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单选题)

大学校园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

1、病毒侵袭或黑客攻击。

当前,虽然各类院校在校园网络硬件配置上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网络硬件设置与运用上还是会存在一些漏洞,如防火墙的作用被抑制、病毒库更新不及时等,这就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导致校园网络被非法入侵,信息被非法盗取,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校园网络系统瘫痪。

与此同时,现在的黑客攻击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潜伏性,他们利用自己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设计一些木马程序,能够成功逃避检测,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一旦被木马入侵,会导致计算机各项功能丧失,如蠕虫病毒就可能通过文件中的地址信息或者网络共享进行更大范围内的破坏。

此外,网络病毒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杀毒难,师生在浏览或下载文件或者使用网络进行信息交互传播时很可能感染网络病毒,进行对整个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2、使用者安全意识不高。

校园网络的使用者主要是在校学生,目前来看,学生使用校园网的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再加上现在的互联网环境比较杂乱,各种带病毒的不良网页或软件屡见不鲜,学生在使用校园网络时很容易引发信息安全问题。

一方面,在校学生可能多数认为维护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是专业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的事,自己只管随便使用,不需要负责,这就为网络信息安全埋下了诸多隐患。

另一方面,在校学生多数具有喜欢上网,经常收集或了解各类资源信息,随意的打开网页、点播连接或下载资源,这些行为极易被感染病毒,给校园网络造成伤害,即便是管理人员不断维护,也会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

3、校园网络管理不到位。

校园网络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许多院校并没有配备齐全的网络专业管理人员。对于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多是体现在对现有计算机硬件的实施维修方面,对于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专项监督做到并不到位,导致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性不高。

再者,多数院校有关专门的互联网实施维护人才较少,不能有效地检测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状况,并且,当发生病毒侵袭或黑客攻击时,不能及时采用最佳方案进行制止。

此外,相关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存在一些安全管理漏洞,对于机密文件信息的维护力度不够,这些都对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时什么

【内部威胁】

当组织内部的个人有意或无意地滥用其网络访问权限,对组织的关键数据或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时,就会产生内部威胁。不遵守组织业务规则和政策的粗心员工会引发内部威胁。

例如,他们可能会无意中将客户数据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外部各方,点击电子邮件中的网络钓鱼链接,或与他人共享登录信息。承包商、业务合作伙伴和第三方供应商也是其他内部威胁的来源。

【病毒和蠕虫】

病毒和蠕虫是旨在破坏组织系统、数据和网络的恶意软件程序。计算机病毒是通过将自身复制到另一个程序、系统或主机文件的一种恶意代码。它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有人故意或无意地激活它,在没有用户或系统管理人员的知情下或许可的情况下传播感染。

【僵尸网络】

僵尸网络是连接互联网的设备的集合,包括被常见类型的恶意软件感染和远程控制的电脑、移动设备、服务器、物联网设备。通常,僵尸网络恶意软件会在互联网上搜索易受攻击的设备。威胁行为者创建僵尸网络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感染连接设备,使用这些设备的计算能力和资源来实现通常对设备用户隐藏的自动化任务。

【偷渡式下载攻击】

在偷渡式下载攻击中,恶意代码通过浏览器、应用程序或集成操作系统从网站下载,无需用户的许可或知识。用户无需单击任何内容即可激活下载。只需访问或浏览网站即可开始下载。网络犯罪分子可以使用偷渡式下载来注入特洛伊木马、窃取和收集个人信息,以及向端点引入漏洞利用工具包或其他恶意软件。

【网络钓鱼攻击】

网络钓鱼攻击是一种信息安全威胁,它破坏了正常的安全行为并放弃机密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登录凭据、社会安全号码、信用卡信息以及其他财务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黑客发送假邮件看起来好像来自合法的来源,比如金融机构、eBay、PayPal,甚至朋友和同事。

【勒索软件】

在勒索软件攻击中,受害者的计算机通常通过加密被锁定,这使受害者无法使用存储在其上的设备或数据。为了重新获得对设备或数据的访问权,受害者必须向黑客支付赎金,通常是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支付。勒索软件可以通过恶意电子邮件附件,受感染的软件应用程序,受感染的外部存储设备和受感染的网站进行传播。

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是什么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信息安全学科可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两个层次,狭义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码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中国信息安全专业通常以此为基准,辅以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等方面的内容;广义的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称的变更也是对安全发展的延伸,安全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管理、技术、法律等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有哪些?

