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胡兰成和张爱玲(胡兰成和张爱玲有什么关系)

张爱玲与胡兰成简介知道的说下!

爱上胡兰成对于她也许是一个错,终弃结局也无悔。

张爱玲与胡兰成为什么离婚?

胡兰成是中国现代作家,他非常擅长写作,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中国的汉奸,他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比张爱玲大十几岁。很多人或许很奇怪为什么张爱玲会爱上胡兰成,而且在和胡兰成相爱的伤害,胡兰成还有妻子。这是因为胡兰成也擅长写作,在文学方面和张爱玲有着共同的语言,胡兰成这个人还非常有手段,懂得如何获得一个女人的心,所以有很多女人都为他着迷,所以张爱玲爱上他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在和胡兰成结婚以后,张爱玲发现胡兰成两次出轨,这时候张爱玲才知道原来胡兰成是一个非常花心的男人。于是张爱玲毅然的和胡兰成提出了离婚,结束了这段伤痕累累的婚姻。不得不说张爱玲非常绝技和洒脱,如果是别的女人,或许还无法这么潇洒的放手。

张爱玲与胡兰成——因为爱你,所以慈悲

最近一直在读张爱玲,她的一生波澜曲折,盘旋在腐朽不化的遗少父亲张廷重,新时代的新贵母亲黄逸梵之间,就如同一只小心翼翼的幼兽,在察言观色中形成了她独有的保护色。

她的人生背景仿若成为了她的生命熔炉,那里锻造了她的才情,也毁了她的童真。

父亲抽大烟,赌博,养姨太太,不务正业,是典型的纨绔子弟,然而在欧洲留过洋的母亲思想独立,人格自由。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注定了这场缘分只能是一场空。

伴随着父母离异,后母冷眼,离家出走,经济拮据,家道中落……小小的张爱玲经历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也饱尝过贫困潦倒的人生境遇。

她本是活泼的,可爱的,天真的,烂漫的,但是童年的冷暖经历却让她变成了人世间最最孤寂的那个精灵。

尤其是对于爱情,亲眼目睹过父母婚姻的不幸之后,她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在那个小天地里能够得到全身心的呵护。

也许是因为过早的成熟,她仿若只能看到比自己年长的男人,比如说胡兰成又或者是赖雅。

两段爱情,两种方式,但是终究都有着令读者难解的心疼和遗憾。

第一段婚姻让她低到尘埃,而第二段婚姻却让她没有留住此生唯一的骨肉,最后导致了她的孤独终老。

张爱玲的一生之中,描写过无数凄婉绝伦的爱情故事,有的天真,有的烂漫,有的则凄惨至极。

动情的爱情故事让张爱玲声名鹊起,但是她的感情经历却一直处于空白。

天才就是天才,一个没有感情经历的人,却能将感情演绎的那样真挚,这让人由衷喟叹。

直到那个令她迷恋,沉醉,却又痛彻骨髓的人出现,与她在乱世之中演绎了一段传奇之恋,那个人就是胡兰成。

胡兰成比张爱玲大14岁,出生农村,但文采斐然,曾经在汪精卫的麾下做事,与日本人的关系甚为密切。

张和胡的故事,实则是这位风流才子先招惹的张爱玲。

他隔三差五的拜访她,并用滔滔不绝的才情征服了情窦初开的张爱玲,最终收获美人心。

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第一句情话便是: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第二句话则是写在她送给胡兰成的照片上的: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便是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情感表白,也是这个世界上女人送给男人的最凄美最热烈的情话。

他陪她聊天,逛街,散步,经常称赞她的美丽和气质。他们畅谈艺术文学,聊人生哲学,看似活脱脱的珠联璧合。

她曾经对他说: “你这个人噶,我恨不得把你包包起,像个香袋儿,秘密的针线缝缝好,放在衣箱里藏藏好。”

足以见得,她对他的爱已经达到了极致,那种全身心的占有欲正从侧面体现出了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早就已经深入骨髓。

男人对待爱情与女人对待爱情的忠诚度似乎总是有那么一丝差别的,尤其是对于风流成性的胡兰成来说。

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情感复杂斑驳,并不纯粹,他早已有妻室,从未想过主动放弃婚姻而与张爱玲在一起,而且他还时长有艳遇,甚至对张爱玲丝毫没有隐瞒的意思。

一个男人有了外遇都要和自己女人说,只能证明两点,要么他傻的可以,要么就是他根本就没有那么爱眼前这个女人,显然,胡兰成是后者。

最终还是胡兰成的妻子忍受不了这段三角恋关系,主动提出的离婚。

被迫离婚的胡兰成这才和痴心等他的才女张爱玲结合,时局动荡的年代里,他们没有婚礼,只有一纸婚约: “胡兰成、张爱玲签定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这段话的前两句出自张爱玲,而后两句则是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承诺。

这一年是1944年,张爱玲的第一段爱情和婚姻,那个她心心念念的男人许了她“现世安稳”,然而,他能做到吗?

