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火烧连营读后感 火烧连营读后感500字左右

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读后感。。50字。。评语或感想!!(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五集

火烧连营读后感 火烧连营读后感500字左右火烧连营读后感 火烧连营读后感500字左右


乱世群雄

01 桃园三结义

02 十待乱政

03 董卓乱京师

04 曹操献刀

05 温酒斩华雄

06 三英战吕布

二 奸雄毙命

07 杀父投贼

08 貂禅陈情

10 吕布戏貂禅

11 奸雄毙命

三 白门楼

13 白门楼()

14 白门楼()

15 煮酒论英雄

四 千寻兄

16 关羽约三事

17 白马坡逞威

18 挂印封命

19 千走单骑

20 古城相

21 坐领江东

五 官渡战

22 官渡战()

23 官渡战()

24 官渡战()

25 破袁绍

六 刘备求贤

26 跃马檀溪

27 刘备求贤

28 马蔫诸葛

29 三顾茅芦

30 隆

七---十四辑(31-60)集

七 卧龙山

31 诸葛亮山

32 火烧博望坡

33 携民渡江

34 坂坡

八 赤壁陈兵

35 舌战群儒

36 智激周瑜

37 周瑜空设计

38 赤壁陈兵

九 兵厌诈

39 群英

40 草船借箭

十 横槊赋诗

41 苦肉计

42 宠统献连环

十 火烧赤壁

44 诸葛亮祭东风

45 赤壁战

46 曹操败走华容道

十二 三气问瑜

47 智取南郡

48 力夺四郡

49 美计

50 甘露寺

51 孙刘联烟

十三 卧龙吊孝

52 荆州

53 三气周瑜

54 公瑾死

55 卧龙吊孝

十四 夺战西川

56 张松献图

57 刘备入川

58 凤雏入川

59 义释严颜

十五---二十辑(61-84)集

火烧连营读后感 火烧连营读后感500字左右火烧连营读后感 火烧连营读后感500字左右


十五 关羽死

61 单刀赴

62 刮骨疗毒

63 水淹七军

64 走麦城

65 关羽死

十六 火烧连营

66 曹操死

67 曹丕篡政

68 兴兵伐吴

69 火烧连营

70 绝路问津

十七 七擒七纵

71 七擒孟护()

72 七擒孟护()

73 七擒孟护()

十八 师北伐

75 收姜雄

76 司马复

77 空城退敌

十九 祁山斗智

78 司马取印

79 祁山斗智

80 诸葛妆神

二十 慧星陨落

火烧连营读后感 火烧连营读后感500字左右火烧连营读后感 火烧连营读后感500字左右


81 六祁山

82 火熄毅

83 秋风五丈原

84 三归晋

09 巧施戏貂禅

43 横槊赋诗

60 夺战西川

74 师北伐

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读后感。。50字!!!评语或者感想。。(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

七禽孟获

三期蜀占据西蜀带南孟获作乱诸葛亮征南蛮孟获收买七俘获孟获其其释放第七释放孟获候孟获终于归顺蜀诸葛亮平定南

空城计

三期诸葛亮兵讨伐魏由于要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诸葛亮迫撤兵司马懿军追至孔明手领士兵基本都配军务调完剩二千五百军城于命令偃旗息鼓城门独自城楼弹琴司马懿疑伏兵调撤兵诸葛亮躲劫

失街亭

空城计前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结反低级错误司马懿打败蜀军断咽喉路迫撤兵

斩马谡

马谡失街亭诸葛亮非气想起刘备临死前嘱咐吾观马谡言其实悔已悲痛斩立军令状马谡

舌战群儒

三前期刘备势力曹操赶走投路想投靠东吴孙权派诸葛亮做说客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满腹经纶舌战群儒说哑口言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抵抗曹操

草船借箭

孙刘联军曹操赤壁峙周瑜嫉妒诸葛亮才智想除掉诸葛亮于刁难诸葛亮要十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料定几雾于便答应且期限自减少三周瑜认诸葛亮自寻死路两诸葛亮都没静第三夜诸葛亮向鲁肃借些船船放满草字排向曹操营寨驶江面雾曹操清楚敌军虚实于叫士疯狂放箭箭射满草船诸葛亮满载归

