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热带雨林的环境(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

亚马逊河流流域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热带雨林被破坏

亚马孙平原的原始森林自16世纪就被人类开发。到1970年,为了解决东北地区的贫困问题,巴西总统下令开发亚马孙平原。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年~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与世界气候及一切生物的健康关系密切,一旦遭到大肆破坏,将影响全世界人们的生存。

亚马孙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片森林对世界气候有很大影响,树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命所必需的。亚马孙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不合理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动植物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多;暴雨、旱灾频发;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不合理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和“引发世界性人口的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不是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不合理开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亚马孙河流域,主要环境问题是滥砍滥伐热带雨林,而引起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动植资源减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

热带森林有什么危险?

热带森林作为陆地上物种最丰富和结构最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热带森林在全球碳循环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商品生产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热带森林也是遭受干扰最严重的植被类型之一,长期破坏的结果,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生境质量、景观格局配置、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了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也成为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

热带雨林危险的动物包括:食人鱼、绿色水蚺、毒箭蛙、子弹蚁、黑凯门鳄等,这些动物都是在雨林中能让人丧命的生物。

1.方向 在除热带雨林以外的其他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办法可以分辨方向,但当你深入雨林中以后就找不到了...

2.极端的温湿度 在热带雨林内部,没有所谓“干”的说法,所有的地方都是潮湿闷热的。

3.气候造成的极端地形 由于大量的降水,在热带雨林中很容易出现泥石流,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

4.昆虫 由于热带地区降雨丰富且温度适宜,所以一年四季昆虫都是多到爆的状态。它们会在你的行程...

5.微生物 在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内,怎么会少了微生物这么重要的一环呢?绝大部分的微生物有毒有害

生存空间的竞争异常强烈。

3、藤本和附生植物的特别繁盛,是特殊的争夺空间的适应方式,对森林结构影响甚大。

4、动物种类在此同样丰富多样。

乔木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系统分层明显,乔木高大,植物品种丰富;因为天气长期温热,雨量高,所以植物能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长绿。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25~30℃,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18℃ 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36℃ 以下。年降水量通常超过2 000mm ,有的竟达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受地球的大气影响,热带雨林并不像我们所熟知的温带一样,每年分为四季。而是每年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是地球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和极地,沙漠,并列地球最危险的三大区域。在其中行走,你要抵御各种各样甚至比其他地区更复杂的情况。我们可以分别来说。

1. 方向

在除热带雨林以外的其他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办法可以分辨方向,但当你深入雨林中以后,由于浓密的树冠层的阻挡,你很难确定太阳究竟在哪里。这时候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指南针或者GPS来确认方向。

2. 极端的温湿度

在热带雨林内部,没有所谓“干”的说法,所有的地方都是潮湿闷热的。由于大量的树木阻挡了空气流通,在雨林里行走,你会觉得自己是在一个蒸笼里行走。空气湿度常年保持在80%-99%,这就造成了身体的汗液无法晾干,当汗液长期黏在身上,人代谢出来的盐和皮脂会给细菌提供一个非常良好的培养基。细菌会在身上大量繁殖使人产生皮肤炎症。由于极端的湿度,生火也变得困难。

热带雨林的环境(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热带雨林的环境(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


3. 气候造成的极端地形

由于大量的降水,在热带雨林中很容易出现泥石流,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你也会遇到沼泽,深潭,瀑布,溶洞等并不常见的地形。

4. 昆虫

由于热带地区降雨丰富且温度适宜,所以一年四季昆虫都是多到爆的状态。它们会在人的行程内一路跟着你,有点机会就会咬人一口或者吸点血。由于热带地区的物种非常丰富,你会发现困扰你的不仅仅是蚊子,还有很多小到甚至可以钻入你吊床蚊帐的小虫子。地面上不时就会有各种东西爬过,而人并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毒。

5. 微生物

绝大部分的微生物在人正常状态下是无法对人造成伤害的。但一旦身体有了一点点的外伤,或者仅仅是皮肤被衣服磨的发红,总之只要是表皮层有任何的破损,或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这些微生物就会给你造成很大的麻烦,病毒,细菌,会让你的身体很快的红肿,发炎。

