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受戒是什么意思(受过戒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佛教求受五戒是什么意思?

佛法流传于世间,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合时机的教法。“五戒十善”即是佛教最基本的教条。五戒十善的内涵: 戒,有所不应为也。所谓“五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将五戒中的“不妄语”分解为不两舌、不妄言、不恶口、不绮语,将“不饮酒”扩展为不念、不�、不痴,加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而成,称作“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五戒是十善的基础,十善是对五戒的扩张和加深,其内容并没有多少差别,只是五戒侧重于身的修为,而十善兼明心的动态。

由于佛教徒修持的层次不同,分有在家的(居士)五戒十善或八戒,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都是以上述五戒十善为基础作些升格或详析,大同小异。

五戒十善的内涵相当丰富。

不杀生而慈心生仁——无论是人,还是飞禽走兽、昆虫蚁蝼,凡是有生命的动物,佛教认为都不可以杀害。也不论是亲自操持刀枪或用手足伤杀对方的生命,还是指使他人去杀害,甚至看到他人伤害物命而心中窃喜,都是不许可的。佛教主张佛性平等,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切勿残杀加害,这就是僧人食素的原因。释迦牟尼提倡慈悲救世,他以平等慈悲的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这与孔子的“仁者爱人”是相通的。不杀生的重点是讲不杀人。在释氏看来,人类能够慈心于仁,不相互残杀,各种生灵能够安顺天然,世间免去争斗仇恨,天下便可太平无忧。所以佛教时有祈祷世界和平法会。

不偷盗而义利节用——偷盗包括诈骗潜窃和强劫豪夺。佛教认为,凡是不与而取,非分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行为,为人所不齿。他们主张致利须合宜,利己要利人,利人与利己相统一称作义利。如果人人都行义利,“君子生财,取之有道”,并且节俭日用,精打细算,奉养父母,抚育子女,与朋友同事金钱往来以及经贸活动中也能恪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发生偷盗欺诈瞒骗行为和不履行合同的行为,社会即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不邪淫而贞良守礼——除了正式结合的夫妻以外,不能发生性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承认的男女关系,都称为邪淫。即使夫妻之间的性爱,也不能非时、非处和变态。成年男女能做到这一点,便是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这是佛陀教导居士结婚后,要夫妇相敬如宾,不与妻子以外的女子苟合,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使家庭美满。

不妄言而诚实无欺——就是做人要诚实,不说谎话、大话、虚伪的话,不作欺骗他人的事。佛教认为,说谎固然是妄言,有时以眼色、手势、点头默认或暗示的做法,蓄意使对方受骗,也是妄言。如果人人远离妄言,大家以诚相待,童叟无欺,互相信赖,那么这个世界就成为得道乐土了。

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两舌”指搬弄是非,离间他人的感情。人际接触中能够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做正直事,同事邻里和气相待,感情融洽,就不会有是非烦恼缠身了。

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恶口指语言文明,不用恶言毒语咒诅他人,不说粗言秽语有辱于人的话。“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美语三冬暖”。佛教认为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善,为人敬爱。

不绮语而言说有礼——所谓“绮语”,包括花言巧语,戏弄人的言词和导人生诸邪念的不正经语言。佛教认为绮语者轻浮无礼,是轻贱之人。人若不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为他人所敬仰。

不悭贪而慈心舍施——悭贪之人在顺境中追求名、色、财、食、睡五欲而不知足,便会产生种种罪孽,比如贪脏枉法,中饱私囊,等等。故佛教极力劝人慈心舍施,对自己正当的收入,除了用于自己的家族日常开支外,还应资济贫病孤苦,或捐助给社会福利事业。

不�恚而慈忍积福——“�恚”指在逆境中憎恶而不能忍受,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释迦牟尼常常教导人们勤修慈悲,养成忍辱负重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对治�恚,这样可以成就自利利他之大事业。

不愚痴而多闻增智——愚痴即缺乏智慧,不明事理,对是非不能辨别,固执邪见,胡作非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教人多学习,明事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添才干,做远离邪见的善人。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身三善业;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口四善业;不悭贪、不�恚

“摩顶受戒”与“炼狱”与“文举人”各是什么意思

1.摩顶受戒:佛教术语。僧尼在新徒弟受戒时,常用手抚摩受戒人的头顶。受戒,接受佛教戒律,出家为僧或尼

2.炼狱purgatony一词来有拉丁文动词purgare,有精炼之意。在教会的传统中,炼狱是指人死后的精炼的过程,是将人身上的罪污加以净化,是一种人经过死亡而达到圆满的境界(天堂)过程中被净炼的体验。在非基督宗教中,也用了许多拟人化的说法来表达炼狱的思想,如轮回或灵魂在阴府中的情况等。

3.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亦称作孝廉。在这个“科举”考试中,分“文举”与“武举”两种,各有“乡试”、“省试”、“殿试”三个阶段,必须依次通过了各阶段的考核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考试。

“受戒”、“持戒”和“守戒”分别是什么?