中日战争到了末端,日本大势已去,胡兰成前途未卜。

他对她说要更名改姓一两年,张爱玲当时并不知道分别意味着什么,还温柔地安慰他说: “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又或者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胡兰成逃往武汉,竟然勾搭上了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名叫周训德的女护士。

这起风流韵事让张爱玲的内心无比受伤。

后来,全国各地都在抓汉奸,胡兰成只好东躲西藏,张爱玲为丈夫的命运深深忧虑,但是令她想不到的是,那个她担忧到彻夜难眠的丈夫在逃亡途中仍旧不忘结识新欢。

在杭州躲避时,他认识了守寡的范秀美,两个人很快黏在一起,还相伴去了温州。

十分担心胡兰成的张爱玲开始了千里寻夫的旅程,满心喜悦的她甚至觉得胡兰成居住的温州城就像是含有珠宝在放光。

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胡兰成见到千里迢迢赶来的张爱玲,不仅没有喜悦,反而大加责备,还语气恶劣的让她回去。

她与胡兰成、范秀美一起居住了一段时日,但已经低落至尘埃的张爱玲终究还是忍受不了胡兰成的三心二意,招蜂引蝶了。

她让他做个决断,可是胡兰成终究没有斩钉截铁的选择她。

她绝望,伤心,甚至是悲怆的对他说: “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即便如此,狠不下心的张爱玲还在胡兰成逃亡期间,将自己的稿费寄给胡兰成,直到他的境遇好转。

时间是蛊毒,就这样这一段滚滚红尘中的传奇爱恋,最终还是画上了一个无比悲惨的句点。

她待他,死心塌地,他待她,如若蚊子血,亦或是饭粘子,总之,绝不是 床前明月光 更不是那颗心口的 朱砂痣。

很多时候我都想不太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爱情可以让一个散发着熠熠光辉的才女卑微如此?

无论如何,这种人世间最微妙的情感所散发出的力量让我震撼。

从心底里,多么希望张爱玲在有生之年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让她成为那个可以不用如此敏感,小心翼翼,放开自我的可人,谱写一曲同为四大才女的林徽因式的爱情佳话。

至此以后,张爱玲仿若失去了灵气的断翼天使,她的作品不再那么受欢迎,她的异国生活也变得异常拮据和孤苦。

她一生没有回大陆,即使是最爱的姑姑病逝,她都没有回去探望。

或许,她的心已经对那个曾经记忆中繁花似锦的上海老家失望至极,又或许是那一段彻骨铭心的蚀骨之恋早就已经成为她心底最难以抹去的痛,让她无法面对吧。

总之,她没有回去,整个后半生,再也没有见过一个叫做胡兰成的男人。

最后,我想送你一句话:若爱,请深爱,若深爱,请选对人!

胡兰成和张爱玲(胡兰成和张爱玲有什么关系)胡兰成和张爱玲(胡兰成和张爱玲有什么关系)


胡兰成既是汉奸又有妻室,张爱玲为何对他如此迷恋?

胡兰成并非一无是处,他的文学才华和温柔浪漫曾深深吸引着张爱玲。张爱玲性格又十分隐忍,因此拖了很久才诀别,和胡兰成分开。

张爱玲与胡兰成:纵然凋零,我亦盛放过

《小团圆》结尾,有一个小团圆的美梦。

这样的画面,太像一部老旧的彩色故事片,讲述的都是天荒地老的俗套故事,纵然落了窠臼,可是实在、接地气、暖心暖肺。

紧接着她又写到:“这样的梦只做过一次,考试的梦倒是常做,总是噩梦。”

原来,那一个美梦,只是无数个噩梦里夹杂的一个惊喜。

现实是,她失去爱人,也没有孩子。在她作品中无数次出现陈旧而迷糊的月亮,用冷冷的目光照见一个漂泊异国的孤独老人。在这溶溶的月光下,前尘往事,总是挡不住地滚滚而来。

胡兰成,她生命里的爱和痛,如烟花,曾经照亮过她的天空,引得她亦炽烈地燃烧过,尽管后面有多少不堪回首的桥段,最后徒留一地鸡毛,那盛放过的爱,还是在午夜梦回时分,隐隐约约地闪回过吧。