火烧博望坡

三前期曹操势力非强统北接南攻打刘备刘备投靠刘表驻新野曹操派夏侯敦进攻新野刘备已经请诸葛亮诸葛亮新野设埋伏令赵云诱敌深入火攻夏侯敦极败归孔明山打第仗

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曹操卷土重派曹仁曹洪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留空城民房屋藏硫磺等引火物曹军进城住入民房夜狂风作埋伏城外刘备军往城射火箭火迅速烧起曹兵逃奔城刘备军截杀败归

白帝城托孤

关羽失荆州杀刘备悲愤已举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料东吴陆逊火烧连营败逃往白帝城忧郁疾危旦夕召臣吩咐事太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温酒斩华雄

三前期曹操发起联军讨伐董卓董卓先锋华雄华雄三第高手吕布 手非勇猛连杀联军几联军愁能敌华雄关羽按耐住请战刘备没位关羽军衔怜于联军盟主袁绍反怕敌耻笑军曹操见识关羽能力赞赏于斟酒关羽说等斩华雄喝迟于飞身马冲入敌营提着华雄候酒热温酒斩华雄

五关斩六

徐州战刘备战败关羽经张辽劝说约三章暂投降曹操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围知刘备袁绍处便想找刘备曹操挽留关羽便挂避客牌其避见关羽能辞别沿路经五关口守都放行关羽杀共六与刘备合著名千走单骑五关斩六

单刀赴

赤壁战三鼎立逐渐形刘备留关羽镇守荆州主力向西扩张荆州历代兵家必争本属东吴东吴直想找机讨鲁肃献计:骗关羽江赴宴宴席埋伏刀斧手掷杯号冲杀便遣请关羽赴宴关羽明知计坦答应带周仓随身提刀席间鲁肃提起索荆州事关羽却绝口谈说酒席间谈事鲁肃再三纠缠周仓插嘴关羽借机故作气状夺周仓手刀喝退周仓周仓意退关羽假醉手提刀手挽住鲁肃手鲁肃扯江边东吴士怕误伤鲁肃摄于关公武力敢手关云船乘风

三英战吕布

华雄关羽斩吕布亲自马能敌张飞冲交锋50合胜负关羽夹攻30合战倒吕布刘备夹攻三英战吕布打非激烈吕布虚刺刘备戟便败退(吕布愧三第武啊)

水淹七军

关羽围困曹仁于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领七支军队救援屯兵山谷值秋雨连绵关羽命堵住襄江各处水口等江水高涨水淹七军曹军死伤数庞德斩于禁俘

刮骨疗毒

水淹七军关羽攻打樊城樊城骂阵曹仁命令弓箭手射箭关羽右臂箭兵箭毒毒已入骨于请曾经周泰疗伤名医华佗华佗说要割皮肉骨毒刮极其疼痛请关羽手臂套住绑紧蒙住关羽却说用边马良棋边伸手刮骨谈笑没丝毫痛苦神色事毕两互相惊叹关羽称赞华佗医术华佗赞叹关羽勇气毅力

义释曹操

赤壁战曹军遭遇火攻死伤惨重曹操败逃跑沿路遭遇张飞赵云等截杀身边剩几百马经华容道关羽已经埋伏原诸葛亮早已经料定曹操华容道逃跑让关羽带兵埋伏曹操已经走投路便请求关羽看往情份放马关羽重情义想起往寄居曹操曹操恩义软放曹操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黄巾起义朝廷发榜文四处招兵买马平乱刘备见榜文叹声刚张飞听见说丈夫力叹刘备说力所叹张飞说卖猪肉颇积蓄招兵刘备非高兴两喝酒刚关羽要应募进喝酒三志同道合非投机于结拜兄弟共图事

三顾茅庐

刘备刚打候虽关羽张飞赵云等绝顶高手屡遭败绩原没军事直找徐庶徐庶帮刘备打几胜仗曹操用计骗临走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诸葛亮卧龙先于刘备亲自请诸葛亮连三前两诸葛亮都家直第三才见着刘备向请教世局势并邀请诸葛亮山相助诸葛亮道著名隆并同意山刘备鱼水文武兼始统业

