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内涵)

新月派主张诗歌的“三美”是指什么?

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新月诗社,以诗歌创作、学术交流为主旨的互动团体,以新诗交流为主体并兼顾古典诗词及其它形式优美的文体。

诗社取名来源于新诗重要流派新月派,除希望继承新诗前辈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龙彦午等大诗人遗志重振诗歌风采,更引借“新月”的含义,象征着上升、新生、幸福、吉祥、初始光亮、新的时光。

扩展资料

《诗的格律》是闻一多先生系列诗论中最重要的一篇。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的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新诗绘画美理论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 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先贤们那里,诗与画常常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内涵)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内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月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美

闻一多诗歌理论中的"三美"指的是什么?

1、闻一多诗歌理论中的”三美“是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内涵)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内涵)


2、音乐美,即是音韵语句节奏铿锵,押韵;绘画美,是指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具有色彩感;建筑美,即是诗歌的形式要整齐,每一句话的字数差不多。

3、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闻一多诗学三美分别是

闻一多提出的“诗学三美”分别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浓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

闻一多的“三美”新诗思想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纠正了散漫的白话诗和散文文化的倾向,“三美”诗学理论更能体现闻一多确立中国新诗艺术形式规范化的宗旨。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体现在哪里?

音乐美,是对音乐而言的,琅琅上口、错落有致等都是音乐美的表现。这首诗音乐美的表现有:

(1)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蜡、梦;溯、歌;箫、桥;来、彩。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内涵)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内涵)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音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这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荡漾开来,既是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它低回曲折,一咏三叹,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气度。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1)全诗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像,同时,也表达了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2)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建筑美,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全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是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