有什么关系?纵然凋零,她亦盛放过……

01

胡兰成,典型的凤凰男,出生在浙江嵊县胡村,他擅长用《诗经》式的优雅笔调描摹风土人情,在自传《今生今世》里,家乡是个“萝卜菜籽结牡丹”的地方,到处都有一种荒蛮的天真。

可惜,荒蛮天真的山水却养育不出一个坦荡率真的胡兰成。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悠悠人世间的“荡子”,言外之意说自己天性就不会安分守己,对事业有拼命往前探一探的野心,对女人,更是像蜜蜂采蜜,不甘溺在一朵花的温柔乡里。

他的荡子精神,在两件事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是发妻玉凤弥留,胡兰成如找庶母借钱,先是未果,他想一想自己还没有吃饭,便把自己的饱腹问题置于首要,发妻给丢到脑后,心安理得在庶母家吃起来,饱食过后方才继续要钱。这段自述,一般人也不会提,就是提了,也不会如胡兰成毫无愧色,还说得这般云淡风轻。

第二件事是他向庶母借钱遭拒,直接拿起钥匙把钱取走。要知道,这个庶母待他不薄,资助上学不说,还白白给他置地产。给你钱是情分,不是本分。这些道理,不在胡兰成的字典里。

玉凤去世后,他觉得有必要表一表态,便又拾起他的一贯腔调悲天悯人地长吁短叹:

言下之意,就是我这么深刻地爱过,以后,凭她是谁,也不能勾起我的真心,凭他什么事,也不能让我有所动容!“荡子精神”可以借机继续发扬光大。

而事实上,他对待发妻,也从未掏心窝子。他,只不过要把这论调,为首次婚姻写上几笔看似完美的批注。

也许就是这股“荡子”的魄力,让这个蹩手蹩脚的乡下小子在城市里跌跌撞撞地闯荡几番之后,凭借些许才华,得到了汪精卫的赏识,官至南京政府全国经济委员,还和日本人甚为交好,这也为日后出逃日本提前打通了门路。

对胡兰成,后人褒贬不一。有人说该人纵有劣迹,其文丰丽妖娆,自成一家不可废。又有人干脆孩子洗澡水一起倒,全盘否定图个干净爽利。

你就是想骂他,也骂不起来,因为他会掸一掸身上的尘土对你涎皮赖脸地笑。也许人这个动物,从来就是矛盾复杂多面体,胡兰成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风骨,他急于摆脱小人物的人轻言微,最终站错了政治立场。纵然写的一手好文章,但汉奸这个头衔稳稳坐实,成为他那翩翩文人的长衫上最难堪的污渍。

02

一篇《封锁》,是劫数还是缘分?

1943年10月,南京的秋意正浓。坐在院子里的胡兰成随手翻阅《天地》杂志,小说《封锁》让他看了一两段就不由自主坐正,直到把文章看完。意犹未尽,仍翻回去又读了几遍。还要拿给别人赏读,别人说好,他仍觉得不够。

他是真的激赏她的才华。那么精巧的文字迎面扑来,他怎么抵挡得住?

这,就是张爱玲和胡兰成爱情的缘起,像戏曲的楔子。

以胡兰成的个性,见了其文,不见其人,那是肯定按耐不住的。于是,他向主编苏青打听张爱玲的情况。苏青告诉他,张爱玲小姐不见人的,这更激起了胡兰成猎艳的本性。

不过,胡兰成佳人未见,就因为与汪精卫政见不合被投入监狱。张爱玲和苏青一起去周佛海家为他说情,最终,胡得以释放。

一向远离人与人之间“雾数”的张爱玲,怎么会“放下身段”为一个陌生男人求人说情?不要以为苔藓遍布的心就坚如铁石,事实上,张爱玲是严重的自我保护,她的原生家庭已经给她太多创伤,她只有用寄居蟹一样的策略,阻挡了来自外界的一切不利刺激。

二十几岁出头的年纪,听说胡兰成对自己文采的赞赏,她难免心旌摇摇,加之苏青的撺掇,她去求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胡出狱后去找张爱玲,无果。第二天,张爱玲居然亲自上门登访。两人相谈甚欢,聊了四五个小时。这时候的胡兰成无不得意,仙女远兜近转一番后主动下凡,让他看的分明透彻了。

他不喜欢她的长相,因为她高而瘦,一点也不“烟视媚行”,还有点女学生的可怜相。可是他本性里的东西让他忍不住去撩她。他和她并排出去的时候说,你这么高,怎么可以?情场里女人如走马灯一样变换的胡兰成如此一说,没有经历过爱情的张爱玲不可能不受触动。

