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端午节的日期(端午节在几月几)

本文目录一览:

端午2021年是几月几日 哪天是端午节

1、2021年端午节的日期:2021年06月14日。

2、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3、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是几号

端午节具体是几号,每年是不固定的,一般在5月末到6月上旬之间,农历是五月初五,这个日期是固定的。2022年的端午节是6月3号,农历五月初五,星期五。

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这一称谓与传统节日中的正月初一元旦、三月三日上巳节、七月初七乞巧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包粽子、划龙舟是主要内容。我们过好端午传统节日,对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鲜活地体现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

端午节的相关文化内涵

在中国其中约有30个民族均过端午节。其中除了汉族之外,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都在端午当天同样会吃粽子、赛龙舟。然而瑶、彝等族与大多数过端午节的民族不同的是,在端午他们纪念未必是屈原,但是相同的地方是都吃粽子。

中国的大半民族都过端午节,并在端午节时举办纪念屈原的活动,这无疑是受汉族的影响,可见端午节习俗对于中华民族认同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当今,中国的端午节已经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整个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端午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2021端午节是几号

端午节被很多人称作为粽子节,这一天适合吃粽子,同时也可以去看龙舟比赛,另外也还有烧艾草,喝雄黄酒等等习俗哦。端午节同样的也会享受到三天的小长假,每年都会受到各种期盼。那么2021年端午节是在哪一天呢,几号呢?

2021端午节是几号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同时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端午节时间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2021年农历五月初五对应的阳历日期是6月14日,所以2021年端午节是在14号这一天,星期一。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2021年端午节是哪天

2021年的端午节是在农历2021年的五月初五,阳历2021年6月14日,辛丑年 【牛年】甲午月 癸巳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对于端午节的安排通常是3天,另外,端午节假期期间,高速公路通行依旧收费哦。

和端午有关的诗有哪些 《端午》

[ 唐 ]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日赐衣》

[ 唐 ]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端午》

[ 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 宋 ] 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端午即事》

[ 宋 ]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 宋 ]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小重山·端午》

[ 元 ]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 宋 ]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午日处州禁竞渡》

[ 明 ]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展开全部内容

端午节在什么时候

端午节的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历史传说: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民间活动: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比较普遍的风俗活动有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

2021年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2021年端午节是6月14日星期一。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根据国务院对国家节假日的规定,端午节法定放假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日,并允许与周末进行调休。每年的具体放假日期都不一样,因此,具体的放假时间需要以国务院发布的放假通知为准。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躲午

在有些地方,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把家里的小孩童送到外婆家去暂住,因为传说端午这一天恶灵比较多,孩子待在自己的家中不安全,如果送去娘家的,则可以躲避凶恶。

2、洒雄黄酒

端午时节各种昆虫鸟兽开始逐渐出没,蛇在这时候也开始出现踪影。传说蛇怕雄黄,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农村的人们也会在家里洒上雄黄酒,以此防止蛇虫进入家中。

3、系五彩绳

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五色线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4、插艾蒿

相传西周时每逢五月初五,人们便在门户上插挂艾叶(也称艾蒿)和菖蒲,意为攘毒气、避邪气。此习俗历代相传,至今本溪地区的人们仍沿习这一习俗。

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具体的日期是哪天?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屈原的终日与端午巧合;在距今两千年的东汉初期,屈原与端午吃粽子、投粽子联系起来;在距今约1500年的南北朝时期,屈原与赛龙舟联系起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信仰图腾崇拜,端午节成为中国民间纪念屈原的一个专用节日,其热度和气氛仅次于春节。不管这种联系有没有内在根源,它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缅怀之情,标志着图腾崇拜、偶像崇拜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应该崇拜自己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先驱。

闻一多考证了端午节的来源,但他并不反对端午节这天纪念屈原。1942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指导的进步文艺团体“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公演郭沫若历史剧《屈原》,轰动了山城重庆。当年端午节,一大批进步文艺家在重庆聚会,即席赋诗,敦促国民党停止反共,一致抗日。大家一致通过,将端午节这天定为“诗人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