6. 蚂蝗

热带地区的蚂蝗非常多,而且品种丰富。蚂蝗可以说是热带雨林最让人讨厌的生物。目前为止其实并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完全防护蚂蝗。因为他们不单单在水里,在地上。他们会在高处,比如树上。一旦发现下面有动物经过,他们立刻会从树叶上“飞”下来落到你身上,吸饱血以后就悄然离开。他们吸完血的伤口会持续很久都不愈合,而且它们的嘴里会有各种细菌病毒,增加你感染的风险。

7. 植物

由于非常之激烈的物种竞争关系,植物自然也进化出了更多的保护自己的方法,有毒,有刺植物在热带雨林中非常普遍。热带地区有毒植物的数量也比一般地区要多,不管你在外面吃任何的植物食物,一定要小心是否有毒。往往这些看似人畜无害的植物会要了你的命。

8. 动物

热带雨林里的动物也是多种多样,每天晚上睡觉前你都会伴着各种奇怪的声音入睡,早上被各种奇怪的叫声吵醒。在雨林深处仍有很多人类未曾涉足过的地方。猩猩会因为好奇或者你的食物太香,等你睡着以后轻而易举的潜入你的营地,撕开你的衣物,背包,鞋子,寻找一切它觉得好玩或者好吃的东西。而在雨林里如果没有了这些,你可能寸步难行。

9. 心理

热带雨林环境由于大量的植物生长,其实在绝大部分时候你是看不到天的。在雨林中你会因此产生巨大的压力。再加上高温高湿,蚊虫骚扰,心理素质不是那么好的人会心理崩溃。

10. 人类

其实在雨林中,最危险的是人类。由于交通闭塞,很多雨林中的部落虽已开化,但还是会对外人有戒心,甚至敌意。由于热带雨林的难以进入,很多偷猎者以及制毒的毒贩,都会选择在热带雨林里生活。而这些人是不会和你讲道理的。

亚马逊河的环境问题?

亚马逊河存在于南美洲,整个河流一共流经8个国家,分别是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苏里南、圭亚那、玻利维亚,从这份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亚马逊河周围的国家,经济水平都是比较差的。

当降雨量较多时,河流水位上涨,一般可深达40米,宽则可达38千米。而且涨水大多是从11月份开始,一直回落到明年10月份。水位上涨则会导致灾害频发,如洪涝等,这种恶劣的环境是不适合人们生存及居住的。

热带雨林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被称之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急需保护。

亚马逊雨林危险地带?

亚马逊雨林不管是上到天空、还是下到地面或者水里,能容得下人们的安全区域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亚马逊雨林到处都是危险地带。

在亚马逊最茂盛的地区,头顶的植被很密集。当我们说到很时,我们的意思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厚。事实上,99%的阳光被这些高处的植被挡在外面,地表几乎一片黑暗,不过这倒是给许许多多有趣甚至搞笑的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的环境。遮挡阳光这个效应可能也是雨林最大的作用和角色,就是调节我们地球的温度。

这里栖息着世界绝大多数有毒的动植物,别看这只青蛙五颜六色的很漂亮,这可是剧毒的箭毒蛙,它是世界上外表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

而河水边是你最不愿前往的地方,这里简直是地狱,深藏在河水中的是开,是凯门鳄,是亚马逊河流最顶级的捕食者,它们随时都在等待猎物自己送上门来。

而另一种可怕的水生生物是食人鱼,成群结队的鱼群能够在一个小时左右把一只牛变成白骨,这里还是电鳗的栖息地,其放射的电流能够轻易夺走一头牛的生命。

而这里最为可怕的就是那体型巨大的森蚺,凯门鳄有时都会是它的食物,而陆地上拥有美洲虎这样的猛兽,剧毒的爬虫类随时能让你感染致死。

亚马逊雨林生存的难度之所以较高,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没有野外生存经验,而且与野生环境脱离的太远,以至于当危险来临时,我们不知该如何应对。