接下来就是频繁的见面,聊天侃地,谈着谈着,有点恋爱的感觉出来了。一来胡兰成有家室有孩子,二来张爱玲潜意识里的自我保护机制开始运转,于是她变得苦恼了。她对这个男人过分的热络感到本能的抗拒,可是又情不由己,害怕陷进去落个遍体鳞伤。

张爱玲叫人给他送字条让他不要去看她,可是情场老手怎么舍得中途放弃征服一个上海传奇女性的快感?他牢牢把准了张爱玲苦恼的原因,继续乘胜追击。

最终,胡兰成的死缠烂打还是让张爱玲缴械投降。纵然她能看透人情里最凉薄不堪的东西,可是,她亦向往那凉薄外围的一点暖,哪怕只是一点也是好的,起码,是她最缺失的。

除了“低到尘埃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些早已被人们嚼烂的句子,我们兴许还可以看看别的金句,看一看这对热恋中的男女,到底怎么个“岁月静好”法。

文人之间的情话,光有甜腻还不够,都是字字锦绣,可以拿到未来传颂的。

真真是如他所说,二人是“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日子仿佛揉进宝石粉,分外明亮鲜焕,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似乎也只有结婚。

于是,胡办妥了“离婚手续”,在张爱玲好友炎樱的见证下,签订一纸婚书,也就是今天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即便缔结盟约,对一个荡子来说,静好和安稳,只不过是字面上的意思,拿来自我陶醉,也顺便麻醉一下别人。他自己都直言快语称自己“永结无情游”,又怎么会甘心为一个已经揭掉神秘面纱的张爱玲做个本分的好人?事实证明,张爱玲不但没有拴住这个人得到所谓的安稳,因“汉奸之妻”之名,在后来的政治变动中连自身安全都难以保障。

他对她,未必是纯粹的爱,因她那太过繁华富丽的祖上荣光,因她那出尽风头横扫文坛的无双才气,让他像个征战的将士,要把张爱玲当做一枚战利品收入囊中,他大概也是这样揣测: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纵使你再满腹文章,也免不了下凡委身我这个穷苦出身的酸秀才。

要说他对她的爱掺了点渣男的鄙俗,可是,他又是那样懂得她,他们可以他说张爱玲是民国临水照花人,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些概括再贴切不过。张爱玲那样理性的如一杯清咖的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对一个在汪伪政权做官的男人动情,这情感里面,不无有对胡兰成懂得的感激,所以才会“慈悲”。

不可否认,他懂得她的好处,能与她共读好文章而后相视而喜,能把情话互答得像一本书,亦能一起去点心房吃糕点,去静安寺菜场买小菜,尝一尝凡俗的烟火,浸一浸文学的绮丽,他们共通互融,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也许,他是她这辈子,最懂她的人。但是这份懂得,只是他动荡漂浮本性里,一抹乍现的温情。

03

他是她的知音,却不是个称职的丈夫。

婚后,胡兰成到武汉接手《大楚报》,在这期间,与年仅十七岁的护士小周勾搭上了。勾搭还不算完,他还自以为好,滔滔不绝地和张爱玲提及小周的种种,他坚定认为仙女是不会嫉妒的。

张爱玲如此剔透玲珑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不被胡兰成理直气壮的花心刺痛?尽管她说过,胡兰成在自己的世界来来去去亦可,又说,不想因为自己而让他有所改变,可是,那正是出自无比珍视一段感情的真心,才会故作镇静和大度,放对方自由之身。

她爱他,恨不能把他绣在荷包里珍爱,听到另外一个女人的介入,不可能不嫉妒,不低落。但她也许,还是高估了那一纸婚书的约束力,以及,那个男人铮铮的誓言。她自欺地认为,小周于他就是乱世里的一朵狗尾巴花,他狎玩一回,也就罢了。

日军投降,汪伪政府倒台,胡兰成如丧家犬惶惶终日,于是四处逃难。对小周,又是赠金送银,又是郑重交代,好不深情。

可是这番生死离别放在后来,成了表演一样的做作可笑了,逃难温州期间,他把小周抛在脑后,与寡妇范秀美“长亭短送”间有了夫妻之实。

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中毫不避讳谈及这几段婚外情事,一如既往地持端然的姿态,用他那妖冶的笔调,勾勒出这两个女人的万种风情,把对张爱玲的不贞不忠掩盖得严严实实。那语句间,有荡子的得意嘴脸。

