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几代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介绍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Circuit,VLSI)是一种将大量晶体管组合到单一芯片的集成电路,其集成度大于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的晶体管数在不同的标准中有所不同。从1970年代开始,随着复杂的半导体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的研究、发展也逐步展开。计算机里的控制核心微处理器就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最典型实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VLSI design),尤其是数字集成电路,通常采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已经成为计算机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

集成电路规模分类?

小规模集成电路(SSI):10-100个元件或1-10个逻辑门

中规模集成电路(MSI):100-1000个元件或10-100个逻辑门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10^3-10^5个元件或100-10000个逻辑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10^6-10^7个元件或10000个以上逻辑门

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10^7-10^9个元件

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SI):10^9以上个元件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英文缩写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英文缩写是VLSI,全称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64k位随机存取存储器是第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约包含15万个元件,线宽为3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已达到600万个晶体管,线宽达到0.3微米。

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

扩展资料

第四代计算机是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最早的个人计算机之一是美国苹果(Apple)公司的AppleⅡ型计算机,于1977年开始在市场上出售,继之出现了TRS-80(Radio Shack公司)和PET-2001(Commodore公司)。

当时的个人计算机一般以8位或16位的微处理器芯片为基础,存储容量为64KB以上,具有键盘、显示器等输入输出设备,并可配置小型打印机、软盘、盒式磁盘等外围设备,且可以使用各种高级语言自编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VLSI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特点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集成度(每块芯片所包含的元器件数)大于10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一般是在一块厚0.2~0.5mm、面积约为0.5mm的P型硅片上通过平面工艺制做成的。这种硅片(称为集成电路的基片)上可以做出包含为十个(或更多)二极管、电阻、电容和连接导线的电路

与分立元器件相比,集成电路元器件有以下特点:

1. 单个元器件的精度不高,受温度影响也较大,但在同一硅片上用相同工艺制造出来的元器件性能比较一致,对称性好,相邻元器件的温度差别小,因而同一类元器件温度特性也基本一致;

2. 集成电阻及电容的数值范围窄,数值较大的电阻、电容占用硅片面积大。集成电阻一般在几十Ω~几十 kΩ范围内,电容一般为几十pF。电感目前不能集成;

3. 元器件性能参数的绝对误差比较大,而同类元器件性能参数之比值比较精确;

4. 纵向NPN管β值较大,占用硅片面积小,容易制造。而横向PNP管的β值很小,但其PN结的耐压高。

它的设计特点:

由于制造工艺及元器件的特点,模拟集成电路在电路设计思想上与分立元器件电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1. 在所用元器件方面,尽可能地多用晶体管,少用电阻、电容;

2. 在电路形式上大量选用差动放大电路与各种恒流源电路,级间耦合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3. 尽可能地利用参数补偿原理把对单个元器件的高精度要求转化为对两个器件有相同参数误差的要求;尽量选择特性只受电阻或其它参数比值影响的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和主存储器都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所谓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在单片硅片上集成1000~2000个以上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其集成度比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提高了1~2个以上数量级。这时计算机发展到了微型化、耗电极少、可靠性很高的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军事工业、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得到发展,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空前大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除了向巨型机方向发展外,还朝

着超小型机和微型机方向飞越前进。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在美国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应运而生,它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此后各种各样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如雨后春笋般地研制出来,潮水般地涌向市场,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畅销品。这种势头直至今天仍然方兴未艾。特别是IBM-PC系列机诞生以后,几乎一统世界微型机市场,各种各样的兼容机也相继问世。

什么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谢谢给出祥细答案!!!最祥细者有赏!!!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几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几代


问题描述:

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几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几代


奖赏5个金币!!!!!

解析:

集成电路是采用专门的设计技术和特殊的集成工艺,把构成半导体电路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基本元器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例如硅或砷化镓)或绝缘基片上,能完成特定功能或者系统功能的电路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集成度(每块芯片所包含的元器件数)大于10的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特点

1. 集成度高:将多个电路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以实现在一个小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功能复杂的电路。

2. 功能齐全:集成电路计算机可以实现大型计算机的大部分功能,如数据的存取和传输,功能编码、控制。

3. 用电量少:集成电路计算机因集成度高,功耗少,耗电量对用户来更节约,能更安全和可靠的运行。

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几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几代


4. 速度快: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非常快,计算机控制的程序可以按行执行,从而实现快速运行。

5. 大容量:内存深度一般可达到几十个位或更多,可以支撑复杂的计算任务。

什么叫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通常指含逻辑门数为100门~9999门(或含元件数1000个~99999个),在一个芯片上集合有1000个以上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