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灭吕布请刘备饮酒酒席间曹操问刘备谁称英雄刘备孙策、袁绍、袁术、刘表等列举曹操都说刘备便问曹操说:今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听惊知道曹操必能容于截杀袁术接口向曹操借兵走

火烧连营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火烧连营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火烧连营读后感1

在我看过的书中,《三国演义》印象最深,它里面的故事《火烧连营》更是让我深有感触。

《火烧连营》主要讲了在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备正因东吴杀死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心生悲愤,于是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但由于扎营不当和气候问题,被东吴的军师陆逊用火攻,导致蜀国的军队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

读了《火烧连营》,我深有感触,不禁为刘备感到惋惜。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命丧黄泉,多悲惨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实力强大,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猛将,完全有潜质统一天下。但由于刘皇叔的冲动,让怒气冲昏了头,不听手下的劝告,气冲冲地去攻打东吴,结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赔了上去。征战沙场多年的刘皇叔居然被一介书生打败,而且输得那么惨,这对刘皇叔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啊!自从那一仗后,蜀国便因小失大,不但没能报到仇,而且开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多可惜啊!刘皇叔的冲动导致了他的蜀国败北!

读了《火烧连营》,我又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过因小失大的事情吗

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李力。有一天,下课后,我和李力各自拿出了自己制作的小木船来玩。在玩的时候,李力不留意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飞了出去,裂开两半。我顿时火冒三丈,不听李力的解释,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变成两半。李力看后,愤怒地对我说:“我以后没你这个朋友!”说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气冲冲地走了。打那以后,我们便没有再说过话了。

此刻回想起来,我十分后悔,后悔自己当初冲动用事,因小失大;后悔自己正因一个小木船而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后悔自己正因一次吵闹而失去了一段珍重的友谊。

读了《火烧连营》,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不好因小失大,冲动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则,你将失去得更多更多。

火烧连营读后感2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看书能带给我们许多好处。它能让我们开拓视野,让我们丰富感情,让我们增长知识等等。在我看过的书中,《三国演义》印象最深,它里面的故事《火烧连营》更是让我深有感触,得到人生的启示。

《火烧连营》主要讲了在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备因为东吴杀死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心生悲愤,于是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但由于扎营不当和气候问题,被东吴的军师陆逊用攻,导致蜀国的军的队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

读了《火烧连营》,我深有感触,不禁为刘备感到惋惜。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命丧黄泉,多悲惨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实力强大,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猛将,完全有能力统一天下。但由于刘皇叔的冲动,让怒气冲昏了头,不听手下的劝告,气冲冲地去攻打东吴,结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赔了上去。征战沙场多年的刘皇叔居然被一介书生打败,而且输得那么惨,这对刘皇叔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啊!自从那一仗后,蜀国便因小失大,不但没能报到仇,而且开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多可惜啊!刘皇叔的冲动导致了他的蜀国败北!

读了《火烧连营》,我又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过因小失大的事情吗?

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李力。有一天,下课后,我和李力各自拿出了自己制作的小木船来玩。在玩的时候,李力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飞了出去,裂开两半。我顿时火冒三丈,不听李力的解释,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变成两半。李力看后,愤怒地对我说:“我以后没你这个朋友!”说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气冲冲地走了。打那以后,我们便没有再说过话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十分后悔,后悔自己当初冲动用事,因小失大;后悔自己因为一个小木船而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后悔自己因为一次吵闹而失去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读了《火烧连营》,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要因小失大,冲动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则,你将失去更多更多。

火烧连营读后感3

今日观三国至火烧连营,感触颇多。三国鼎立之初,蜀主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起兵七十五万攻打吴国,后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而归。刘备与关、张二人桃园结义,二人被东吴所害,起兵报仇本无可厚非,但却为此赔了蜀国大半国力,实不可取。最初蜀兵势大,杀的东吴闻风丧胆,孙权献上范疆、张达,并割让荆州,送还孙夫人。仗打到这时候其实已经能够收兵,得了荆州增强了国力,而且令吴国臣服。这时收兵既不损国力还能够收个小弟东吴,岂不是件好事。收回荆州后,可令军队休整半年,再另荆州守将北上攻魏,令孙权攻合肥,刘备兵出汉中攻打关中,曹魏岂能不灭。可惜啊!不知刘备怎样想的,搞的大败而归、损兵折将。

