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高适属于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吗

本文乃“东方如南说娱乐”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高适(约702-765),字达夫,渤海荷(今河北景县)人。他是盛唐边塞诗派中第一个有成就的诗人。他的四十多首边塞诗,反映了广泛的思想内容。强烈的报国愿望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在他的诗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塞下曲》:

高适属于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吗高适属于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吗


万里不情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阔,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高适属于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吗高适属于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吗


表现慷慨意气,豪爽性格和高度的自信。他虽然仕途不顺,但始终没有熄灭理想的火花和磨钝进取的锋芒,始终没有放弃积极的追求与奋斗。他鼓励别人也是鞭策自己:“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送董判官》)“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送李待御赴安西》)“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送裴别将之安西》)

但现实使他无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自蓟北归》)对此,他感慨万分:“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他的边塞诗,还揭露了军事上的种种弊端和不平。

高适属于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吗高适属于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吗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蓟门五首》)批评穷兵猴武的开边政策,“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塞上》)。感叹朝廷不用良将;“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蓟门五首》),表现军中士卒的艰苦生活和不平情绪;“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同上),则反映了士兵的厌战心理。这些,大大丰富了高适边塞诗的题材,提高了其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而名篇《燕歌行》更集中地、出色地体现了他边塞诗的最高成就。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最早见于曹丕,主要是写“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的主题,历代不外征妇思夫之愁。高适运用旧题创新意,直接描写边塞战争、揭露军中不平,批评将帅贪功求荣,也写了征妇思情,内容广泛而深刻,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首诗是高适“感征戍之事”(见诗前小序)的一首和作。全诗主要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1.描写战斗场面,歌颂战士们的勇敢精神。诗开篇就展示了紧张的军事行动,敌人入侵,天子发令,将士奔赴战场,敌人展开攻击,整个场面写得有声有色,表现了战士们“男儿本自重横行”的英雄气概。

2.揭露将帅贪求功勋、不恤士卒的罪行和军中不乎等现象。“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全诗警策之句,对比强烈,感情激愤,前人称“二句最为沉至”。诗人从正面歌颂战士们“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无私无畏精神,反衬将领的骄纵淫逸,暗刺他们“只顾勋”的丑行,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侧面押击其军事上的无能。结合当时张守理“妄奏克获之功”的史实,这首诗深刻的现实性显而易见。

3.反映长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精神痛苦。诗人采用交替手法,刻画士卒与妻子身在两地、彼此相思的悲哀心情。同时,以战斗的残酷和气候的寒冷烘托士卒心中的凄凉与怨恨。

全诗具有严整的结构和雄健的气势。以战争过程为线索,穿插将帅的荒淫和战士的思想,变化起伏、开合跌宕。它起得道劲有力,结得含蕴深沉,中间一气贯注,奔泻流畅,充满了激昂、愤慨、沉挚、悲壮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句式散偶并用,节奏顿挫强烈。这首诗,不愧为边塞诗的精品。《营州歌》描写边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袭蒙革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高适的送别诗也写得很好,《别董大》其二:

千里黄云白日瞧,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以昏暗的环境、严寒的气候渲染分别时的气氛,后两句突升高昂,劝勉友人不要悲伤,对未来要充满信心。诗作充分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胸,开朗的性格和达观的思想,较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更为积极乐观,成为送别名籍。戎帅和诗人的双重身分,成全了高适。他的边塞诗鲜明地反映了盛唐精神,成就尤为突出,影响十分深远。

参考资料

《全唐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