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广州砍伐榕树事件的来龙去脉(广州砍伐榕树事件的来龙去脉视频)

本文目录一览:

“广州砍树”、“西湖柳树换月季”等事件,暴露出了哪些共性问题?

这些事件暴露了相关工作人员和单位失职失责,缺乏环境规划以及城市绿色建设意识。

广州砍树

通过广州市民的观察判断,自从2021年以来,广州市政府正在落实道路绿化品质提升以及城市公园改造提升等工程项目。由于要完成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那么就必须对城市中的相关建设进行改造,因此广州市相关人员累计砍伐3000多株榕树,在这些榕树中大多都是年龄很长且体积很大的树。

由于这件事情在社会上的影响比较大,随着群众的舆论作用最终酵酿成了一场风波。在2021年12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通报,且对广州市10名相关领导干部严肃问责。

西湖柳树换月季

根据西湖当地市民介绍,西湖旁边的柳树在一夜之间被全部改成了月季花。同时,对于附近的一些柳树都要换上月季。这件事情引起了广大西湖市民的不满,因为杨柳生长在西湖旁边不是一年两年了,相关上级单位将杨柳突然换成了月季,让广大市民丧失了熟悉感和信仰。西湖的柳树有文化的意味,早在古时候就有诗人在西湖旁边作词作曲。西湖搭配杨柳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艺术造就。而相关工作人员肆意将其换取,丝毫没有从一个大的方面去思索。

共性问题

不仅仅是这两件事情,其实还有更多类似于这样的事发生。根本原因还是相关政府单位以及工作人员缺乏科学、民主、合法意识,只顾及个人及团队的想法和建议,没有考虑到人们群众的想法。其实,在做这些决定的时候,政府及工作人员首先应该考虑这些植被在市民中承载的城市情感、现实功能,并且在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公开、透明、互动,取得市民的理解和信任。

浙江杭州西湖边移栽七棵柳树引发争议,事件的背后有何另有隐情?

最近西湖的柳树被换成月季一事引起热议,甚至比亚运会延期都要牵动杭州人民的心。有人觉得这是大惊小怪,有人觉得没有柳树的西湖没了灵魂。

我觉得这还要从人文方面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西湖边的柳树。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柳树是很特别的,折柳之情,《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都借柳树的表达人们的情谊以及挽留。甚至在冬奥会上,我们也用了杨柳,来诉说不舍之情,中国式的浪漫不过如此了。而西湖的杨柳更是承载了很多文化历史,诗词“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给我们展现了多漂亮的场景,在西湖边看着杨柳白沙,呼吸都感觉清爽起来了。而且还有“柳浪闻莺”这样的西湖美景。没了柳树,这些美景的记忆要落到何处呢?

像网友留言:“一株杨柳一株桃,才是杭州西湖”。有杭州当地大爷也说,自己每天早上跟老伴儿一起在西湖边散散步,突然没了柳树感觉都不对了。可见柳树不只是柳树,更是公共感情的载体,我们可以理解树木可能会遭受虫害,不得不换,但是像西湖边的柳树这样有人文价值的,提前公告,或者征询公众意见,比悄没声息的换掉就不是太让人喜欢了。好在现在已经回来了,而我们需要耐心等小树苗们长大。

让我想起南京为了修地铁梧桐树被挪走,成都的桂花树被砍,广州为了绿化砍掉榕树,没了的不只是树,还有我们的记忆。

同时也希望这件事能给城市改造部门提醒,像是这样关乎公众情感的事物变更,最好多问问民众的意见,毕竟城市建设,也要尊重人的情感,历史的文化。

西湖景区承诺补种被移走柳树,还有哪些城市因砍树挨过批?

    “城市绿化树受法律的严格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绿化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破坏、修剪或砍伐的,都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西湖景区承诺补种被移走柳树,因为砍树挨批的城市还有四川、广州、山西、沈阳这些城市。

一、事情共性

     具公开信息所发布的消息,这些城市都因为城市建设,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严重损毁了一批大树老树,破坏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城市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感情,是典型的破坏性“建设”行为。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城市建设固然重要,但百年历史的树木进行砍伐也是着实可惜,也会破坏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二、始终保持党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领导人要把好政绩观与群众观,不能为了“政绩”导向的发展,只看中眼前的、短期的利益,而不顾长远的国家和群众整体利益,要将“城市建设”与群众需求、社会发展相结合。要关注群众感情切身实际的从群众出发,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与使命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这份初心与使命,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践行、从不改变。

     城市建设不是一言堂,应设身处地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只有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想问题,才能保证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保证政策执行不会走向反向。更多的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共治,才能营造和谐社会。 我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员,也会跟随党的领导心向党,拥护党的决定。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蟠龙榕树的由来

具体如下:

蟠龙指我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

榕树之于广州,就如梧桐之于南京,银杏之于北京。

它扎根进广州的每一寸泥土里,连接着城市的根脉,与广州人的灵魂。

古榕树根如蟠龙,皮若裂岩,像个百岁老人,捋着长须,高大的榕树像龙一样盘曲环绕,古榕树被人称之为蟠龙榕树,这就是由来。

广州是谁提出砍榕树的?

林业和园林局提出砍榕树的。项目主要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负责对于网传大榕树要被砍一事。其中前副市长林道平遭遇免职。在人们印象中,这样因砍树多名干部被问责的新闻并不多见。显然,这次位居四大一线城市的广州,吃了一次很重的教训。

榕树的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在碱土中叶片黄化。不耐旱,较耐水湿,短时间水涝不会烂根。

榕树的优点

榕树有个优点,长得快,树种便宜,树冠巨大,遮荫效果难逢对手,也不怕雨涝,于是种得最多。从那时候起,榕树就在广州开枝散叶。榕树成了许多老广最深刻的童年印记,他们在榕树下成长、玩耍、纳凉、吃饭。因为榕树的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