再就是兵败后的诸葛亮。刘备兵败,托孤于诸葛亮,可他好像有些太过自大了。刘备死后,曹丕用司马懿之计,用五路大军合击蜀国,这时蜀国上下人人自危,后主刘禅无计可施,大臣们都去丞相府问计,诸葛亮却将文武百官凉在门口不闻不问,若不是刘禅亲自去丞相府,可能诸葛亮的大门会一向关下去。刘禅进入相府,才知道原来诸葛亮已经派军队退了四路敌军。诸葛亮的智谋自不必说,可这件事的做法实在欠妥。首先,百官们再怎样说都是诸葛亮的同僚,都是刘禅的大臣,他不能正因自己功高就不将百官视作无物。

其次,虽然诸葛亮是丞相,军国大事由他一人调动,可再怎样说他也只是刘禅的臣子,调动军队也就应在大殿上上表请示,经刘禅同意再调动军队。可他的做法竟然是私自调动军队,不像刘禅请示。若不是后主亲自上门还不知道自己的军队都去干什么了。诸葛亮这样做明显就是给百官和皇帝一个下马威。后主再不明白事理,再昏庸,难道就能够这样对待自己的皇帝吗?还标榜自己是忠臣贤相,有这样的忠臣贤相吗?你再有才,也不就应是别人为无物啊。须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火烧连营读后感4

世界着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看书能带给我们许多好处。它能让我们开拓视野,让我们丰富感情,让我们增长知识等等。在我看过的书中,《三国演义》印象最深,它里面的故事《火烧连营》更是让我深有感触,使之得到人生的启示。

《火烧连营》主要讲了在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备因为东吴杀死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心生悲愤,于是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但由于扎营不当和气候问题,被东吴的军师陆逊用火攻,导致蜀国的军队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

读了《火烧连营》,我深有感触,不禁为刘备感到惋惜。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命丧黄泉,多悲惨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实力强大,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猛将,完全有能力统一天下。但由于刘皇叔的冲动,让怒气冲昏了头,不听手下的劝告,气冲冲地去攻打东吴,结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赔了上去。征战沙场多年的刘皇叔居然被一介书生打败,而且输得那么惨,这对刘皇叔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啊!自从那一仗后,蜀国便因小失大,不但没能报到仇,而且开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多可惜啊!刘皇叔的冲动导致了他的蜀国败北!

读了《火烧连营》,我又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过因小失大的事情吗?

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李力。有一天,下课后,我和李力各自拿出了自己制作的小木船来玩。在玩的时候,李力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飞了出去,裂开两半。我顿时火冒三丈,不听李力的解释,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变成两半。李力看后,愤怒地对我说:“我以后没你这个朋友!”说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气冲冲地走了。打那以后,我们便没有再说过话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十分后悔,后悔自己当初冲动用事,因小失大;后悔自己因为一个小木船而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后悔自己因为一次吵闹而失去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读了《火烧连营》,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要因小失大,冲动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则,你将失去得更多更多……

火烧连营读后感5

世界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看书能带给我们许多好处。它能让我们开拓视野,让我们丰富感情,让我们增长知识等等。在我看过的书中,《三国演义》印象最深,它里面的故事《火烧连营》更是让我深有感触,使之得到人生的启示。

《火烧连营》主要讲了在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备因为东吴杀死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心生悲愤,于是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但由于扎营不当和气候问题,被东吴的军师陆逊用火攻,导致蜀国的军队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

读了《火烧连营》,我深有感触,不禁为刘备感到惋惜。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命丧黄泉,多悲惨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实力强大,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猛将,完全有能力统一天下。但由于刘皇叔的冲动,让怒气冲昏了头,不听手下的劝告,气冲冲地去攻打东吴,结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赔了上去。征战沙场多年的刘皇叔居然被一介书生打败,而且输得那么惨,这对刘皇叔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啊!自从那一仗后,蜀国便因小失大,不但没能报到仇,而且开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多可惜啊!刘皇叔的冲动导致了他的蜀国败北!

