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几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几类几级)

本文目录一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可以分为哪几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

(1)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突如其来的,一般是不容易预测的。

(2)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群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害性:突发公共卫生事可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

(4)系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甚至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就藏在他的定义当中,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成四类:

(1)重大传染病疫情: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可能是群体性癔症,也可能是某种中毒。

(3)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中毒,是指由于吞服、吸入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所产生的有害影响。指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4)其他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事件:指针对不特定的社会群体,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的严重损害,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重大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几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分别是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进行预警标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指的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但影响我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许多公共卫生事件与自然灾害有关,例如地震、水灾、火灾等。另外,还有动物疫情、致病微生物、药品危险、食物中毒、职业危害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广泛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多样性体现在引起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生物因素、自然灾害、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各种事故灾难等。

还有广泛性,尤其是当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时代,某一种疾病可以通过现代交通工具跨国的流动,而一旦造成传播,就会成为全球性的传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哪些?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4类:

1.重大传染病疫情:

是指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包括鼠疫、肺炭疽和霍乱的爆发、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炭疽等流行、乙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罕见或已消失的传染病、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等。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医院、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相继出现3例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包括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和食物中毒;短期内发生3人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

4.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包括医源性感染暴发;药品或免疫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泄露等事件,生物、化学、核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和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1例以上的死亡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分类有哪些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成4级,特别重大的是Ⅰ级,重大的是Ⅱ级,较大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几大类?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从发生原因上来分,通常可分为:

(一)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主要指传染病(包括几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区域性流行、暴发流行或出现死亡;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后出现群体性异常反应;群体性医院感染等。传染病肆虐人类历史数千年,曾造成世界性巨大灾难,尽管科技进步发明了抗生素及疫苗等药物和生物制剂,使传染病有所控制,但是目前传染病的发病率仍占全世界每年总发病率的第一位,其原因:1、一些被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疟疾等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2、一系列新传染病相继发现如艾滋病、埃波拉病等人类构成严重威胁;3、特别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某些帝国主义国家,人为研制烈性传染病并用于军事战争,即生物战(或细菌战),给人类带来危害和恐慌。

(二)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人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三)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出现中毒死亡或危害:这类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是污染所致,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污染等,波及范围极广。据统计,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472万人因此丧命。并且由于是有毒有害物质所致的污染。常常会对下一代造成极大的危害。

(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台风、洪涝等的突然袭击,会在倾刻间造成大批生命财产的损失、生产停顿、物质短缺,灾民无家可归,眼见几代人为之奋斗创造的和谐生存条件毁于一旦,几十年辛勤劳动成果付之东流,由此而加剧产生种种社会问题,并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诸多公共卫生问题,从而引发多种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五)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煤矿瓦斯爆炸、飞机坠毁、空袭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让我们感到震惊,一些生活意外事故也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安全。这类事件由于没有事前的准备和预兆。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六)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这类事件由于系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危害较前几类要严重的多。一来该类事件的原因不明,公众缺乏相应的防护和治疗知识。同时,日常也没有针对该事件的特定的监测预警系统,使得该类事件常常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由于原因不明,在控制上也有很大的难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标准如下: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

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

根据事件的成因和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新发传染性疾病、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火灾、泥石流)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疾病流行,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