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崔永元抑郁症(崔永元抑郁症自救)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崔永元

沉重的工作精神压力,导致崔永元得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正因得了重度抑郁症不再主持《实话实说》。1999年时,中国国内电视媒体纷纷效仿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节目形式,逐步导致全中国电视观众对《实话实说》电视节目的要求不断提升,最终此节目的收视率慢慢下降,尽管崔永元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但是依然未能稳固住收视率,这让崔永元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危机。

2001年时,沉重的工作精神压力,导致崔永元已经从睡眠障碍发展到严重的精神抑郁症,而过多服用镇静类药物后,他的身体已经产生了抗体。

2002年,崔永元出书《不过如此》,成为畅销书目。2002年崔永元突然离开《实话实说》,之后人们才知道原因是他得了重度抑郁症。

获奖记录

1、2012 年:中国主持界公众形象风向标的第三届中国100主持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榜崔永元排名第一名;

2、2012 年:中国大学生电视节获最受大学生瞩目的社会人文类节目;  

3、2012 年:央视“十佳主持人播音员”奖(四次);

4、2012 年:主持人“金话筒”奖(两次);

5、2012 年:入围最佳主持人候选人名单;

6、2012 年:获得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7、2012 年:华鼎之夜—第三届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中国电视主持人公益行为满意度调查第一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崔永元

《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患有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

崔永元是随着1996年《实话实说》节目风声水起的,节目的热播不仅引起了惊人的轰动效应,也让他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但盛名之下随之而来的是繁重的工作和沉重的压力。因为崔永元的个性倾向于追求完美,做起事来一丝不苟,要求很高,所以就会感到压力倍增,心理负荷过大。再加上1999年国内很多电视媒体纷纷效仿《实话实说》的节目形式,竞争日趋激烈,逐步促使观众对《实话实说》节目的要求不断提升,最终导致收视率慢慢下降。

尽管崔永元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但依然未能稳定住收视率,这让崔永元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危机!当时由于经受了过度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和连续沉重的工作压力,导致崔永元已经从睡眠障碍发展到严重的抑郁症。

“得抑郁症的人都是天才”,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首先,虽然抑郁症虽然是一种持久的心境状态,但是,并不是说抑郁症就是百分之百的心理问题,甚至有一些抑郁症的发生都不是单纯的心因性问题导致的。

关于抑郁症的发病根源,并不是说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人才有可能会得, 除了有心理性原因的参与,生物性、遗传性、 社会 性等等因素都给抑郁症的发病埋下了“伏笔” 。所以,抑郁症发病前遭遇的种种负面心理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诱因,只要足够强烈,就有可能引发抑郁症,这和癌症的发病有一定的相似程度。

所以,结合以上的原因来看,抑郁症和智商没有关系。

抑郁症和其他生理性的疾病不同,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查明病源,所以,抑郁症的治疗过程是一个诊断—评估—治疗的过程。

不得不说,关于抑郁症的治疗方式,目前显得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以及结合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根据不同的病症程度和精神科医生的判断,可能会有一些物理治疗的方式。

对于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用药是一件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都较大的方式,但是,这的确是比较科学的治疗方法,同时,结合心理治疗的方式是进一步的完善其人格体系,增强心理抵抗力以及自身的缓解能力,加强缓解以及今后的防止复发。

任何时候任何事物,绝对的判断都是立不住脚的。

但是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得抑郁症的人大多都比较聪明,少数甚至非常优秀,称得上天才。

聪明人思虑容易多,自尊心强,求胜心切,特别好面子,这些性格都是容易导致抑郁症。

我还是相信运动能够治疗抑郁症。理由如下:

1.从运动本身来说,它产生内啡肽,使人有愉悦感。运动能够激活大脑,产生正念。

2.运动对于瘾症的戒除有极大的帮助。案例研究证明,有酒瘾的人,运动20分钟就可以克制饮酒的欲望,烟瘾来了运动五分钟,就可以减少对烟的依赖。抑郁症也可以说是对负面情绪的一种依赖,运动可以帮助产生正面情绪,使人有力量战胜负面情绪。

3.著名演员陈坤,通过走长征来战胜自己的抑郁症。某份资料透露,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是通过走长征来对抗抑郁症。美国某著名实验室,让吸大烟的人通过跑马拉松,戒掉烟瘾,效果显著。

