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ipad和手机的区别(ipad和手机什么区别)

本文目录一览:

苹果平板和手机的区别

苹果平板和手机的区别

①平板屏幕大,大屏幕在显示上,比例上会有较大的优势,比如网页能看的更加全面不用一点点翻,每页显示的内容更多。

②平板很大,但是不像手机有射频天线等等,反而芯片更少了。所以内部空间很大。散热更好,相对来说能用更大功耗的硬件。

③电池更大,待机时间。使用时间较手机有较大提升。

④便携性不如手机,优势都在浏览和影音方面。

⑤随着系统更加完善,输入端的优化,平板能够做更多办公方面的工作,当然这得以后才能看到。

大屏手机最多不过7寸。太大了操作会有困难,毕竟是手机,单手持握还是需要一定的保证的,从我的使用来看,五寸左右还是比较合理的。屏幕也够大

苹果平板介绍

Safari:

iPad搭载的是Safari浏览器,大触摸屏可以方便冲浪,整个页面可以一次呈现,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移动便可进行翻页、滚动,也可对相片进行放大缩小操作,支持网页缩略,体验更为直观。

邮件:

通过触摸便可进行邮件操作,支持很多邮件附件格式,如: .doc,.docx,.pdf,.ppt等等。支持各大主流邮件服务商,包括MobileMe、Yahoo!Mail、Gmail、Hotmail和AOL。实际上,iPad进行邮件收发更为方便有趣,屏幕不管是在平放还是垂直模式下,邮件均可自动跟着旋转并铺满全屏,通过屏幕上的虚拟键盘,你便可进行邮件的查看回复。如果有人在邮件中给了你图片,你可直接把图片保存到内置的Photo程序上。

图片:

锐利震撼的`屏幕,外加独特的软件功能,iPad轻轻触碰,Photo图集里图片便可一一呈现,用手指可对图片进行缩小放大或幻灯片观看等操作。iPad在和底座连接或充电时,还可以当作一个数字相框来使用。载入图片的方式也非常多样,iPad可以和电脑同步下载,也可下载邮件上的图片,或者和相机连接直接下载图片(需要使用相机连接套件)。

视频:

这是iPad的一项基本功能,高分辨率的屏幕可以用来观看任何视频,从高清电影到电视连续剧,或者是博客以及MTV。可以在宽屏和全屏间轻松转换,只要双敲击便可。iPad屏幕边上没有任何按键或接口设计。

游戏:

(需要通过App Store下载)包括SEGA游戏的多种选择、大屏幕高清触控屏结合重力感应器的支持,相比iPhone而言将会更加的紧张和刺激。

记事本:大大的屏幕以及屏幕上的虚拟键盘均方便了标注功能,在水平操作模式下,可以看到做了标注的页面,也可看到所有的标注列表,标注以红色线圈显示。

iPod(iOS 5及以上为音乐):

通过iPad上内置的iPod(音乐)程序,可以浏览整张专辑,也可对歌曲、艺术家、歌曲种类进行单独查看。通过点触敲击便可播放歌曲,内置的强悍扬声器则可完美呈现音质,当然也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耳机进行收听。

平板电脑和手机有什么区别?

平板电脑与手机的区别是:

1、形态不同:平板电脑的结构要比手机更复杂,能提供更多的接口,能支持更多的外围设备,大部分的平板电脑都是一块板子,正面一个液晶触控屏,结构很紧凑简洁。

2、体积不同:平板电脑正常采用7到10寸的屏幕,整体体积比液晶略大,厚度不高于15mm,一线品牌的第二代平板电脑产品厚度大部分控制在1厘米以内,手机的厚度基本在10mm左右,不过屏幕相对就较小一些了。

3、使用环境不同:平板电脑和手机同样都适合移动使用,就便利性来说,手机由于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平板和手机区别

平板和手机区别

平板和手机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外观,这也决定了两种产品的定位。最初有不少人认为平板将取代PC,但现看来这还为时尚早。平板的大尺寸意味着屏幕拥有更大的显示空间,比手机更显得有生产力,但是平板系统却和手机系统一样,Android平板基于Android系统,iPad和iPhone一样运行的是iOS,并非是macOS,这意味着它们并不能像Windows PC和Macbook那样运行一些专业软件。

除了外观更大之外,首先从功能上来说,平板电脑在互联网浏览及程序运行方面的能力要强于手机,而且一些较好的平板电脑甚至可以运行电脑端游戏,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采购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其途径都一定要正规可靠,山寨和翻新产品不仅质量差而且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不得不加以防患,我们日常可以通过大型电子商场或科力普商城这类能够确保厂家直供的线上平台进行选购,其质量会比较放心。

此外,从用户角度来来区分的话,手机是7*24小时在线的,因为要进行主动的以及被动的联系。智能手机必须满足其作为手机的功能,需要解决的核心需求是通话,其他功能的满足是锦上添花。而平板电脑也能通话、语音甚至视频,但不是必须,其核心需求是满足用户办公、娱乐等需求,通话只是其中一项小的功能,且非刚性要求。

最后从产品特点上来看,智能手机普遍具有体积小、易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而平板电脑,其体积小于PC,便携性优于PC,所以其相对比的应该是PC电脑,而非手机。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平板电脑和手机之间的外形和功能差距会越来越小,但是它们两者的定位及核心需求还是决定着它们的发展方向不同,因为,无论是平板电脑还是手机,未来都将继续拥有自己的一份市场。

拓展:不同手机、平板电脑充电器混用需注意

很多人遇到手机或平板电脑没电后,经常会随手拿起一个充电器就用。不同的充电器,怎样用才是最安全的?

