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一斤等于多少克多少两(一斤等于多少克等于多少两)

本文目录一览:

一斤是多少克 一两等于几克

1、1斤=500克,1两=50克, 1克=(1/50)两=0.02两。

2、解答过程:

3、因为1公斤=2斤,1公斤=1000克,所以2斤=1000克, 1斤=500克。

4、又因为1斤=10两,所以10两=500克,1两=50克,1克=(1/50)两=0.02两。

一斤等于多少两

一斤等于10两,1斤等于500克,1两等于50克,1克等于(1/50)两等于0.02两。

斤也作觔,是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市制一斤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

1斤等于多少克多少两

1斤等于500克,等于十两(古时十六两)。

“斤”是东亚各国经常使用的重量单位,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标准,在我国现在的1斤等于500克(大陆),台湾省1斤等于600g,香港澳门地区1斤约等于 605g。

现在的1斤等于十两,在古代1斤等于十六两。

扩展资料:

质量单位换算:

1吨(t)= 1000千克(kg)= 2205磅(lb)= 1.102短吨(sh.ton)= 0.984长吨(long ton)

1公担(q)=220.5磅(lb)=100千克(kg)

1千克(kg)= 2.205磅(lb)

1公两(hg)=100克(g)

1公钱(dag)=10克(g)

1克(g)=1/1000千克(kg)

1分克(dg)=100毫克(mg)=1/10克(g)

1厘克(cg)=1/100克(g)

1毫克(mg)=1/1000克(g)

1微克(ug)=1/10⁶克(g)=1/1000毫克(mg)

1纳克(ng)=1/10⁹克(g)

1短吨(sh.ton)= 0.907吨(t)= 2000磅(lb)

1长吨(long ton)= 1.016吨(t)

1磅(lb)= 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 28.350克(g)。

一斤等于几克?一两等于几克?一克等于几两?

1斤=500克,1两=50克, 1克=(1/50)两=0.02两。

解答过程:

因为     1公斤=2斤,1公斤=1000克,

所以      2斤=1000克, 1斤=500克.

又因为       1斤=10两, 

所以       10两=500克,1两=50克,1克=(1/50)两=0.02两。

扩展资料:

国际重量单位换算:

1 千克 = 0.001 吨

1 千克 = 1,000 克

1 千克 = 1,000,000 毫克

1 千克 = 1,000,000,000 微克

英国重量单位换算:

盎司(香港译为安士)是英制计量单位,符号为ounce或oz。作为重量单位时也称为英两。

常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oz.av。

1盎司=28.350克

1盎司=16打兰(dram)

16盎司=1磅(pound)

金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oz.tr(英)、oz.t(美)。常见于金银等贵金属的计量中。

1盎司=31.1035克

12盎司=1 lbs磅

药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ap oz。

1盎司=31.1030克

液体盎司:容量计量单位,符号为oz

1英制液体盎司=28.41毫升

1美制液体盎司=29.57毫升

参考资料:重量单位百度百科

一斤等于多少两?

现代采取十进制,一斤等于10两,古代采取十六进制,一斤等于16两。故有半斤八两之说,一般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不相上下。

“斤”也作“觔” 质量单位:市制一~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见筋(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扩展资料:

古今换算

资料:

西汉每斤,258.24克;东汉每斤,222.73克;魏晋每斤,222.73克;南齐每斤,334.10克;梁、陈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东魏每斤,445.46克;北齐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衡制

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中载:12粟为1分,12分为1铢,12铢为半两,24铢为1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孔丛子》中记载:“二十四铢为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锊谓之锾,二锾四两谓之觔,觔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钧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秦统一度量衡后,反映在衡制方面为五权法:即铢、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汉承秦制,据《汉书·律历志》记载:“权者,铢、两、斤、钶、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24铢),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这就是用黄钟律管所容一千二百黍的重量(7.8克)来定义衡器的单位两的量值。自汉以后至隋代相承不变。唐代重量单位:“累、铢、钱、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宋代以较验乐尺积累法中之分、厘、毫、丝、忽(均以十进位)五个名位,用来命名重量单位以下的小数名称,清未重定度量衡时,重量小权单位止于毫,斤以上不命名。民国18年(1929)《度量衡法》市用制又止于丝,斤以上加石,100斤为石。

古代重量单位及进位关系是:12铢为一龠,两龠(24铢)为两,16两为斤,10斤为衡,15斤为秤,2秤为钧,4钧为石,4石为鼓,200斤为引。

参考资料:斤(东亚传统重量单位)_百度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