1946年2月,张爱玲思夫心切,千里迢迢来到温州看望避难的胡兰成,他不但不感激,还“心里即刻不喜”地呵斥她:你来做什么,还不快回去!张爱玲委曲求全,还是在附近的旅馆住了下来。没有办法,纵然眼前这个男人的冷漠和愤怒已经说明了问题,但张爱玲还是愿意,为了爱,一次次放下自己的骄傲。

胡也常常去旅馆看她,他们谈文学,在街上散步,仿佛又回到当初那段亲密无间的日子。但真相总会迎头劈开一切表象。

一日,范秀美也来了,三人共一室,气氛微妙。胡兰成一见她就说自己腹痛,分明是把她当成自己人,张爱玲反倒如外人一般。张爱玲为她画像,可是没有画完就停笔。范秀美走后她才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得她的眉眼神情,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一惊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你还只管问我为何画不下去!”

她早已洞明他和范秀美的关系,小周还没完,又来一个威胁,胡兰成还只是端然,你让张爱玲还能怎么陪着端然下去?

终于,她在小巷子里和他摊牌,让他在自己和小周中选一个,胡却不肯,一番慷慨陈词后,张爱玲的切肤之痛让她知道再也没有转圜余地,她再也不能对这个男人的本质装作若无其事,于是叹口气说:“你是到底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张爱玲这些话,已经字字含泪,胡兰成却认为,他们两个“从来是在仙境,不可以有悲哀。”兜兜转转,原来,他爱上的不过是一个仙化的张爱玲,她只能和他吟风弄月,却不可以沾惹一点世俗。

温州已经是伤心之地,张爱玲只得冒着雨登船离开。

回去后的张爱玲里尽管已经遍体鳞伤,但她一边收拾自己的心绪,一边顾念旧情,仍然不断给胡兰成寄钱。

二人断断续续通信,胡兰成仍然不思悔改,甚至还有“邻妇有时来我等下坐”之类轻浮之语,张爱玲再也不能容忍。

此时的张爱玲已经心灰意冷,写诀别信仍不忘还附了30万元钱,那是她新写的电视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的稿费。

二人就此决裂,再无相见。

张爱玲把自己置于爱情的祭坛上,一往而深倾其所有,她以盛放的姿态,只身扑向火苗,尽管被燎得遍体鳞伤,可是这仍然是她一生仅有的一次,为了爱情拼尽力气的勇敢和决绝,只为不负自己的心,不负来人间走这一遭。

(未完持续)

张爱玲与胡兰成 : 爱如捕风,情似朝露

如果没有遇到胡兰成,不知道张爱玲的人生会是何种模样。

1944年初的一天,时任《中华日报》主笔、汪伪政府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法制局长、《大楚报》主笔的胡兰成正在南京寓所里躺在藤椅上百无聊赖地翻阅着《天地》杂志,突然,一篇名为《封锁》的小说让他眼前一亮,小说情节很简单,不过是一段小情小爱的平常故事,可是写故事的那个人文笔颇佳,清新柔美,令他未见其人便已动心。

同样爱好写作的胡兰成很是欣赏署名为“张爱玲”的小说作者,他立刻写信向《天地》主编苏青打听张爱玲,他是那样迫切地想要见到她。

那时的张爱玲已经是大上海炙手可热的当红女作家,1943年和1944年甚至被称为“张爱玲年”,大红大紫,盛名在外。胡兰成一时不便冒昧拜访,遂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对张爱玲极尽赞美。哪知张爱玲看后并没有什么反应,这下胡兰成着急了,他立即向张爱玲的好朋友苏青要来张爱玲的地址,亲自登门拜访,没想到张爱玲从不轻易见人,他吃了个闭门羹。像胡兰成这样厚脸皮的人才不会知难而退呢,他使出看家本领,提笔给张爱玲写了一封情书,言辞恳切,辞藻华丽,尽显文采斐然。

女人向来对才子无法抗拒,更何况像胡兰成这样长得又帅又有才的男人,张爱玲看到信后,不免心动,但她想保持女子的矜持,所以并没有立即回信。

那边的胡兰成并没有因为迟迟未收到回信而灰心丧气,他很快又找上了门来,张爱玲还是没有见他,但聪明的胡兰成从门缝里塞进去一张字条,上面详细地写明了自己前来拜访的原因以及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约张爱玲方便时见面。

