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疮疖是什么样子图片(疖疮图片和症状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疮疖是什么

疮疖(chuāng jiē)是皮肤毛襄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

病因

疮疖,多因天气炎热,烈日暴晒,感受暑毒蕴阻于皮肤;或生痱子后被抓破感染所致。

2疾病特征

疮疖一般多发生于夏季,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而以头面、背及腋下为多见。其特征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脓出即愈。其病因病机为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热毒不得外泄,阻于肌肤所致。

3治疗方法

浴方

浴方1:

[药物]:疮疗浴方一。

[用法]:取药共研为粗未,装入纱布袋中。加水2500~3000毫升,大火水开后,继续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局部熏蒸患处30分钟,药液销温后用软毛巾蘸汤擦洗,擦洗后加热水浸浴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杀虫痒之功。

[功效]:多发性疮疖。

[注意事项]:本方切忌内服及入目。

浴方2:

[药物]:疮疗浴方二。

[用法]:同上。每日可淋洗2次,每剂可用4次。

[功效]:主治由疮疖病毒引起的上下肢肿痛(未溃破者)。

浴方3:

[药物]:疮疗浴方三。

[用法]:同上。

[功效]:本方适用于各种疖肿初起患者。

[注意事项]:运用本熏洗时,对疖肿不宜用力挤压,尤其是在面部,若初起自行挤压或碰伤则往往转成"疖疮"重症,若脓成应尽早切开排脓。

取穴方

取穴方一 阿是穴(疮疖处)。

方法:临床常用几种拔罐方法。一是用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法,一般叩刺3-4下,用闪火法拔罐(以玻璃火罐为宜,以便观察吸拔脓血情况)5分钟,使脓血从针孔排出。起罐后,用干棉球擦去脓血,敷料包扎。

二是刺络拔罐法。基本方法同上。

三是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在疮疖四周边缘均匀进针,针尖以20度角斜向疮疖中心,再于疮疖中央直刺1针,起针后拔罐5分钟。余同上法。

四是火针刺后拔罐法。用火针从疮疖顶尖直刺,针尖达根部。疮疖较大者,可于疖体左右,或疖顶两旁向中央斜刺两针,然后拔小抽气罐5分钟。余同上。

五是单纯拔罐法,留罐5-10分钟。适用于疮疖初起,脓液未成者。

拔罐时间:均为每日或隔日1次,2次为1疗程。

主治:疮疖。也可用于一切痈疽之症。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2-4次即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火罐口径,宜略大于病变部位。

取穴方二 分2组,一为阿是穴(病灶)、大椎、曲池;二为灵台、委中、足三里。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留罐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疮疖。

效果:屡用效佳,多2次即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取穴方三 委中。发热配大椎;疗效欠佳加尺泽。

方法: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火罐5分钟。3日1次。

主治:疮疖痈毒。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2次即效。

取穴方四 曲池下(曲池穴下2寸,尺骨小头后缘)。

方法:采用灸罐法。先拔罐5分钟,罐后加艾条熏灸6-8分钟。每日1次。

主治:疮疖。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心悟》。如果效果不显,可加阿是穴(疮节处)。

疖怎么读音是什么

疖字读音为:jiē

拼音:jiē,注音:ㄐ一ㄝ,部首:疒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7画

五笔:UBK,仓颉:KSL,郑码:TYVV,四角:00127,结构:左上包围

电码:4081,区位:8060,统一码:7596,笔顺:丶一ノ丶一フ丨

释义:

1.疮疖。亦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 。

2.疖子,皮肤或皮下组织局部性的化脓性炎症。易发生于头面部、颈和背部。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无

相关组词只有1个:

疖子 [ jiē zi ]

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同音字:接

接拼音:jiē

释义:

1.靠近;接触:邻~。~近。交头~耳。

2.连接;使连接:~电线。~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不上。

3.托住;承受:~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住。

4.接受:~见。~待。~电话。~到来信。

5.迎接:到车站~人。

6.接替:~任。谁~你的班?

7.姓。

痈肿疮疖,这什么意思?怎么读?

痈肿疮疖,读音yōng zhǒng chuāng jiē ,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治疗各种痈肿疮疖方法:

1、可使用药物包括了黄蜡、香油、黄丹,使用时把这些药物化开,收存瓶中储存,每日外部涂抹即可。

2、用蟾酥、白面、朱砂,使用方法是把这些药物一同加水调成丸子,大小如麦粒。每日可根据病情选择服用剂量,使用温水送服。如病情比较紧急的患者,可以使用葱汤送服大剂量药物,汗出即愈。

3、用樟丹、银珠、冰片、轻粉、铅粉、松香、蓖麻子仁研成细末,加入适量香油调成糊状,储存瓶中备用。然后患者可以根据病变范围的大小,取适量药物涂抹患处,外部使用纱布包裹、包扎即可,每日换药1次。

“痈肿疮疖”是什么意思?

痈肿疮疖是四个中医学病名,每个字代表一种中医疾病。

1、痈,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浓性炎症,易生于颈、背部,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肿,从肉,中(重)声。本义:痈同本义。肿,痈也。

3、疮,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形声。从疒(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4、疖,疮疖。亦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如:疖子;皮肤病,由葡萄球菌或链状菌侵入毛囊内引起。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扩展资料:

痈肿疮疖是比较严重的皮肤感染病,特别是小孩患有的话大人一定要及时治疗,询问医生具体的措施,不然小孩可能会因为不适而去抓挠,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痈肿疮疖主要是人体的火毒之性或者是感受了外在的火热制之毒,局部的气血壅滞,血融入腑而成脓,打个比方就是局部的能量过多,从而导致局部的组织重热化,容易被煎熬一样。

该病患上之后要忌口,主要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少吃燥热上火的食物。饮食要注意清淡,加以药物治疗,这样疾病会很快治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痈肿疮疖

什么是火毒疮疖?

“火毒”疮疖是老百姓对在炎热夏季发生的疮疖的通俗叫法,它就是疮疖。

是皮肤毛襄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

病因

疮疖,多因天气炎热,烈日暴晒,感受暑毒蕴阻于皮肤;或生痱子后被抓破感染所致。

疾病特征

疮疖一般多发生于夏季,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而以头面、背及腋下为多见。其特征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脓出即愈。其病因病机为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热毒不得外泄,阻于肌肤所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