读了《火烧连营》,我又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过因小失大的事情吗?

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xx。有一天,下课后,我和xx各自拿出了自己制作的小木船来玩。在玩的时候,xx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飞了出去,裂开两半。我顿时火冒三丈,不听xx的解释,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变成两半。xx看后,愤怒地对我说:我以后没你这个朋友!说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气冲冲地走了。打那以后,我们便没有再说过话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十分后悔,后悔自己当初冲动用事,因小失大;后悔自己因为一个小木船而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后悔自己因为一次吵闹而失去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读了《火烧连营》,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要因小失大,冲动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则,你将失去得更多更多……

火烧连营读后感

火烧连营告诉我们做事要考虑全局。那大家怎么看?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火烧连营 读后感 ,一起来看看。

火烧连营读后感篇1

世界着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看书能带给我们许多好处。它能让我们开拓视野,让我们丰富感情,让我们增长知识等等。在我看过的书中,《三国演义》印象最深,它里面的 故事 《火烧连营》更是让我深有感触,使之得到人生的启示。

《火烧连营》主要讲了在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备因为东吴杀死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心生悲愤,于是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但由于扎营不当和气候问题,被东吴的军师陆逊用火攻,导致蜀国的军队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

读了《火烧连营》,我深有感触,不禁为刘备感到惋惜。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命丧黄泉,多悲惨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实力强大,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猛将,完全有能力统一天下。但由于刘皇叔的冲动,让怒气冲昏了头,不听手下的劝告,气冲冲地去攻打东吴,结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赔了上去。征战沙场多年的刘皇叔居然被一介书生打败,而且输得那么惨,这对刘皇叔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啊!自从那一仗后,蜀国便因小失大,不但没能报到仇,而且开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多可惜啊!刘皇叔的冲动导致了他的蜀国败北!

读了《火烧连营》,我又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过因小失大的事情吗?

火烧连营读后感篇2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连营”讲的是,刘备听到张飞被害的消息,一气之下在东吴江边住了下来。可刘备不知是错。晚上,刮起了东南分跟,大营烧了起来,幸好赵云赶到,带刘备离开了。

刘备听到张飞被害的消息,对孙权恨之入骨,带着70万大军,在江边扎了40多座连营。孙权为了向刘备求和,把杀害张飞的范疆、张达送还刘备。刘备处死了他们,张飞的仇报了,可刘备还是要消灭东吴。就派兵准备晚上一营烧一营。

到了晚上,谁知刮起了东南风,把刘备的连营烧了个精光。在最危急的关头,赵云赶到,带刘备离开了。

人做事,不慌张,要仔细,冷静想,大家可不要学刘备,慌慌张张做事情。

火烧连营读后感篇3

在三国中,很多人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或显赫一时,或踌躇满志,达到人生和事业的鼎盛时期。然而,又因为一些小事,在小河里翻船,最后一败涂地,令人惋惜!

其中《三国演义火烧连营》主要讲了在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备因为东吴杀死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心生悲愤,于是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但由于扎营不当以及气候等问题,被东吴的军事陆逊用火攻,导致蜀国的军队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

读了这一节篇章后,我深有感触,不禁为刘备感到惋惜。七十五万大军,就为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如此冲动,多么令人感到不值啊!蜀国在此战之前的实力可谓雄厚,粮食充足、兵多将广。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猛将,完全有一统天下的能力。但由于刘备的冲动,让怒气冲昏了头脑,不听诸葛亮的劝告,气冲冲地去攻打东吴,结果却损失了更多。征战沙场多年的刘备居然被一介书生打败,这对他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啊!自此,蜀国便因小失大,成为了三国中实力最薄弱的一国。