采访中,很多人都表示,有随手拿起一个充电器就用的习惯,并没有注意上面的电压、电流等信息。受访者纷纷表示:“我一般不会看电流、电压这些标准,一般接口一样的我就用了。”、“手机电池现在效果也不是特别好,所以说我一般接口一样的就拿起来用,因为你毕竟得插上,其它的就没太注意。”

网上有很多有关充电器如何混着用的帖子,多数都写着小电流的充电器可以给大电流的设备充电,因为大电流的充电器会给小电流的设备造成损害,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但从物理学上通过公式计算是错误的。“大伙可以看一下充电器上面,二次直流部分输出最大电流值,一般平板输出电流大概就是2.1安培左右,而手机充电器标称基本就是1安培左右。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拿平板的充电器充常规的一般手机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你用手机的充电器去充平板就很有可能造成手机这个充电器,你摸这个线会发烫,严重的`话就是把整个充电设备烧损。”

除了充电器混用,还有很多人喜欢用电脑USB口给手机充电,这个并不建议大家用。因为手机充电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直流输出,电脑这个输出它由于是在主板上供的USB口输出,主板它不是专业用于给你充电的设备,它是用于通讯的设备,很有可能你带这个负载对主板的影响也很大。有的显卡集成在主板上的,不同游戏的画面,图形的处理上,它的供耗也时刻变化,它需要大功率的时候,那你主板供用其它容量就小了,这样你手机充电的时候电压不是很稳。

iPad 和手机功能是一样的? 除了屏幕大 没什么区别?

IPAD和手机现在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同质化。使用功能越来越相似,但是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在使用场景上还是有区分的。

首先IPAD的屏幕大,可以更好地观看影视和进行办公类的操作。想想十英寸的IPAD和只有五英寸的手机,你会选择哪一个?屏幕上的优势这一点手机是没有办法进行比拟的。

另外,现在ipad和手机上运行的系统也不完全一样。有很多专业的系统只能在ipad上运行。比如一些专业的绘图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这取决于IPAD的性能比较手机运算和处理能力更强。

再者,她们的使用定位也不一样。IPAD主要是学习娱乐为目的。他基本上不需要通话功能,而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和沟通功能,而娱乐功能支持它的辅助功能。想想你不可能拿一部手机长时间办公,这样使用这样手机的电池也无法满足的要求。还会影响你正常的沟通。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一部IPAD,这超长的待机和宽大的屏幕才是你更好的选择。

平板电脑和手机区别在哪

随着科技的发展,平板和手机的功能越来越相近,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平板电脑和手机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区别

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尺寸不同,导致使用场景不同。不过以前按照能不能通话,按照尺寸是不是5寸以上来划分平板跟手机,但是现在这个界限越来越模糊;手机也做到了5寸以上,平板也支持了打电话,跑3g或者4g流量的,所以无法从这些进行区分。而且安卓平台也好,iso平台也好,平台本身都走向统一平台,不严格区分手机跟平板的。

如果要严格区分的话,从用户角度来讲,手机是7*24小时在线的,因为要进行主动的以及被动的联系。

智能手机必须满足其作为手机的功能,是解决核心需求是通话,其他功能的满足是锦上添花。而平板电脑也能通话(语音甚至视频),但不是必须,其核心需求是满足浏览网页,移动办公等满足用户办公、娱乐,通话只是其中一项小需求,且非刚性要求。

智能手机,需作为手机来存在,这决定了其一些特点,体积小,易携带,因此在体积的限制下,通话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其他需求,是体积大小与满足其他用户需求的矛盾

平台电脑,其体积小于PC,便携性优于PC,因此对应的应该是PC电脑,而非手机。因此,从产品的定位与核心需求决定了他们的区别, 总结 为就是手机与电脑的区别。

在未来,不论手机、掌机(psp、3DS等)、电子书、平板电脑、 笔记本 、 台式机 、电视等,最终都将成为一块尺寸不同的智能触摸屏,软件可以运行在任何尺寸的设备上。

设备的功能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用户会根据不同设备的尺寸、便携性、续航时间来选择不同设备的使用场景。开发者在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使用场景优化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平板电脑发展历程

