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张纯如为什么吞枪(张纯如为什么吞枪 中国为何不保护张纯)

本文目录一览:

张纯如有什么贡献?她为什么吞枪自杀?

张纯如作为出生在新泽西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其在1997年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又称《南京暴行》),先后被翻译成15种语言,打破了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迅速轰动世界。然而,由于写作过程中和出版后带来的影响,张纯如却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再加上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导致她最终于2004年11月9日开枪自杀。

出版《南京大屠杀》,迅速轰动世界

张纯如作为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其最擅长以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其先后出版了《钱学森传》、《南京大屠杀》、《华人在美国》等作品

1994年12月,当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立即就感到了无与伦比的愤怒,而当她发现在所有英文的非小说类书籍中,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历史后,她毅然决然的决定要填补上这一空档。于是,从这一年开始,她开始在世界各地访问幸存者,查阅历史文献,为写作做准备。

在当时的美国来说,一个年轻女子花数年时间完成一本历史著作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毕竟当时大部分人都在忙着奋斗赚钱、成家立业,而张纯如却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为了确保资料的准确,张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1995年7月,张纯如曾前往南京搜集史料,待了25天左右,据帮助其搜集资料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当时27岁的张纯如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每天坚持工作10多个小时。而曾担任张纯如中文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则回忆说,“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1997年12月,在南京大屠杀60周年自己,张纯如撰写的英文版《南京大屠杀》出版,对于这本详细记录了侵华日军南京犯下的大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的书,一经问世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迅速震惊西方世界。而此后数年内,《南京大屠杀》再版十余次,先后印发近百万册,并被翻译成15种语言。

因写书而患上抑郁症,张纯如最终开枪自杀

很多人认为张纯如的自杀,与《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有着密切关系,其实并不准确。毕竟张纯如第一次精神崩溃发生在2004年8月,而此时距离该书出版,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因此,张纯如的自杀虽与《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有关,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密切。

在撰写《南京大屠杀》时,张纯如的确已经出现了一些身体上的问题,由于这本书中详细描述了日本军人的各种恶行,因而导致她出现了如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等问题,而在该书出版之后,又接连收到威胁信件和电话,这使其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如果说《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出版前后带来的精神压力是根源,那么张纯如在2003年4月出版的《华人在美国》(The Chinese in America)以及随后准备撰写的关于“日军对美菲联军的暴行”的书,便是最终导致其精神崩溃的导火索。

《华人在美国》这本书讲述的是华人在美国生活中持续受到的边缘化对待,例如其在书中曾说“刮开每个在美国成名的,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美裔华人的外表,你会发现无论他们获得的成就多么杰出,无论他们为美国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事实上他们所有人的身份都曾经受到过各式各样的质疑。”由此可见,在写这本书是,张纯如又“吸收”了多少负面情绪。

2004年8月,当张纯如正在搜集整理自己的第四本书,描写“日军对美菲联军暴行”的书时,在路易斯维尔市患上了应激性精神病,后被送往医院,而在张纯如三张遗言字条中的第二张,她曾写道,“你们最好记住那个曾经的我,那个作为畅销书作家如日中天的我,而非那个从路易斯维尔市回来后变得失魂落魄的我”。张纯如的病情,显然是由于长期的负面情绪和精神压力所致。

经过治疗后,张纯如虽然得以出院,但这次发病却让她患上了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她在第三张遗言字条上曾写道,“我实在无法动摇一个信念,即我被某些比我想象中更为强大的力量雇佣或迫害。这个力量也许是CIA,也许是其他组织,我永远不知道。只要我还活着,这些力量将永不会停止对我的追捕。”由此可见,张纯如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张纯如曾在第一张遗言字条中写道,“我承诺我会早晨起床并走出房子,我将进行一段长长的散步,并顺路拜访我的父母。我将遵照医嘱按时服药。我承诺不会伤害我自己,我承诺不会访问那些讨论自杀的网站”。可见,她是清楚自己病情的,也曾努力恢复正常生活,可惜最后还是因精神疾病和药物副作用走上了不归路,最终于2004年11月9日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关于张纯如之死,正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所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张纯如为什么吞枪?

张纯如因为抑郁症吞枪。

张纯患有偏头痛,这是忧郁症的表征,巨大的病痛揪割着她,她的忧郁症不断加深。2003年7月张纯如在为她的第四本书进行研究旅行时,曾因精神崩溃而住进医院。

张纯如的先生道格拉斯于2004年11月9日清晨5时30分向警方报案称张纯如已失踪。道格拉斯对警方说,他最后一次见到妻子是在当天凌晨2时。张纯如在给家人的遗言中说,希望他们记住她患病以前的样子:全心投入生活,献身她的事业、写作和家庭。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张纯如的后世影响:

张纯如曾荣膺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美国华人团体“年度女性”称号,并且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及“哈利·杜尔门图书馆”赞助。张纯如曾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文摘杂志《读者文摘》的封面人物,受到许多电视节目邀请。

包括著名新闻访谈节目《夜线》和《吉姆莱赫新闻时间》,也为多家出版物(包括《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写稿。她与NBA体育明星“东方小巨人”姚明,著名钢琴家郎朗被誉为当下美国最引人瞩目的三位华人青年。

张纯如为什么自杀?

