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弱冠指男子多少岁(弱冠指男子多少岁花甲指的是多少岁)

弱冠指男子多少岁

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礼记&曲礼上》记载,&二十曰弱,冠&。简言之,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唐代《孔颖达&正义》里又有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大意是说,在古代的时候,那些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要参加冠礼,预示自己已经成年。

但是,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身体尚未发育强壮,所以称之为&弱冠&,表年少之意。所以,后人就用&弱冠&来指代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弱冠之年&也成了男子二十岁的代称。冠,帽子,指代成年,不能用于女子。

弱冠指多少岁

什么年,后来是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豆蔻”指女子多少岁?“弱冠”是指男子多少岁 女孩:12岁-金钗之年,13岁-豆蔻之年,15岁--及笈之年,16岁-碧玉之年,出嫁-梅之年.

人的一生:不满周岁-襁褓之年,2-3岁-孩提之年,13-15岁午匀之年,16-20岁-弱冠之年,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60岁-花甲之年,70岁-古希之年,80岁-杖朝之年,90岁-耄耋之年,100岁-期颐之年.

古代“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弱冠:指男子20岁, 也称加冠。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总角、垂髫、及笄、豆蔻、弱冠”各指多少岁啊?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弱冠是多少岁 10岁左右称为总角

20岁左右称为弱冠

30岁左右称为而立

40岁左右称为不惑

50岁左右称为花甲

60岁左右称为知天命

70岁左右称为古稀之年

70岁以上称为耋耄(hao mao)之年,随心所欲不逾矩。

孩提、及笄、弱冠、而立、花甲、古稀、耄耋分别是几岁? 几,十几,二十,三十,六十,七十,八九十

弱冠之年是几岁? 弱冠之年是指20岁。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弱冠”指多少岁的男子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弱冠是指多少岁?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x0d\x0a详细资料:\x0d\x0a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x0d\x0a\x0d\x0a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x0d\x0a\x0d\x0a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x0d\x0a\x0d\x0a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x0d\x0a\x0d\x0a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x0d\x0a\x0d\x0a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x0d\x0a\x0d\x0a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x0d\x0a\x0d\x0a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x0d\x0a\x0d\x0a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弱冠指男子多少岁(弱冠指男子多少岁花甲指的是多少岁)弱冠指男子多少岁(弱冠指男子多少岁花甲指的是多少岁)


弱冠是指多少岁

20岁左右称为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扩展资料:

弱冠礼

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叫“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古人认为成年后,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称呼。

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在乡有官位者)和乡先生(退休乡居的官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弱冠” 周朝时需举行成人礼

弱冠是指多少岁

弱冠指20岁。

弱冠之年是指20岁,古代男子在20岁的时候会行弱冠礼,将自己的头发盘起来,带上帽子,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完成后贵宾会宣读贺词,赐予他一个美子,象征着男子正式成年。

垂髫(tiáo)3、4岁至8、9的儿童。束发指15岁。弱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半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指70岁。耄耋指80-90岁。期颐百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