4.我也是运动的获益者。我颈椎病是通过跳广场舞才得到缓解的。颈椎病曾经影响我的睡眠,我的书写能力,然后抑郁。

你一定发现,情绪抑郁时,大脑也就僵化了,思考能力都被阻断了。严重到抑郁症时,吃药只会让我们更笨。但是运动,却会让我们的大脑灵活起来。

除了运动,表达自己也非常重要。当我们的情绪被压抑,感情得不到链接,整个人就会有孤立感,与其他人和外界没有了链接,我们就会无力无助,恐惧烦闷,直到抑郁症。

坚持运动,学习表达,一切都会好起来,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首先得先分析得出这样观点的人。 社会 大众对于抑郁症回避还来不及,更愿意和这个疾病绝缘,因此不会是他们所说;专业人员,对于疾病理解更加客观,因此也不会这样说;病人,真正的病人,处于抑郁症状的折磨难以自拔,也不会有这样的观点。因此,会认为自己有天才的本事的,分析仅想到一种情况,就是躁狂发作的状态,而其和抑郁症的关系是同一个疾病谱,会出现在双相 情感 障碍里面,会有抑郁的发作和躁狂的发作两个表现,抑郁时会很低落;躁狂时则是很兴奋,话多,自我评价高,甚至严重到夸大妄想的程度。往往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早期或者不典型的双相 情感 障碍是容易被忽略,而只认为是抑郁症的情况。根据研究数据,双向 情感 障碍被确诊,平均需要7到10年,误诊为单相抑郁症的比例高达60%。因此,包括病人,包括家人需要注意这种情况,能够在早期发现双相的症状才能采取正确的干预手段。

崔永元说过一句话:"凡是抑郁者都是天才"。我感觉这句话覆盖面太大,有点言过其实了。如果说成:“大部分天才都是抑郁者"。倒是更贴近实际。

1、抑郁者大多思维敏捷,沉默寡言,善于思考问题,而不善于交流和人际沟通。以自我为中心,有一种高高在上,清高和寡的感觉。

从心理学上说,这其实是一种病态。

2、上面说的这种抑郁,和临床上所说的抑郁症患者即有相同点,又有不一样的地方。现在的许多年轻人由于生活压力过重和节奏太快,极易患上抑郁症。人到更年期(男女都是),内分泌发生紊乱和失调,也易患上抑郁症,但你不能说: 这些人都是因为天才才患上抑郁症。

3、有许多名人天才患上抑郁症,是和其所处的生活环境、资历、地位、周围关注度和自身的人际沟通有很大关系。如邱吉尔、梵高、崔永元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即是如此。曲高和寡,忧忧寡欢,每天生活在极度的心理压力中而不能自拔。

4、有许多名人,因为抑郁而自杀。也有因为抑郁而出成绩。有人说: 梵高抑郁以前是个画家,抑郁以后成为大师。当然,对梵高的画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不懂的人说是“涂鸦",看得懂的人说是惊世之作,从画上看出了画家的内心世界。不好意思,我乃一俗人,也看不懂他的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梵高抑郁后所画的画真值钱。

5、从心里学和精神病学上说,抑郁是一种病态。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临床用药也只是"对症处理",只有自己从心理上缓解压力、放松情绪、释放压抑的 情感 、多与人沟通交流。而这,恰恰是抑郁者很难做到的。

凡是抑郁者都是气血虚弱的人。

想的多,做得少。

我最早听到这句话是崔永元在某个访谈节目里说的,更多是对自己得病的一种幽默调侃。为什么说是调侃呢?因为我们这个 社会 抑郁症患者远比你想象的要多,我自己身边就有不少得抑郁症的。很显然,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天才,更多的是普通人。

我个人认为,抑郁症患者最大的病因是责任感强,自我要求太高。我们这里有句老话叫“没心没肺,躺倒就睡”,而抑郁症最大的困扰就是失眠,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睡觉就会思考,或者叫胡思乱想。责任感越强,自我要求越高,你的困扰就会越大,但是跟所谓的天才,关系不大。

如果抑郁想不开自杀,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天才又如何~?

这是一种唯心的想法,就跟,我们家的宝贝是最聪明最棒的,一样的道理。

唯心不唯物,并不符合实际。天才多的是,若用嘴说就算的话。

其实,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在所谓的天才上,可能相反的,表现反而会差一些。也许,等过了那个难关之后,会更天才些。可以这么理解:有心理问题,好比有负重,表现自然会差些。等脱下了长期在身上的负重,表现会好些天才些 。

治疗方法?病根是在心。可以看看我的文章,我是心理方面的真正高手。

言过其实。准确说是燥狂症有极少部份人是天才,但更多的燥狂症因知识与经验不足无所作为的怪诞言行而进入疯子行业。所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做出成绩得到 社会 认同创造了价值就是天才,反之就是疯子!崔永元自己肯定不是天才,不过是在中央台做了几期节目出了名而失去自我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棋子罢了。虽然他客观上破了 娱乐 圈的局,毁了名星们做婊子立牌坊的梦这是小催无心插柳之作,但其打击一大遍,将表演艺术家与名星无差别扫射,漠视冯小刚导演某些作品的艺术价值而对冯导进行泼妇般的骂街言行恰恰说明催永元不是天才而是一个精神不 健康 的病人。对于病人我们除了包容与谅解又何必给他较真呢?