信息安全的威胁有:

(1) 信息泄露: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 拒绝服务: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 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单选题)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单选题)


(5) 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

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

等。

(6) 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

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 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

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黑客大多是采用假冒攻击。

(8) 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

权。

例如,攻击者通过各种攻击手段发现原本应保密,但是却又暴露出来的一些系统“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攻击者可以绕过防线守卫者侵入系统的内部。

(9) 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

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10)特洛伊木马:软件中含有一个觉察不出的有害的程序段,当它被执行时,会破坏用户的

安全。这种应用程序称为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

(11)陷阱门:在某个系统或某个部件中设置的“机关”,使得在特定的数据输入时,允许违反

安全策略。

(12)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比如: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

方来信等。

(13)重放:出于非法目的,将所截获的某次合法的通信数据进行拷贝,而重新发送。

(14)计算机病毒: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

(15)人员不慎:一个授权的人为了某种利益,或由于粗心,将信息泄露给一个非授权的人。

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单选题)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单选题)


(16)媒体废弃:信息被从废弃的磁碟或打印过的存储介质中获得。

(17)物理侵入:侵入者绕过物理控制而获得对系统的访问。

(18)窃取:重要的安全物品,如令牌或身份卡被盗。

(19)业务欺骗:某一伪系统或系统部件欺骗合法的用户或系统自愿地放弃敏感信息等等

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内容。

1.软件漏洞:每一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无缺陷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网,将成为众矢之的。

2.配置不当: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墙软件的配置不正确,那么它根本不起作用。对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当它启动时,就打开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许多与该软件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也会被启用。除非用户禁止该程序或对其进行正确配置。否则,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3.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4.病毒: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因此,提高对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5.黑客:对于计算机数据安全构成威胁的另一个方面是来自电脑黑客(backer)。电脑黑客利用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其危害性非常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客对信息安全的危害甚至比一般的电脑病毒更为严重。

信息系统安全时代的安全威胁主要有哪些

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于多方面,大致可分为自然威胁和人为威胁两类。自然威胁指来自于自然灾害、恶劣的场地环境、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网络设备自然老化等的威胁。

人为威胁包括:①人为攻击,指通过攻击系统的弱点,以达到破坏、欺骗、窃取数据等目的,使得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可控性、可用性等受到伤害,造成经济上或政治上的损失。人为攻击又分为偶然事故和恶意攻击。

②安全缺陷,所有的网络信息系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安全缺陷。

③软件漏洞,在网络信息系统的软件中很容易有意或无意地留下一些不易被发现的安全漏洞。另外,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网络软件与网络服务、口令设置等方面也有可能有漏洞。

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单选题)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单选题)


④结构隐患,一般指网络拓扑结构的隐患和网络硬件的安全缺陷。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的威胁有哪些

1、人为的失误威胁:人为误操作,管理不善而造成系统信息丢失、设备被盗、发生火灾、水灾,安全设置不当而留下的安全漏洞,用户口令不慎暴露,信息资源共享设置不当而被非法用户访问等。

2、自然灾害威胁:如地震、风暴、泥石流、洪水、闪电雷击、虫鼠害及高温、各种污染等构成的威胁。

3、故意威胁:由于网络本身存在脆弱性,因此总有某些人或某些组织想方设法利用网络系统达到某种目的,如从事工业、商业或军事情报搜集工作的“间谍”。

扩展资料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1、用户因素:

企业建造自己的内部网是为了加快信息交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建立之后,用户的范围必将从企业员工扩大到客户和想了解企业情况的人。用户的增加,也给网络的安全性带来了隐患。

2、主机因素:

建立内部网时,使原来的各局域网、单机互联,增加了主机的种类,如工作站、服务器,甚至小型机、大中型机。由于它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不尽相同,某个操作系统出现漏洞就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的大隐患。

3、单位安全政策:

实践证明,80%的安全问题是由网络内部引起的,因此,单位对自己内部网的安全性要有高度的重视,必须制订出一套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网络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