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金福南事件图解(金福南选择亲手杀死那个父权社会)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Bedevilled,2010)

上次与各位分享了 [为人民服务] 这部几乎是在挑战底线的作品,其导演张哲洙正是韩国已故暴力美学大师金基德的弟子,作为后辈的他几乎是最大限度继承了师傅的美学风格,我们能从其导演处女作《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中一窥究竟。

金福南事件图解(金福南选择亲手杀死那个父权社会)金福南事件图解(金福南选择亲手杀死那个父权社会)


即便这部电影在2010年公映,距今也不过十余年,但我仍然愿意将其列为经典的序列之中。因为它完成了一次在暴力美学框架下的个性书写,但指向的却是社会和人性的深层次话题,令人阵痛又深思。

当故事中那个被折磨的愤怒女人金福南拿起镰刀时,她甚至唤起了我们原始本能中的快感,杀戮已然成为末路,谁来解释这一切始末?

“没有男人,真活不下去!”一堆婆婆们望着正在修理房屋的男人发出感叹的声音,道出这座孤岛的社会机制。

即便是生理性别上的女人们,也仍然拥护父权制中心;即便是曾有机会逃离的金福南,也只能暗自接受,更别说改变女儿的命运。

金福南事件图解(金福南选择亲手杀死那个父权社会)金福南事件图解(金福南选择亲手杀死那个父权社会)


或许,那句话并没有否定男性心目中女性的重要性,但随后一切让观众看到事实却是如此。金福南被当作发泄性欲的工具,她的忍耐给予压迫进一步开展的可能性,最终反噬到女儿身上。

婆婆们继续唠叨不停,他们甚至愿意为失手杀死自己女儿的男人而辩解,只因他是这座岛上唯一可以延续火种的男性。

金福南不可避免地走向绝路,她不停地用镰刀锄地试图掩饰早已崩溃的内心,而当抬头看起那无法直视的太阳时,刺眼的光芒又仿佛让她消解了压抑,选择用暴力来释放自己的不满。

这段情节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一书中关于默尔索的故事,同样是在一个空气中充满了燥热的时刻,同样是那让人无法直视的太阳,促使他扣动了板机,而金福南则选择那把镰刀。

《局外人》中默尔索的命运是荒诞的,但他对于暴力的解释还可以走上法庭,金福南则不一样,她作为一个女性直面那完全脱离了现实世界的孤岛,虚构空间的父权体制下让她无法呼吸,那比荒诞还荒诞。

很多人认为是女儿的离去,让金福南选择用暴力的手段来解决一切,但真正引发杀戮的其实是那个儿时的伙伴郑海媛,她以圣母的姿态来到金福南的身边,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压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Bedevilled,2010)

眼前的这个女人,在金福南眼里看来是完美圣洁的存在,她一身白衣,皮肤干净,容不得任何污秽的沾染。

金福南将其看作自己心中的宝贝,尽力地保护她不在这座岛上受到侵害。这样做的最大驱动力便是眼前的这个女人来自首尔,她来自于一个现代化的文明都市,在那里一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吧?金福南对于这个女人的幻想,包含着逃离之后重生的心情。

金福南事件图解(金福南选择亲手杀死那个父权社会)金福南事件图解(金福南选择亲手杀死那个父权社会)


现实是金福南永远不可能离开,她已经被这座岛上的体系禁锢了。况且,眼前这样一个圣母玛莉亚,也并不愿意帮助她去逃离这座岛屿,而是仅仅作为一个冷漠的观察者,甚至还不如前来岛上挣钱的妓女。

张哲洙导演做得最巧妙的一点,恰好是在这两位主角的视角选择上。电影并未以金福南为主视点展开,而是以首尔的独立单身女性郑海媛。

孤岛和都市,两个平行世界,听起来后者一定会比前者有更高的包容性,但实际的内里却那么相像。

首尔真的有那么好吗?通过海媛的视角让观众看到了一切。这座城市不过是被钢筋混凝土覆盖,被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伪装了起来,而它却仍然保持着那种原始的野蛮的。现代化、文明,实际上都是虚假的外壳。

海媛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之中,在她的心里,她将孤岛看作一片净土。当她降临之时,她可以回溯人生,但理想是多么的虚无。

随着暴力的宣泄,海媛又重返首尔,金福南也一路来到她幻想的地方。电影最后,金福南躺在海媛的怀里,她用手摆出吹竖笛的姿态,哼唱起来。

眼前这个女人,她的诉求是多么的简单。

真的是压抑许久后的复仇吗?

金福南杀死的那些人,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他们都是拥护那座岛上父权社会的人们,金福南杀死的是那个父权制中心的社会。

作为从未受过教育的她,拥有了自己的觉醒意识。这种觉醒意识,即便是最野蛮的姿态,也让我们警醒。

只有在做到那一点时,她才真正拥有一个女性的权利,一个作为母亲的权利,一个作为人的权利。

金福南也用她的行动令海媛醒悟,后者作为一个经受过教育的人,终于明白自己曾经的冷漠与无情,她选择抛弃掉那些现代化的外衣,向警局揭发之前自己目睹过的暴力行径。

在最开始时,海媛的担忧、退步、妥协,一步步蚕食着她自己应有的权利。

在目睹了这些女性的遭遇后,她也终于认清自己,选择站出来挑战那些权威,挑战那些由男性主导的话语权。

似乎从那一刻起,她仿佛真正拥有了权利。

张哲洙导演在一个典型的暴力美学框架之下,去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他的思考和真切,让作品的社会价值突显出来,尽管它只是一部处女作。

暴力的使用并不是充斥着全片,而是在一个人性无法忍受的点去爆发,并在适时的时刻结束。

我们评价一部影片,找出故事当中的内核所在,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它并无太大意义。

真正有意义或者有价值的事情,是当我们关注到了这样一个内核之后,去思考的是什么塑造了金福南?是什么让金福南变成这个样子?是什么让这样一个父权社会仍然存在?

很多人在去找寻主题的道路上就走偏了,人们开始不愿意去真切地面对这个话题,开始争论的各方又变得如此极端,更别说有人愿意去理性的剖析背后的原因。

她选择亲手杀死这个父权社会。最后呢?她只会被当作杀人的疯子,没人愿意追问是什么原因。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