崔永元事件全过程(崔永元冯小刚手机事件揭秘)

[闽南网]

近日,崔永元怒怼冯小刚的事件炒得沸沸扬扬,连主演范冰冰都被拖下了水。很多人不明所以,崔永元和冯小刚有什么过节恩怨?崔永元冯小刚手机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5月10日晚,冯小刚发微博公布新片《手机2》概念海报。编剧刘震云、主演葛优、范冰冰、张国立、徐帆、范伟原班人马悉数回归。

冯小刚还晒出7人十五年前后合影对比,配文“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人性的弱点一成不变。十五年过去,老友重逢,温故知新”。

崔永元冯小刚手机事件回顾 崔永元冯小刚过节恩怨:

当年葛优的经典台词“有一说一,我是严守一”广为流传。有些人认为在电影中玩潜规则的严守一是以崔永元为原型创作的。

《手机》第一部的时候曾于2003年年底上映。这部电影就对崔永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描述的是一个做主持人的事情,而这个节目就是《有一说一》,主持人就是葛优扮演的严守一。

这档节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时比较火的《实话实说》,进而联想到崔永元本身。而电影中严守一身上的男女关系以及之后《有一说一》栏目更换成女主持人,这些情节也都跟现实中的和晶替换崔永元主持《实话实说》极度的相符。

这种情况之下,不得不使人不产生联想。虽然当事人都竭力的否认这部电影是在影射崔永元,但是,当时的这部电影着实给崔永元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当时的流言蜚语也使得崔永元的抑郁症极度的加深。据悉,当年崔永元与冯小刚两人因为电影《手机》而关系闹掰,这场恩怨也长达7年之久。

崔永元当时十分气愤,一怒之下发表了一篇万字长文炮轰《手机》,直言《手机》是垃圾片,并且痛斥冯小刚做人缺乏诚实,与其断交一点也不寒心。面对崔永元的炮火猛攻,冯小刚一直高挂免战牌,未做回应。

崔永元认为《手机》就是对他的含沙射影并使他深受其害,饱受了流言之苦。而冯小刚和刘震云虽极力否认却于事无补,改变不了外界对崔永元的看法,当然也改变不了崔永元那颗受伤的心。

15年后,冯小刚又要拍《手机2》了,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崔永元和编剧刘震云联系了,后者表示这次影片不会再用手机这个名字会改名字,然后崔永元就没有追究,但是冯小刚转身就公布了《手机2》的海报,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改名字。

然后,崔永元就开始了手撕《手机2》的生活,先是大骂冯小刚和刘震云,然后一拳打到了海绵上之后,他就改了攻击方向转而将矛头对准了冯小刚的妻子、刘震云的女儿和主演范冰冰。

事情发生后,崔永元强调,冯小刚从来没有道过歉,只是解释说,“想跟小崔开个玩笑,但他不接受这种开玩笑的方式,觉得有点遗憾”。

这让崔永元十分难以接受。当媒体问及他是否希望得到道歉时,他说:“冯小刚这种,我都说他是渣滓了,你让他给你道什么歉呢?这种人他道歉有什么用啊?”

崔永元还透露了一个细节,来佐证自己的说法:“我记得当时冯小刚请我到他们家去吃饭,后来等到电影上映的时候,我不是批评他们了吗。”

“人家就采访冯小刚,他的那个助理就说,‘谁叫崔永元,我们不认识。’ 但就是这个人,当时在他们家楼底下等着我,把我迎上去。所以这就是渣滓。”

冯小刚宣布《手机2》开机的消息后,崔永元马上在凌晨发微博怒怼冯小刚和《手机》系列的编剧刘震云,“冯小刚是渣子大家都知道,刘震云变成渣子速度偏快了一些。”这么看,两人的关系好像从来没有修复过。

5月24日,崔永元微博讽刺八年前范冰冰领“国家精神造就者”奖,称“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领”。5月27日怼上了刘震云的女儿,你爸这个快,李安那个慢!

5月28日,崔永元发微博说“你不用表演,你是真烂(1)”,后面的(1)显然有“未完待续”之意,这条微博曝光了几张合同照片,虽然抹去了一些文字,但是能看出是涉及演艺相关工作的合约。

5月29日,崔永元再发微博,称1000万片酬只是一部分,范冰冰实际上签了“一大一小”两份合同,“不怕曝光的小合同”价值千万。

而另一份隐藏的“大合同”价值5000万。也就是说,范冰冰演一部戏拿了6000万片酬,而“这哥们儿只在片场演了4天”。

5月30日下午,崔永元接受媒体采访首次回应晒出范冰冰合同一事,崔永元表示他意见最大的不是范冰冰,最主要的是刘震云。

采访中崔永元首先为广大吃瓜群众解开了合同从哪来的,崔永元表示合同是别人主动提供给他的,并称:“想维护正义,想主持正义的人太多了,他们会帮你,他们可能行有余力不足。

崔永元透露其实当时公布合同时完全是个失误,他只是想表达演员拿天价片酬就应该做更多的事,由于自己是第一次用P图软件,没有注意到有范冰冰的名字。她就在微博晒出自己拍《手机2》的自拍照,并称自己很开心。

基本上,崔永元和冯小刚的新陈旧怨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崔永元怒怼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的事件已经在网络上发酵好几天了,没想到事件至今热度不减。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崔永元冯小刚有什么过节恩怨?崔永元冯小刚手机事件揭秘” 的全部介绍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