张纯如是美籍华裔女作家, 其作品《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第一次将中日之间的纷争展现在在世人面前,引发全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与讨论。未曾料到的是,2004年张纯如于家中吞枪自杀,一时间议论纷纷,不少人怀疑张纯如的死并非“意外”,而是某些群体为了掩盖真相痛下杀手。但经过长时间调查,确认张纯如的确是自杀。一、抑郁症是直接原因

张纯如生前被诊断出精神崩溃,长期饱受抑郁症折磨。根据张纯如生前留下的文字,可以发现她曾多次出现自杀的念头,一直勉励自己遏制这种极端思想。 另一方面,为了治愈抑郁症,张纯如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受到药物影响,她的行为偶尔会失控,这也是导致她去世的直接原因。二、辉煌与落魄之间的落差

因为揭发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张纯如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成为知名的畅销书作家。但后来随着人们的遗忘,张纯如逐渐落魄下来,尤其是当她回到路易斯维尔市,因为其华裔身份受到排挤和欺凌,从山顶一路摔到山谷的巨大落差,让张纯如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她本就脆弱的心理直接崩溃,从而间接导致了她的抑郁症。三、探访史实资料埋下祸因

为了写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张纯如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回忆录,面对血淋淋的事实和人性黑暗面,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心无波澜。曾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大部分研究屠杀华人的学者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学者们通过数据,直面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极易对人性、对人生产生了巨大的排斥和怀疑。他们无法接受这些黑暗的真相,所以很多研究不了了之。无论如何,张纯如女士是真正的斗士,他敢于揭露真相,痛斥日本抹杀战争真相的行为。她的去世是全世界的遗憾。

张纯如为什么自杀

历史学家张纯如的做法令人敬仰,她的死亡是不是被人杀害?南京大屠杀,至今伤在每个中国人的脊梁骨上,一直淌血,疼痛难忍。不仅仅是中国人,即便是对于全世界,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污点。而张纯如,就是那个敢于把伤疤揭开,给全世界看的人。把罪恶呈现在阳光下,唤醒人类不应忘记的记忆,直至她因为抑郁症自杀,年仅36岁。纯如在幼年时就曾经听家里的长辈提到过南京大屠杀的事情,虽然很震撼,但是对于美国长大的她来说,始终是距离过远,无法深刻地去理解。

直到1994年底,张纯如在第一次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激起了她幼年时的记忆,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愤怒。原来在中国一个叫南京的地方,真的存在过这样的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而且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说类书籍里,居然没有一本提及这段本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为什么身在美国,还有其他各国,关于二战历史人们总能提起纳粹对于犹太人的虐杀却很少有人知道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对于此现象,除了愤怒,她甚至还为之感到害怕。

她怕别人真的把这件事情忘记了,她怕这段历史真的被历史所湮没了。她说过:“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张纯如从《南京大屠杀》开始,所聚焦的一直都是人性的阴暗面。这对她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纯如的闺蜜所描述的内容,很多人都认为当时人们,包括纯如自己,都只看到了成功带来的积极影响。他们只看到了她的乐观,而没有看到她的抑郁。其实她当时四处游历听取战争受害者诉说的那些悲惨经历和社会压力确实压垮了她。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精神逐渐出现问题,狂躁症和抑郁症都开始出现,而且张纯如还患有偏头痛,这也是忧郁症的表征。2004年8月,她正式被诊断为:精神崩溃,甚至产生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此时,据她推出《南京大屠杀》已经相隔7年之久。2004年11月9日,她在车内吞枪自杀,结束了自己36岁的生命。综上所述,历史学家张纯如的做法令人敬仰,她的死亡不是被人杀害,而是自杀。

张纯如为什么吞枪?

是长期抑郁加上抑制、治疗过程中严重的药物副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很多人不太熟悉“张纯如”这个名字,她是第一个向西方社会披露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她的著作在西方国家轰动一时。 在张纯如少女时期,她从父母口述中得知了血淋淋的屠杀历史,感受着沉重历史带来的残忍与悲愤。

拓展:

成年后的她,投身于写作事业,为了保证书中的历史真实性,她不仅大量检索资料,还一次次去实地调查走访,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更多还没有展现给世人的历史残酷细节,她的内心或是精神一直承受超过正常人所负荷的黑暗与压抑。

张纯如是出生在新泽西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张纯如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她善用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的史料,其《钱学森传》、《华人在美国》等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