虽然亚马逊雨林生存难度较高,但是最近几年,随着人们过度开发雨林, 导致雨林面积不断缩小,雨林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改变。为此很多科学家们正在呼吁保护雨林,保护地球之肺。这是因为亚马逊雨林不仅是一个生态系统,还承载着地球的二氧化碳以及氧循环,一旦亚马逊雨林被毁,地球的温度可能会变得更高。

再者,亚马逊雨林中的植被还参与到了地球水循环,研究发现一棵10米高的植物每天蒸腾的水分达到了300升以上。如果雨林被毁,可能地球的降雨也会受影响。

亚马逊雨林最为可怕的还不是动物,而是当地的气候。

亚马逊雨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当地的植被蒸腾量非常大,而且当地河流、湖泊众多,以至于每天有许多水被蒸发到大气之中,而当大气之中储存了较多水汽之后,这些水汽又会以降雨的形式落在地面上,导致亚马逊雨林经常会下雨,而且经常会下暴雨。

在亚马逊雨林深处,当地的居民非常少,而且建筑物也非常少,如果在下雨时找不到遮挡物挡雨,很有可能会引发感冒,而感冒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在亚马逊雨林深处还有各种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有可能趁虚而入,导致人体患病,比如;肺炎等。

东南亚国家环境?

1.地形地势

中南半岛的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裂分布。河流下游多冲击平原河三角洲。

马来群岛上多火山地震,山岭很多,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2.气候特征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雨季,马来群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

3.河流状况

中南半岛河流以南北流向为主,多大河,上游速度快,水能源丰富,中下游水流平缓,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马来群岛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

4.矿产资源

东南亚矿产资源丰富,其实锡和石油地位突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锡矿带。

东南亚位于亚洲与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亚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必经之路,其中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有“十字路口”“咽喉要道”之称,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受到破坏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温室效应加剧。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当地区域环境遭破坏;

2.全球温室效应加剧;

热带雨林的环境(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热带雨林的环境(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


3.对全球气候造成负面影响,极端天气增多;

4.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5.造成当地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次生灾害;

6.当地旱涝灾害频发。

亚马逊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纬度低,气温高,终年高温,〉20度。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终年降水量丰富。

北面,西面及南面地势高,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受地形抬升,带来丰富的降水。

沿海地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所以说亚马孙河流域形成面积大较大的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热带雨林的环境(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热带雨林的环境(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之下,常年盛行上升气流,暖湿气流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或受到信风的吹拂,带来暖湿的空气,使得全年多雨。

3.地形影响: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或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降水较多。

4.洋流影响:受到暖流的影响会使得该地雨林气候分布的范围更广,降水更多,而寒流流经的沿岸分布的范围则较小。 其它还有海陆分布和植被对热带雨林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域; 2.终年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影响; 3.北部圭亚那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和南部的巴西高原使地形呈口袋状向大西洋倾斜,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起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4.受巴西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5,分布有全球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植被覆盖率高,森林广布,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描写亚马逊热带雨林环境恶劣的长段落?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野外生存经验的人进入亚马逊雨林深处可能3个小时活不了。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但这里也是人类的禁区!

有“现代鲁滨逊”之称的野外探险家埃德·斯塔福德在2010年时,花了860天独自穿越了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亚马逊徒步第一人”。由于他的探险成功,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亚马逊雨林,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充满了神秘和未知,同时也充满了危险与恐惧。

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到处是从未见过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巨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会运动的植物等各种奇花异果、自然奇观,应有尽有。

2. 发展中国家有80%的人口依靠雨林自然药物治疗疾病,发达国家40%的药物来源于雨林资源。美国国家癌症研究协会认定有抗癌作用的3000种植物,70%只长于雨林。

3. 雨林提供了全球氧气总量的40%。雨林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阻止全球变暖。

4. 热带雨林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一旦下雨,就能吸收95%雨量,雨林会经泥土过滤成为地下水,再慢慢被释放到溪流中,使溪流不会枯竭,令万物生生不息。

5. 热带雨林植物的根部系统结构精密复杂,能保护并抓紧泥土,防止水土流失。

6. 雨林为人类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林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