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潜热和显热有什么区别(显热与潜热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所谓 潜热和显热 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当物体吸热(或放热)仅使物体分子的热动能增加(或减少),即只让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而没有改变物质的形态,则该物体所吸收(或放出)的热称为显热。反之,当物体吸热(或放热)仅使物质分子的热势能增加(或减少)时,则物体所吸收(或放出)的热称为潜热。

潜热与显热的区别是什么?

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物质在等温等压的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

类型:

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

液、气之间的潜热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

固、气之间的潜热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注意:相变过程中,虽然是吸收或释放了热量,但其物质温度保持不变。举了例子:固体熔解成液体需要吸收热量,熔解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只能影响熔解的快慢,不能影响熔解温度的高低,即熔解过程中温度不变。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破坏物体的结合能。)

显热:是指当此热量加入或移去后,会导致物质温度的变化,但不发生相变。即物体不发生化学变化或相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所需要的热称为显热。

(简单地说:显热就是有温度没有相变;潜热没有温度变化,变化由相变产生。)

潜热和显热有什么区别

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物质在等温等压的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

显热:是指当此热量加入或移去后,会导致物质温度的变化,但不发生相变。即物体不发生化学变化或相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所需要的热称为显热。

(简单地说:显热就是有温度没有相变;潜热没有温度变化,变化由相变产生。)

潜热与显热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

显热是物质不发生相变(固液气转变)吸收或放出热量

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如1mol水(100℃)蒸发成1mol水蒸汽(100℃)需要吸收40.62kj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就是潜热;而1mol60℃水升温至100℃(无水蒸汽生成)需要吸收的热量(约3.014kj)就是显热。

简单的说显热是物质不发生相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它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热量转移过程中伴有温度的变化.而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热量的变化,但温度一般保持恒定不变,即相变前后的温度是相同的.

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作“潜热”。物质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时吸收潜热,反之则放出潜热。例如,液体沸腾时吸收的潜热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另一部分用来在膨胀过程中反抗大气压强做功。熔解热、汽化热、升华热都是潜热。潜热的量值常常用每单位质量的物质或用每摩尔物质在相变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表示。

在一级相变中,吸收或释放热量,伴随体积的变化,但系统的温度不变。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相变潜热”。相变潜热与发生相变的温度有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相变潜热是一定值。若用U1和U2分别表示1相和2相单位质量的内能,用V1和V2分别表示1相和2相单位质量的体积,于是单位质量的物质由1相转变为2相时所吸收的相变潜热可用下式表示

l=(U2-U1)+P(V2-V1)=h2-h1

式中P是作用于系统的外部压强,h1和h2分别为1相和2相单位质量的焓。上式相变潜热公式表明,相变潜热l包括内潜热(U2-U1)和外潜热〔P(V2-V1)两部分。

汽化潜热就是说,把1KG饱和水变成1KG干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因为外界系统压力不同,对应的要吸收的热量也不同,所以通常说成在某个压力下的汽化潜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