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违反广告法怎么处罚(电商店铺违反广告法怎么处罚)

本文目录一览:

违法广告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违法广告怎么处罚罚款。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相关规定:第七十三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在履行广告监测职责中发现的违法广告行为或者对经投诉、举报的违法广告行为,不依法予以查处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的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违反广告法怎么处罚

违反广告法处罚视情况而定。处罚具体内容如下:1、如果广告主发布虚假广告,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2、如果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则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或者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明知或者应知的利用其场所或者信息传输、发布平台发送、发布违法广告,应当予以制止。

违反广告法的处罚标准

工商总局还确定了20个违法药品、食品、化妆品、收藏品广告案件,进行重点督办。截至8月22日,各地已立案137件,罚没款(含拟罚没款)总数为1007.13万元。

《广告法》第55条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医疗机构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部门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

这次的新广告法,加大了对虚假广告违法广告的`惩罚力度,如果违反是可以处20万以上罚款的。

《广告法》其规定极限用语的处罚为:罚款二十万元起,堪称“史上最严”的处罚,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合法使用广宣内容哟!

以下广告内容禁止使用,请大家熟记、执行。尤其是经销商门店(海报、灯箱、展板、X展架、画册、单页等)及自主的网上宣传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官网等),请立即自查自纠,若存在、发生违法问题,别说我没提醒你,后果要自负了哟!

以下列举的是现在不能再使用了,我们以前使用过的、常见的、部分广宣内容(未列举的内容请参照以下标准和广告法要求自行整改)。如仍在使用,请务必立即停止使用、立即整改,具体方案请与各市场部或品牌中心联系。

①与电动车质量排名相关的词语或相关海报:电动车质量排名第一、电动车质量排名最权威、最新电动车质量排行榜、电动车质量最好等相关词语。

②与电动车品牌排名相关的词语和相关海报:中国电动车创新领导品牌、电动车品牌排行第一、最佳品牌、中国国家田径队官方指定品牌/电动车(注:不能使用“指定”)等相关词语。

③相关荣誉、牌匾: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最佳品牌奖牌和最佳发明奖牌等。

特别提醒:其它敏感广告内容也不能使用,如:好到违反广告法、发红包求转发(如果转发的广告存在违法情况,发布者也要承担相关责任)等。

新《广告法》与我司相关的主要内容附下,请大家认真学习、执行。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1、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2、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3、国家级、世界级、最高级、最佳、最大、唯一、首个、首选、最好、最大、精确、顶级、最高、最低、最、最具、最便宜、最新、最先进、最大程度、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家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绝对、独家、首家、第一品牌、金牌、名牌、优秀、最先、独家、全网销量第一、全球首发、全国首家、全网首发、世界领先、顶级工艺、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最时尚、极品、顶尖、终极、最受欢迎、王牌、销量冠军、第一(NO.1/Top1)、极致、永久、王牌、掌门人、领袖品牌、独一无二、独家、绝无仅有、前无古人、史无前例、万能等均属于极限用语。

极限用语包括但不仅限于商品列表页、商品的标题,副标题,主图以及详情页,商品包装等。对于极限用语的店铺,一经发现违规店铺将给予扣分并进行罚款,处于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出现情节严重将直接进行封店处理。

违反广告法禁用词的处罚

对于极限用语的店铺,一经发现违规店铺将给予扣分并进行罚款,处于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出现情节严重将直接进行封店处理。而一旦遇顾客投诉极限用语,并维权成功,赔付金额将有商家全部承担。所以,卖家们要重视起来,自查自纠,及时进行修正和更改,以免被罚。

2021广告法禁用词?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禁用的词汇如下:

1、食品广告不得含有“最新科学”、“最新技术”、“最先进加工工艺”等绝对化的语言表达;

2、食品广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可以替代母乳,不得使用哺乳妇女和婴儿的形象;

3、不得在商品包装和宣传页面上,使用“国家免检产品”字样和图案;

4、不得使用与药品相混淆的词汇,不得直接或间接宣传食品的治疗作用,如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辐射危害有保护作用等,以及处方复方、治疗、消炎、抗炎、洫、祛瘀、止咳、解毒、疗效、防治、防癌、抗癌、肿瘤、增高、益智、各种疾病名称等明示或暗示有治疗作用的词语;

5、不得使用祖传、秘制等虚假性词语;

6、强力、特效、全效、强效、奇效、高效、速效、神效等夸大性词语;

7、神丹、神仙等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

8、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