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三农是指哪三农 聚焦三农是指哪三农

什么是三农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三农是指哪三农?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

三农是指哪三农 聚焦三农是指哪三农三农是指哪三农 聚焦三农是指哪三农


中国现在在改革 到处都有机会。

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这和你自己的当地条件和自己的经济状况决定。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1、农业:

在世界范围内的定义,是属于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在人工培育的条件下,获得产品的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农村:

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居住的地方,是生产劳动者劳作之余,休养生息的场所,是他们的根。农村的人居环境、经济活力、生态保护,对于国家战略发展极为重要。

3、农民:

是指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据2017年度国家统计,我国拥有农村户籍人口为9亿,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即便是城镇化率达到70%,也还有近4亿人长期从事这一生产力。农民在我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对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大的变动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也是指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提出“三农”问题。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指的是哪几个呢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关注三农自身,更要注意从“三农”之外的对面采取对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农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农指的是哪几个?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解决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稳定、民族复兴。一是在农业方面,取消了古代的种地征税政策,从此农民不交农业税,也没有了任何提留和摊派。种田种粮政策随后取消,并增加了对一些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二是对农村建设也采取了很多补贴政策,在修桥修路、通水通电、新型农村建设等方面都给予政策优惠,农民基本不需要集资或摊派。3、为改善农民生活,首先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扶持资助、危房改造、新农村合作医疗、6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等补助措施。三、关注三农问题的背景,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6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丈读为每人每年丈欠新建筑税约3.28万美元。二者比例为3.28:1(2005年为3.22:1);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届6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年均0.69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85%。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实行全家合作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进农村产业化。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临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南方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遥遥领先于第二产业和三产业。农民认为种田收入不足,因此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了农民进城工作的现象,但城市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形成了大量集聚在城市、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地区生产热情下降,农业投资开始下降,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农业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状况是中国总体生活状况的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最大挑战,导致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明显问题。

什么是三农?

三农问题是我国一直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第一次以“三农”这样的术语提出是在2000年。2000年3月,中国民间“三农”问题研究者、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前党委书记李昌平上书朱总理,反映当地“三农”面临的问题,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2005年十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三农被正式提出,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

:我们老说三农。三农到底指的是什么?大家知道吗?文章图片1三农指得就是农业、农村、农民。这是现代的说法。

那么这个说法出自于哪儿呢?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南宋诗人王炎在这首《南柯子》里最早使用了“三农”这个词儿,但他的意思是指春耕、夏耘(种)、秋收。

文章图片2

后来我们的国家一些政策上引用了这个词,给它定义为农业、农村、农民。

什么叫三农?三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充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

一、什么叫三农

1、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一定要一体化的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2、应对农业发展的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的本身,还要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充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中国农业产品这时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

二、三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三农是指哪三农 聚焦三农是指哪三农三农是指哪三农 聚焦三农是指哪三农


1、农业

(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而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三农是指哪三农 聚焦三农是指哪三农三农是指哪三农 聚焦三农是指哪三农


(2)农业主要包含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副业,从事农业生产与气候息息相关,我国在上古就产生了农耕文明。

2、农村

(1)农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者所聚居的地方,和城市和城镇相比,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会更差,但自然景观更好,而且生活节奏更慢,生活压力更小。

(2)今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3、农民

(1)农民就是指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这类人最大的问题是文化素质比较低,而且负担较重。

(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指的是什么?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农村”: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农民聚居地在农村散布。

“农业”:耕作土壤、收获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科学和技艺。生产对人类有用的动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制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及其处置的科学和技艺。

“农民”: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三农”问题,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燃闭兄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

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

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态顷减少。

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皮袭。由于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

扩展资料:

三农衍生影响

第一、政策问题

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

第二、医疗问题

缺钱是农民的主要问题,但由于近代偏向于发展西方昂贵的西医而疏忽了农民几千年来都依赖的廉价的传统中医的发展,致医药昂贵,使农民因病致贫。

三农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在网上键入“三农问题”搜索,有简体中文网站和网页17000项,三农问题研究已十分深入。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地域广,东西跨越5个时区。

南北气候迥异,各地资源禀赋差别大,东、中、西部经济条件悬殊,不可能有一套适合全国各地农村的最优方案,靠一个“一号文件”解决农村所有问题。这里,笔者提供两条基本思路,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思路;二是农村地区的一揽子改革思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