或许是从未有男子对自己这般殷勤过吧,虽然已经过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年纪,但24岁的张爱玲仍像小女生一样欣喜若狂,她也早就想见胡兰成了,因此,第二天一大早,她就亲自打电话给胡兰成,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然而,心心念念着张爱玲的胡兰成一见到女神本人却大感失望,他虽爱才,但更爱色,可惜他面前的张爱玲只有一身才气,却并无美色可言。她个子偏高,身材偏瘦,用胡兰成的话来形容, “像十七八岁正在成长中,身体与衣裳彼此叛逆。一副幼稚可怜相,待说她是个女学生,又连女学生的成熟亦没有,” 既无仙气飘飘,又无风情万种,胡兰成顿觉索然无味。

但张爱玲却刚好相反,她见了胡兰成真人后,反而更爱慕他了。她觉得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胡兰成正是她苦苦寻找的意中人,她希望能和他有进一步的发展。

见过面后,胡兰成的热情便冷淡了下来,他不再主动跟她联系了,仿佛两个人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张爱玲在家里坐立不安,她苦苦等待着胡兰成的到来。

终于,胡兰成来了。

这次轮到张爱玲献殷勤了。她又惊又喜,带领胡兰成参观她豪华的住所,给他斟上好的茶,做美味的点心,讲自己家族的历史。

直到这时,胡兰成才知道张爱玲那显赫的身世,他暗自在心里打着算盘,冲着张爱玲的名和财,他又重新燃起了爱的火焰。他正式向张爱玲表白了,胡兰成的情话说得很顺溜,张口就来,极尽肉麻。他给了张爱玲父亲般的呵护与关爱,又给了她情人般的温柔与体贴,这让自幼缺失父爱有十分向往爱情的张爱玲身不由己地掉进了他设计的温柔陷阱。

胡兰成是浙江人,大张爱玲14岁,虽出身贫寒,但天资聪颖,在家乡时便被视为乡中才子。但他并不是个纯粹的文人,他热衷于政治,追求功名利禄,连入了汪伪政府当了“汉奸”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他在发妻唐玉凤病死后又娶了全慧文,后来又抛弃了全慧文与艺名叫“小白云”的舞女应英娣同居。张爱玲自然知道胡兰成早有家室,多情滥情,但她不在乎这些,名分不重要,她爱他就够了。

1944年8月,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了。胡兰成以担心日后时局变动对张爱玲不利为由而未举行正式的仪式,只是写了一纸婚书:

张爱玲的好友炎樱在一旁作为见证。

不久,时局突变,胡兰成对张爱玲说: “我们只好替自己多打算一些。将来日本战败,我大概还能逃脱这一劫,就是开始一两年龙婆要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我们不好再在一起。”

张爱的默然。过了一会儿,她说: “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又或叫张招,天涯海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1944年11月,胡兰成到武汉,把新婚不久的妻子一个人留在了上海。

到武汉不满一月,胡兰成便与16岁的护士周训德相恋同居,把曾被他形容为“正大仙容”的才女张爱玲抛到了脑后。胡兰成的亲信沈启无见他如此风流成性,不由地替远在上海时刻挂念着胡兰成的张爱玲深感悲哀。沈启无毕业于燕京大学,会写诗,也看过张爱玲的小说,赞叹她的文章里有六朝人的清丽脱俗与婉约动人,只是可惜她竟糊里糊涂地嫁给了胡兰成这样一个浪荡子。

1945年3月,胡兰成从武汉返回上海,到张爱玲住处住了一个多月,他竟然将自己与小周的婚外情全盘托出,可想当时张爱玲的震惊与伤心。胡兰成时那样地喜新厌旧,与张爱玲相爱还不到一年,可他的新鲜感便过了,仿佛张爱玲不过只是他随手翻过的一本书,看完了就又随手丢到一边去了。

日本投降后,身为“大汉奸”的胡兰成开始四处逃亡。胡兰成逃命时仍忘不了风流快活,在杭州时他化名叫“张嘉仪”,自称是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的后人,还是姓张,只是不叫张牵或是张招,住在一位姓斯的同学家,没几天就又与同学的庶母范秀美做了“夫妻”。等到了温州后,他已经自称是范秀美的丈夫了,全然忘记了上海的张爱玲和武汉的周训德。

1946年2月,张爱玲从上海千里迢迢寻到温州,她太过思念他,所以不顾一路艰辛,宁愿四处奔波。可是她没有想到,丈夫的身边又多了一个新人。胡兰成对于她的到来不但没有半点喜悦,反而生气地责怪她: “你来做什么?还不快回去!”

张爱玲问胡兰成:“我和小周之间,你究竟怎样选择?”