这不禁让我想到曾几何时在国内保健品行业夺目耀眼的三株集团,正是因为要赌气打赢“常德事件”的官司,结果因小失大,使企业一蹶不振。它的破产无疑是细节错误引发灭顶之灾的最好例证之一:湖南省常德市78岁的老汉陈伯顺曾经是“三株口服液”的消费者,1996年9月,陈伯顺的家属认定他是喝了三株口服液才导致死亡,并于同年12月向法院起诉,经过历时一年的调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定三株公司胜诉。而在这一年中,“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人命”的新闻被20多家媒体报道,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了公众对三株口服液的诸多怀疑,甚至是对其产生了排斥的心理。所以,尽管三株胜诉,但是三株公司没落的悲剧却已经无法避免了。1997年三株口服液的销售额接近2个亿,而在事件发生后的1998年4月,三株口服液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一审判决后,三株正式员工从15万人减为2万人,直接损失40多亿元,最后不得已走上了破产的道路。

事实上,这本是一个可以“大事化小”的危机事件,三株曾经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事情开始的时候,原告曾直接找到三株公司,要求其赔偿20万元,可三株公司拒绝了对方的赔偿要求,选择对簿公堂。结果三株集团赢了官司却赔掉了整个公司。

这些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切勿因小失大,冲动用事。处事应保有镇定,谨慎的原则,有些事情一旦做过,也许便永无翻身之地了!

火烧连营读后感相关 文章 :

1. 读了三国演义的感悟3篇

2.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高中3篇

3.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作文3篇

4. 三国演义之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火烧连营读后感

三国演义火烧连营读后感

1《三国演义之火烧连营》读后感

在三国中,很多人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或显赫一时,或踌躇满志,达到人生和事业的鼎盛时期。然而,又因为一些小事,在小河里翻船,最后一败涂地,令人惋惜!

其中《三国演义火烧连营》主要讲了在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备因为东吴杀死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心生悲愤,于是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但由于扎营不当以及气候等问题,被东吴的军事陆逊用火攻,导致蜀国的军队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

读了这一节篇章后,我深有感触,不禁为刘备感到惋惜。七十五万大军,就为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如此冲动,多么令人感到不值啊!蜀国在此战之前的实力可谓雄厚,粮食充足、兵多将广。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猛将,完全有一统天下的能力。但由于刘备的冲动,让怒气冲昏了头脑,不听诸葛亮的劝告,气冲冲地去攻打东吴,结果却损失了更多。征战沙场多年的刘备居然被一介书生打败,这对他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啊!自此,蜀国便因小失大,成为了三国中实力最薄弱的一国。

这不禁让我想到曾几何时在国内保健品行业夺目耀眼的三株集团,正是因为要赌气打赢“常德事件”的官司,结果因小失大,使企业一蹶不振。它的破产无疑是细节错误引发灭顶之灾的最好例证之一:湖南省常德市78岁的老汉陈伯顺曾经是“三株口服液”的消费者,19XX年9月,陈伯顺的.家属认定他是喝了三株口服液才导致死亡,并于同年12月向法院起诉,经过历时一年的调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定三株公司胜诉。而在这一年中,“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人命”的新闻被20多家媒体报道,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了公众对三株口服液的诸多怀疑,甚至是对其产生了排斥的心理。所以,尽管三株胜诉,但是三株公司没落的悲剧却已经无法避免了。19XX年三株口服液的销售额接近2个亿,而在事件发生后的1998年4月,三株口服液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一审判决后,三株正式员工从15万人减为2万人,直接损失40多亿元,最后不得已走上了破产的道路。

事实上,这本是一个可以“大事化小”的危机事件,三株曾经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事情开始的时候,原告曾直接找到三株公司,要求其赔偿20万元,可三株公司拒绝了对方的赔偿要求,选择对簿公堂。结果三株集团赢了官司却赔掉了整个公司。

这些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切勿因小失大,冲动用事。处事应保有镇定,谨慎的原则,有些事情一旦做过,也许便永无翻身之地了!

