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视频)

本文目录一览: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铁杵磨针的故事

铁杵磨针的故事如下:

李白幼年时曾在山中读书,由于感觉太辛苦、太寂寞,就私自跑到山下去玩,在路过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象耳山的时候,看见一个姓武的老婆婆坐在山下的小溪旁,正打算将一根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因此受到激励,于是返回山中重新苦读,最终成就了天下闻名的“诗仙”美名。

铁杵磨针的故事启示 

《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下去便能获得成功。还告诉人们只要勤奋、认真地对待所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好这件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世界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就看能不能坚持地做下去。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成功。

铁杵成针的故事

铁杵成针的故事:很久以前,李白在山中读书,但经常偷懒,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学习;李白路过一条小溪时,遇见一位在磨铁棒的老妇人,就问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回答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老妇人的精神感动,后来就回去完成学业了。

铁杵成针的故事原文

铁杵成针的原文如下: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觉得学习太辛苦,就跑到外面玩去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动,就回家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如今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扩展资料:

唐代大诗人李白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瑰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几乎是每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源于李白少年时的故事。

据记载,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闲逛后,又走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他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李白走过去问道:“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李白每天学习特别用功,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名垂千古的诗仙。

就是因为他从小下苦功,他才能那样才高学博、识见深广。他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人们思想境界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

据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记载: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这个励志故事中的老妇人自称姓武。磨针溪,在四川眉州象耳山下,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1、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铁杵磨针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故事:

李白小时读书不用功,打算中途辍学。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位老大娘在水边磨铁棒,李白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娘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成语:铁杵磨成针

读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自: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翻译:李白在象耳山下读书,觉得没有意思,于是放弃出门。走到溪边看到一个大娘在磨铁杵,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回答:要做成针。李白从中有所领悟,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扩展资料

近义词:铁棒磨成针

读音: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意思: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翻译:做事要有坚持而不动摇的决心,能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着很慢,其实是成功最好的方法。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的时候。

例句: 学习既要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又要有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读书既要有勇于攀登的志气,又要有乐于思考的精神。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要差不多400字的 急!!!!!!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如下: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但是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有一天,他的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于是他干脆不读了,把书一扔就溜出去玩。李白快乐地跑着,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傻傻地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

后来,李白忍不住了,问道:“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老奶奶头也不抬,专心地磨。“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于是他便立刻转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地读,从此也不再敢偷懒了。后来他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解释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做任何难办的事情都能成功。杵:舂米或捶衣的棒。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示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