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欣欣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如下: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2、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3、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4、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债,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优惠期结束的次日开始计算。

5、因为在此类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可随时要求履行。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6、债务人不依债权人的要求予以履行的,即构成侵权事实,债权人得以行使请求权。

7、如果法律或合同规定了优惠期,则债权人请求履行只引起优惠期的起算,则当优惠期结束,债务人仍不履行时,才产生请求权。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8、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