2火烧连营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连营”讲的是,刘备听到张飞被害的消息,一气之下在东吴江边住了下来。可刘备不知是错。晚上,刮起了东南分跟,大营烧了起来,幸好赵云赶到,带刘备离开了。

刘备听到张飞被害的消息,对孙权恨之入骨,带着70万大军,在江边扎了40多座连营。孙权为了向刘备求和,把杀害张飞的范疆、张达送还刘备。刘备处死了他们,张飞的仇报了,可刘备还是要消灭东吴。就派兵准备晚上一营烧一营。

到了晚上,谁知刮起了东南风,把刘备的连营烧了个精光。在最危急的关头,赵云赶到,带刘备离开了。

人做事,不慌张,要仔细,冷静想,大家可不要学刘备,慌慌张张做事情。

3火烧连营读后感

本章讲的是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一路势如破竹,危急之时,年轻的将领陆逊利用刘备的懈怠,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蜀军,刘备在关兴、张苞和赵云等人的掩护下才逃生。最终刘备在白帝城病死。

仔细想,我们就会发现刘备这样做其实很不明智。他仅仅为了报他弟弟的仇而险些失去性命。而且刘备百战百胜,杀了他的所有仇人,也应当满足了,而刘备却偏要杀了孙权。再者说,即使他打败了陆逊,灭了吴国,又会怎么样呢?一定是百姓生灵涂炭,刘备也不被那么信任,而且损失惨重,曹操也会趁虚而入,把蜀国灭掉的。所以刘备没有适可而止,作战时不够谨慎,轻视陆逊,是个严重的错误。

不过,孙权的损伤也是很惨重的。刘备险些灭了吴国。在整个战场上,吴国损失数员大将。比如甘宁、吕蒙、潘璋等。如果孙权当时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到荆州而杀死关羽,而从大局来考虑的话,也就没有后面一系列的灾祸,孙刘两家也就不会两败俱伤。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做事一定要从大局来考率,不能因为片面或是一时激动而冲昏了头脑。二、后生可畏,不要轻视年轻人。

4火烧连营读后感

世界着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看书能带给我们许多好处。它能让我们开拓视野,让我们丰富感情,让我们增长知识等等。在我看过的书中,《三国演义》印象最深,它里面的故事《火烧连营》更是让我深有感触,使之得到人生的启示。

《火烧连营》主要讲了在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备因为东吴杀死了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心生悲愤,于是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但由于扎营不当和气候问题,被东吴的军师陆逊用火攻,导致蜀国的军队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

读了《火烧连营》,我深有感触,不禁为刘备感到惋惜。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命丧黄泉,多悲惨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实力强大,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猛将,完全有能力统一天下。但由于刘皇叔的冲动,让怒气冲昏了头,不听手下的劝告,气冲冲地去攻打东吴,结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赔了上去。征战沙场多年的刘皇叔居然被一介书生打败,而且输得那么惨,这对刘皇叔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啊!自从那一仗后,蜀国便因小失大,不但没能报到仇,而且开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多可惜啊!刘皇叔的冲动导致了他的蜀国败北!

读了《火烧连营》,我又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不也有过因小失大的事情吗?

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李力。有一天,下课后,我和李力各自拿出了自己制作的小木船来玩。在玩的时候,李力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飞了出去,裂开两半。我顿时火冒三丈,不听李力的解释,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变成两半。李力看后,愤怒地对我说:“我以后没你这个朋友!”说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气冲冲地走了。打那以后,我们便没有再说过话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十分后悔,后悔自己当初冲动用事,因小失大;后悔自己因为一个小木船而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后悔自己因为一次吵闹而失去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读了《火烧连营》,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要因小失大,冲动用事,要能屈能伸,否则,你将失去得更多更多。

;

夷陵之战的读后感

匪夷所思。连曹丕都发现刘备错了,难道他自己不觉得么。这段历史中肯定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儿没有记录,所以我认为匪夷所思。我感觉刘备根本没有众所周知的那么多兵力,应该是不如东吴。他不是不想水路并进,是实在分不出兵来~~更何况也许没有一位合适带水军的统领。像三国里说的,一把火烧掉刘备70万兵力纯属是杜撰出来的~~甭说70万人了,就是70万棵树也没那么快烧完,得放多大一把火啊。我感觉当时刘备应该兵力数量处于劣势,又加上劳军远征。补给线一拉长,陆逊又通过某种方法得到了刘备指挥部所在位置一鼓作气的结果。推论:刘备自知兵力不济不能完胜,所以拉开连营让陆逊看,然后想出奇兵攻击陆逊指挥部。然而一直苦于陆逊龟缩不出,又不能得到准确的指挥部情报所以一直拖延。陆逊一方的确被刘备的障眼法震慑住了,一方面集全部兵力龟缩防守,另一方面派间谍打探刘备指挥部(其间我想刘备应该是做出了很多指挥部的假象,所以时间拖延了很久)。最后还是陆逊的间谍更胜一筹,我感觉陆逊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烧了一把火,还真烧到点子上了。连营的障眼法也被破了,才把刘备逼到白帝城的。