60年代末,来自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艾伦·凯(AlanKay)就提出了“Dynabook”的概念,他想象这是一台可以带着跑的电脑,主要功能是帮助小孩学习。为了发展Dynabook艾伦甚至发明了Smalltalk编程语言,并发展出图形使用者接口,也就是苹果麦金塔电脑的原型。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该中心没有支持这个构想。

1989年9月,GRiD Systems公司制造成功第一台商业化平板电脑,并命名为GRiD Pad,它的 操作系统 基于MS-DOS。

可以说,从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期,平板电脑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由于核心芯片等硬件技术的限制,平板PC仅在小范围内得以推广和使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要从千禧年微软的.NET战略发布会算起。

2000年6月,微软在“.NET战略”发布会上首次展示了还处于开发阶段的TabletPC。2000年11月,在全球3大电脑展之一的美国拉斯维加斯电脑展(Comdex Fall 2000)上,比尔先生进行了Tablet PC专题演讲,将TabletPC定义为“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全能PC”。2002年12月8日,微软在纽约正式发布了TabletPC及其专用操作系统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这标志着Tablet PC正式进入商业销售阶段。

从另一方面来说,2010年1月27日,在美国芳草地艺术中心举行的苹果公司发布会上,传闻已久的第一代iPad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当然,Pad的与Tablet的概念很不一样。

2011年9月,随着微软的Windows8系统发布,平板电脑阵营再次扩充。

2012年6月19日,微软在美国洛杉矶发布Surface平板电脑,该产品分为两个版本:SurfaceRT使用Windows RT操作系统,CPU为四核NVIDIA Tegra 3;Surface中文版/专业版则预装Windows 8,CPU使用第三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5处理器。由于Surface可以外接键盘,因此微软称这款平板电脑接上键盘后可以轻松变身为“全桌面PC”。从两款Surface的参数中不难看出,CPU等核心指数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处理器的改善,可以利用最新技术为平板电脑的性能提供强劲支持,增强显卡特性、安全性和管理特性,让平板PC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其中,第三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采用22纳米制程技术以及世界首款3D架构的全新晶体管技术,使得开关速度提高37%,功耗降低约50%,并且大幅度提高显卡功能,为各种商业演示助力。

在2013年信息技术峰会(IDF)上,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杨叙表示,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产品越来越多,除了常见的一体机、笔记本、超极本,还有平板、手机以及各种嵌入系统,这些产品的功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更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实际产品中,触控、体感交互、面部识别、虚拟现实、语音命令、无线充电乃至超长续航,这一切都要靠计算驱动。英特尔公司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表示,英特尔即将发布的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系列,该处理器系列现已向OEM客户出货,并将在二季度末发布。基于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系列的超极本,将赋予消费者激动人心的全新计算体验和全天的电池续航,实现英特尔历史上对电池续航时间的最重大提升。通过可变形和可插拔的超极本系统,它还将带给消费者新一轮“二合一”的潮流,在令人惊奇的全新设备形态中,消费者可同时获得全功能PC体验和最好的平板电脑体验。

从国际因素看,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为了继续抢占中国市场,海外企业陆续改变原先不肯向中国输出技术的策略,通过在中国投资建厂,设立生产基地等方式与本土企业展开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要警惕国外企业进行落后产能转移甩包袱的情况出现。

预计2013年,国外企业将进一步在平板显示领域开放,放宽对中国输出产线和技术的限制,通过与国内面板、材料和装备企业开展合作,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同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向中国转移势必会给国内企业带来一定冲击,因此,如何采取正确的战略合作和竞争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国内因素看,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关键材料和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进口,与国外差距明显。预计2013年,中国将持续加大对关键材料和设备的政策扶持力度,平板显示产品配套能力有望获得提升,对国外进口的依赖将有所减少。预计2013年,在新型显示技术,尤其是AMOLED、新型背板技术(LTPS、Ox鄄ide)、超高解晰度显示技术等领域的竞争中,国内平板显示企业仍处于劣势。随着《2010~2012年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规划》政策的到期,是否出台新的产业激励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动力。

手机发展史

如果追溯我们会发现,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1940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

1973年4月,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事实上,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不同手机。第二代手机——GSM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来区分用户。到了今天,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于是,更新的、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机的CDMA技术应运而生。应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还能减少辐射,可称得上是“绿色手机”。

发展历史

1831年 ,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进一步用数学公式阐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间。而60多年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手机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

1844年5月24日 。莫尔斯的电报机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到"活,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活特耳里,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02年 ,一位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讯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 。

194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造出战地移动电话机 。

1946年,世界上从圣路易斯的一辆行进的汽车中打出了第一个电话用移动电话所拨打电话 。

1957年,苏联杰出的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58年,他已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 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 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 。

1958年,苏联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тай)。1959年,性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

马丁·库帕(Martin Cooper)

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 ,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 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 就轻到了60克以下。

看过平板电脑和手机区别在哪的人会看:

1.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区别在哪里

2.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区别在哪里

3. ipad与笔记本电脑的区别是什么

4. 上网本和平板电脑的区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