胡兰成拒绝回答,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并没有一夫一妻互相忠诚的观念,他活得很随意,到一处爱一处,并以此为傲,毫无廉耻。

张爱玲又问胡兰成:“ 你与我结婚时,婚帖上写‘现世安稳’,你不给我安稳?”

胡兰成又是缄默不语。“一日夫妻百日恩”,可他们做了百日夫妻,他对张爱玲竟连一日恩情都没有,硬是狠狠地辜负了她。

面对胡兰成的绝情,张爱玲失望至极,沉默良久,她缓缓地说道:

想不到千里寻夫,最后却空手而归。一场倾城之恋黯然谢幕。

爱情来得太快,去得也太快。他们的爱像一阵风,张爱玲是个捕风者,只是她还未来得及抓住爱,爱就如烟花般稍纵即逝。他们的情像清晨的露珠,过不了多久,只要太阳一出来便会消失殆尽。

胡兰成倒是一走了之,可张爱玲却因“汉奸之妻”而备受嘲讽与唾弃。国内待不下去了,她只好于1952年离开上海到了香港,三年后又远赴美国。

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两人各自辗转飘零,再也没有相见过。张爱玲对于“胡兰成”这个名字更是绝口不提。

胡兰成逃到香港后又搭上了黑社会大姐大佘爱珍,不久两人东渡日本。70年代时,胡兰成企图借助张爱玲的光环到台湾发展,结果被余光中等一些知识分子痛骂人品恶劣,他自知无脸见人,只好离开台湾返回日本,他的书在台湾也成为禁书。

胡兰成在日本时写了一部自传,书名叫做《今生今世》,为张爱玲所取。他在书中写了自己与八个女人的爱情故事,而张爱玲是其中最懂他的那一个人。这样风流花心的男子,依我看来,八个女人,他哪个都不爱,他只爱他自己。

如果不是张爱玲,谁又会知道胡兰成呢?他们的相遇,就是在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

若说胡兰成究竟有没有爱过张爱玲呢?我想是不爱的,他对张爱玲的才情确是出自真心地拜服。或许一开始他对她只是好奇与欣赏,而到后来,她的满腹才情征服了他,他慢慢地为她神魂颠倒,但他终究是不爱她的人,他只爱她的才与名罢了。她对他的影响十分深远,以至于他后来常说,若无张爱玲,他断写不出《山河岁月》那部书来。

可是张爱玲自始至终都不肯承认自己错爱一场,她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的确,没有人能比胡兰成更懂她。她太好强,她太爱面子,她似乎也从来不曾后悔过,毕竟与胡兰成在一起的那段短暂的日子是她创作的黄金时期,毕竟他是她第一次爱过的人,也是她此生最爱的人。他最后成了她心口的伤疤,在余生每一个绵长而凄冷的日子里,隐隐作痛。

1981年7月25日,胡兰成因心脏衰竭死于日本东京,终年75岁。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孤独地死在洛杉矶的一所公寓里,终年也是75岁。

曾经爱到花开半夏,一恋倾城,最后却走到繁华落尽,满目苍夷,爱如疾风吹劲草,情似朝露待日晞,她比烟花更寂寞。

石楠小札 记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

石楠小札,一曲被辜负的相思。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胡兰成有没有对张爱玲说过这句话我们不知道,但无论如何,张爱玲是在借范柳原的口说服自己,寻一个心死的理由。

倾城之恋,倾的是胡兰成与张爱玲的情断义绝,全的是范柳原与白流苏的逼不得已。向来是岁月静好,如花美眷,却抵不过时间的人心侵蚀。这一场博弈,本就是不平等的。“炸死了你,我就是故事的尾巴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很长很长。”可她是甘愿的,遇到的是放在心尖尖上的人。一开始,他也曾一心一意,日日伴在她侧,做她独一无二的夫。她是如此地珍视他,所以后来的背叛才显得那么刻骨铭心。点在唇边的烟,忽隐忽现;烫在臂上的疤,遗恨不已。终归是负了,只余她,一株被背叛的石楠,傲放荒原。

张爱玲初见胡兰成时,她还是一个不识情爱的羞涩女子,虽饱知世态炎凉,却瑟缩的如同一头受伤的小兽,而胡兰成已是风月场的老手。她是绝不会使任何陌生男子进入她的房间的,所以隔着一堵房门他递了名帖,由一开始的仰慕才情到渴望相见,人言“越花心的男子越是会哄骗人”胡兰成就是这样的男子。第一次见面时,两人并肩走在小巷中,胡说“你的身材这么高,这怎么可以?”只一句话就让她红了脸;只一句话,就让她低到尘埃里去,欢喜到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他赞她“民国的临水照花人”,而他的风流倜傥更添几分,与一个才子聊文学自然而然会产生爱情,这正符合张爱玲心中对“才子佳人”式爱情的想象,她誉他“古典才子”,是为她带来欢乐和明亮的人。于是,有了后来的一纸婚书,“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一句是张爱玲的手笔,后一句是胡兰成自己添上去的。