蜀汉没有史官,所以确切的兵力没有被记录下来。而那个时代信息本来闭塞,且不准确,所以说法不一。陆逊应该知道,但是这个战绩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耀眼了,所以我觉得他在完胜之余也故意夸大对手的实力来烘托自己的能力。

对火烧连营的读后感300字

(1)三国演义是一部出名的历史小说,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的背景是东汉末年,从宦官乱政、黄巾起义开始,描写在乱世中曹操、刘备、孙坚父子怎样运用人才争夺天下的故事。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演义让一个个英雄人物形象的在我心中出现。勇武过人的吕布、霸气十足的孙策、忠心护主的曹洪、老当益壮的黄忠。。想象典韦拼死守寨门的悲壮、赵云血战长板桥的惨烈、周瑜纵火烧赤壁的快意、孔明病死五丈原的无奈。。。三国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我对以下几个重要人物说点感想:

曹操。自小就崇拜曹操,也许是他太有军事才能,也许他太有人格魅力,(也许在游戏中他总是超级全能角色太好用。)曹操为统一乱世做出巨大的贡献,更通过屯田制度解决了大部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白手起家,讨董卓、攻陶谦、伐吕布、征张绣、击刘备、战袁术、抗袁绍,更把汉献帝从西凉铁军中解救出来,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曹操有不少缺点,他因为好女色害死了猛将典韦和长子爱侄,他因为报父仇屠杀了许多无辜的徐州百姓。但是曹操毕竟是那么悲天悯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乱世的写照,他有着结束乱世的决心,有着天下太平的憧憬,这就足够了。曹操善用权谋,深得人心,挟持天子以号天下,他的气质成就了他的霸业。

刘备。演义中的刘备仁慈的太过了,十足一个伪君子。我一想到刘备,就想到关于他的两句名言,“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刘备是我讨厌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韧劲。他能有关张这样的兄弟,他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多次寄人篱下,却从未放弃过争霸天下的决心。他的眼泪威力不可谓不大,”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刘备虽然波折丛丛,但还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权。不得不说,刘备是一个让男人也敬爱的男人,以仁义之名行权术之实,多少贤人才士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业,不由人不为之赞叹。

孙权。孙坚孙策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长遗命保家业,压力不可谓不大。孙权的外交手段实在高明,在当时已经能熟练运用实力均衡的战争法则。在曹操百万雄师南下、刘表投降的时候联刘抗曹,结果周瑜火烧赤壁让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败走汉中、关羽连场胜利直逼许昌的时候毅然联曹抗刘,吕蒙白衣渡江顺利袭杀关羽夺回荆州重创刘备实力。”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孙权军事实力不可恭维,但是政治手段的确高明。孙权最终顺利稳固政权,黄袍加身,这也是对他的最大肯定吧。”三国英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演义中的孔明整一个妖道,未卜先知、呼风唤雨、装身弄鬼、镶星续命,太多的妖化反而让我对他反感。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更是封建道德的典范。但是他在刘备托孤之后,集军政法大权于一身,实在不智,还给现在人以架空皇帝的借口。事无大小必亲自处理,这是领导的做法么?一方面大大限制了下属能力的发展,导致后来”属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六十多岁的老头打先锋反映了蜀汉后期人才缺乏;一方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整一个现在的共产党员,但精神可嘉,做法不可取,任谁也不是铁打的,结果把自己活活累死在五丈原,让人感叹让人反思。

最后总结下,三国的年代不过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曹刘孙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凶手,都是封建地主豪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以前我看到曹操失败就伤心,看到刘备受挫就欢呼,现在看来也是演义中毒吧。学习三国演义,我们就应该学习古代人的长处,借鉴他们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个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人。

(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