮河上游的洪水,无法拦截长江的水,而如今不仅淮河泛滥,长江水系也泛滥,而长江水系的泛滥王家坝确实无能为力。

长江

今年长江之所以会发生水患,和当地降雨量有关。由于弱厄尔尼诺现象从去年延续到今年,导致我国副热带高压被拉伸,使得我国长江全流域发生了超大降雨,此次降雨不仅降雨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水位急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位落差较小,以至于洪水下泄不畅导致洪涝灾害。

虽然长江有三峡大坝,但是三峡大坝位于宜昌,而此次洪水原因是宜昌下游降雨量较多。尽管如此,三峡大坝依然发挥了它的防洪能力,将上游出库水量从原来的3.5万立方米每秒,控制在1.9万立方米每秒,可以说如果没有三峡大坝,下游受灾将会更严重。

水患的治理

其实近些年来,我国做了很多治理水患的措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比如:我们常说要退耕还湖,但很少有人知道,之所以要退耕还湖,其实也是为了防洪。

湖泊和河流是天然的蓄洪区,在汛期时,湖泊可以作为蓄洪地,分担周围河流的洪水,等到洪水退去后再慢慢泄洪。

再者,湖泊还可以作为旱灾时的备用水源,如果河流主干水位跌落到一定的水位,湖泊水源可以作为补给水源汇入到河流中,解决当地旱灾。

除此之外,我国还在长江、黄河等河流的上游组织退耕还林还草,以黄河为例,在过去黄河水污浊不堪,含沙量大,容易导致下游出现地上河,发生决堤事件。为了减少黄河的含沙量,我国在黄河流经的区域治理黄沙,现如今已经把毛乌素沙漠完全消灭,库布齐沙漠也要即将被消灭。

除此之外,我国修建了许多小型水库,水坝以及堤防等,还划分了行蓄洪区,比如:此次王家坝开闸分洪,洪水不会流向下游,而是周围的蒙洼蓄洪区,从而保证了下游人们的安全。

只是这些工程需要持续几十年才能初见成效,尽管如此,我国水患也明显减少,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原来每10年就要泛滥一次,现如今泛滥次数明显减少。

总结

治理洪水依靠的从来不是某一个大坝,这是因为大坝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再者是因为洪水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因素,这远不是某一个大坝能够解决的,尽管如此,王家坝的存在依然缓解了江淮地区的洪水,减轻了洪灾对当地的经济影响。

王家坝泄洪保哪里

王家坝泄洪保哪里?会影响哪些地方?其实,王家坝泄洪是经过国家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随着水位越来越高,安徽各地人民都感受到了大小洪水的来袭,为了保护更多地方,便决定撤离王家坝人民,开闸泄洪,这就是王家坝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原因。

王家坝泄洪保哪里

王家坝可以上保河南,下保江浙沪,这样的说法的确有些夸大,但王家坝的存在可以降低淮北、江苏洪灾风险,却是不争的事实。淮河全长近一千公里,总落差却只有200米,以王家坝为基准,上游364公里,落差178米,王家坝往后的640公里河段,落差只有22米。

王家坝为什么这么重要

王家坝本身就有王家坝闸,背后是专门规划的蓄洪区,需要的情况下主动开闸自己淹掉蓄洪区。蓄洪区以前有不少人居住,现在搬出来不少了,还有很多居民的产业,农业,养殖业之类的。一蓄洪就全淹了,所以有“舍小家保大家”的王家坝精神。

作用的话简单来说就是蓄积洪水,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王家坝为什么泄洪

1.地形低洼,设有泄洪和蓄洪功能区,以减轻上下游防洪和抗洪压力和压力;

2.国家计划,有相关限制和补偿措施;

3.该国河流域有许多蓄洪区,其中大部分是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合耕作。 由于涉及的人口众多,因此有计划在各地转移和重新安置。 王家坝的蓄洪区是历史上保存上游,保护下游的最佳场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