可是再惊叹的桥段也终会论为老生常谈,所谓的两情缱绻只是浪子抵达一站的暂时停留而已。离别时,张爱玲对胡兰成说:“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又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牵你招你”。最爱一个人莫过于以我之姓冠之汝名,可最绝情的背叛也是当初的承诺,现今空空如也:得知胡在温州时,她的内心是惊喜的。她千里奔赴去找他,而他亦不是以前的张牵或张招,是身旁已有佳人的张嘉仪。那日午后他们三人聚在一家庭院里进行谈判,张爱玲说:“原来这世上还真有长得如此相似的人”、“确实是位佳人”,她连斥责的勇气都失了,落荒而逃。后来,在蒙蒙细雨的码头上,她乘船而去,大哭了一场,想通了便是决绝,一刀两断,此生不复再见。

至此,这场倾城之恋终是落幕了。

张爱玲不会忸怩作态,事事都要强上三分才好。可于爱却不是这样的,恨不得要掏心掏肺才好。她容忍胡一次一次的背叛,直至被伤的体无完肤;固执地将他们之间的故事写下,只是为了给这个故事留一个随自己心意的结局。十八岁时她曾在《天才梦》中写道:“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却爬满了骚子”。终究,她与胡的爱情真如预料那般,被虫子啃噬不堪。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是什么?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1944年3月,24岁的张爱玲遇见38岁的胡兰成,她天才孤傲的生活被颠覆。胡兰成在报刊上阅读到张爱玲的作品后,为其干练细腻的笔调所震惊,遂登门拜访,随后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张爱玲在信里附上自己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民国lady gaga般张扬孤傲的创作才女,就这样在爱情里沦陷。

1944年8月两人结婚,胡兰成在婚书背后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句子送给张爱玲(此句流传至今,已成经典)。婚后不久,胡兰成因其特殊的政治身份,不得不无止尽的辗转奔波。张胡结婚仅3月,胡兰成离开上海逃到武汉,与护士小周恋爱“结婚”。1945年3月回上海,他坦然将自己与小周的“爱情”告知张爱玲,张爱玲虽极为震动,表面上未起波澜。他再次逃亡到温州时,与朋友的后母范秀美同居。此时张爱玲牵挂在外漂泊逃亡的丈夫,从胡兰成朋友那里得知他的去向后,只身一人从上海到温州寻他。寻来的却是他与情人相敬如宾的画面。骄傲如张爱玲,在温州和胡兰成情人范秀美一起待了20天,张爱玲要求胡兰成作选择,胡兰成不肯。他自信自己的魅力和风度,不管是哪一个女人,一个都不想丢,也自信她们不会离开自己。那20天的煎熬,把张爱玲赤诚的爱恋碾碎,临行前,张爱玲对胡兰成说了寥寥几句伤心话:“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

胡兰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胡兰成的学生朱天心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见到胡兰成时已是他的晚年,以小孩子的眼光,仍觉得他象大观园里的贾宝玉,很有女人缘,有一堆女粉丝簇拥在周围。我亲眼目睹一些知名的女作家争相取悦胡,取悦的方式是大段背诵张爱玲的作品。而胡兰成的独到之处,是让每一个女人都觉得他对自己是最好的、唯一的。”

遇见这样一个多情的,懂女人的浪荡子,还把自己当做“爱女人怜惜女人”的贾宝玉,不知是张爱玲的幸运还是不幸。胡兰成自己也说:“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他爱女人,只要这个女人有可爱之处。所以,他心安理得的,辜负张爱玲,跟朋友妹妹暧昧;勾搭小护士,睡人家寡妇,睡朋友的媳妇;与作家苏青一夜情。没有负罪感的人,无论做出怎样的坏事,都能自圆其说心安理得的坦然接受,胡兰成连汉奸都做,又怎能指望他在道德上对感情有什么责任心呢?

胡兰成晚年写下《今生今世》回忆自己的一生,提及一生的8个女人,个个笔墨均沾,张爱玲只是其中一个篇章。张爱玲在最后的著作《小团圆》里,将自己的一生撕碎了给世人看,却满篇都是胡兰成的影子。在爱里爱得彻底的女子,总是惹世人爱惜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