1 戒学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 纯善无恶,就是戒。

3 戒律是律自己的:只管自己,不管旁人,以免造业。

4 我们持戒,我们修戒定慧,莫管别人!别人有没有持戒,与我们不相干。

5 佛法讲戒律。无论是学小乘或者是大乘,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都要严格地持戒。

6 戒律是佛教的共同科目,而且是必修的科目。

7 佛法靠的是什么?戒律。戒律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

8 戒,是佛的行为;教,是佛的语言;禅,是佛的心。

9 持戒能得禅定,禅定能开智慧。

10 戒律的作用是降伏烦恼。

11 因为我们天天造恶业,佛教我们持戒;持戒是修正恶业,改恶向善。

12 没有持戒,离苦得乐、破迷开悟的效果就得不到。

13 没有把十善业学好,受任何戒都是假的。

14 佛弟子一定要做到:不做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法律)。

15 释迦牟尼佛在《梵网经》教导我们:佛弟子第一桩事情就是“守法律”。

16 佛弟子一定要守礼、守法;决定不破坏任何国家地区的法律、礼节与规矩。

17 佛弟子平等对待任何宗教,跟任何族群都能和睦相处。

18 佛法是活活泼泼的,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

19 “开”是开缘,条条戒都有开缘的,所以持戒叫清凉,叫自在。

20 凡是利益众生的,可以开戒;凡是利益自己的,决定不可以开戒。

21 “遮”是禁止,决定不能够违犯。

22 懂得“开”“遮”,我们才会“持戒”。

23 应当“开”的时候不开,应当“遮”的时候不遮,都叫“犯戒”。

24 可见得“持戒”这两个字,谈何容易!死在戒条里面,不是持戒。

25 戒律是活活泼泼的,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活活泼泼地应用,应用地非常圆满,自利利他,那才叫“持戒”。

26 别人对我们怎么看法,那是他的事情,与我们不相干;最重要的是,自己心地清净、言语正直、身心端正。

27 “戒”从五戒十善学起,要老老实实去做,一步一步往上提升,自然就会有成就。

28 《无量寿经》里,第三十三品至第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专讲戒律。

29 如果我们能依教奉行,就是很好的学戒。

30 念佛、念经是持戒,而且是圆圆满满的持戒!

31 戒律是自然的规律,是性德自然的流露。

32 你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戒律就圆圆满满的一个也不漏。

33 你平常持戒不容易持得圆满,哪里晓得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大小乘世出世间戒律统统都修了,一条没漏掉!

34 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密”!

35 “戒”是什么意思?防非止恶。

36 一部律藏的精神就是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37 你一心念佛,诸恶自然是止,诸恶自然不作。

38 一心念佛,一心无二念,不但恶念没有,善念也没有。

39 恶念没有,小乘戒律圆满了;善念也没有,菩萨戒律圆满了,这就是持戒波罗蜜。

40 持戒,你这功夫到家,做到究竟圆满的地步,就称之为“波罗蜜”。

41 佛教我们持戒律,就是要舍那些不善的,一切不善的事舍掉,这是教初学用这种方法。

42 我们持戒可不能死在戒条之下;死在戒条之下,不但不能开智慧,你也不能得定。

43 心中本来无一物,哪里还有戒?如果还有一个不杀生,还有一个不偷盗,那你本性里头还有不杀生、不偷盗,那你还有二物,你就不是无一物了!

44 要晓得,清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那完全是本性显露出来。

45 我们无始劫以来就迷失了本性,现在佛教给我们的方法,逐渐一步一步去恢复我们的本性。

46 从持戒开始,从持戒得定,从得定开智慧,开智慧显我们的真如本性。

47 到得定,就不要再持戒了,为什么?定共戒。

48 一个有定的人,他会不会犯戒?不可能的,所以叫定共戒,那就不必一条一条去持戒了。到证果,叫道共戒,决定不会犯戒!

佛教受五戒是什么意思

佛教徒第一步必须受三皈依法,即归顺、依附佛、法和增三宝。“皈”字还有反黑为白的意思,即将黑色的罪业,转为白色的净业。在家的男女教徒进入佛门后,必须求一位法师为他接皈依法。这位师父系代佛宣化,告诫弟子皈依“佛”后,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等;皈依“法”后,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后,终不皈依外道邪众。受三皈有一种简单的仪式,叫“方便皈依”。如果举行正式三皈仪式,须两个小时左右。

所谓五戒,第一是不可杀生,第二是不可偷盗,第三是不可邪淫,第四是不可饮酒,第五是不可妄语。受五戒也有一种简单仪式,叫“方便五戒”。行正式的五戒须经过类似比丘的受戒仪式,一般由法师传授。佛教徒在受了三皈五戒后,方能称为“居士”。

受大戒又叫受“比丘戒”,即具足戒。出家僧尼都应遵守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不着彩色衣服和用化妆品、不视听歌舞、不睡高床、不过午食、不蓄财宝的十种根本戒,并由此再扩充为比丘的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条戒。菩萨戒者,不但行动上不能犯戒,而且思想上也不能有犯戒的动机。传授戒法,根据《归戒正范》,要由三师《得戒、教授、羯摩)、七证(七位高僧证明),才能圆满戒法。过去,比丘和比丘尼受戒时,要在头上烫十二个香洞,现在中国佛教协会根据广大教徒的意见,决定受戒时不必再燃香疤。这主要因为佛制原来没有这个规定,像东南亚怫教国家的僧人就都不烫香洞和没有香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