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干加一笔变成什么字(干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干字加一笔是什么字?

干字加一笔:开、王、午

基本字义:

1、开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2、王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3、午

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午睡[wǔ shuì]

午觉。

2、上午[shàng wǔ]

时间词。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3、午间[wǔ jiān]

中午:午间休息。

4、正午[zhèng wǔ]

时间词。中午十二点。

5、中午[zhōng wǔ]

时间词。指白天十二点左右的一段时间。

干加一笔是什么字 干加一笔有哪些字

开、午、王。

干的本义指一种用于抵御戈的武器,也指事物的主体部分。干的常见组词有:干扰、饼干等。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也被借用于书写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语言,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达的文字。

干加一笔有几个字?

干加一笔:王、午、开、于。

拼音:wǔ,注音:ㄨˇ,结构:单一结构(独体字),部首:ノ,字码1:U:5348;GBK:CEE7;郑码:MAED,字码2:仓颉码:OJ;四角码:80400,五笔:TFJ,总笔画:4画,笔顺:ノ一一丨,字级:一级字(0119),平水韵:上声七麌。

释义:

1、地支的第七位。

2、午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一点到十三点。

3、日中的时候(十二点)。

组词:午睡、上午、午间、正午、中午、午觉、下午、午时、傍午、午休、亭午、午夜。

笔顺

扩展资料:

一、午睡 [ wǔ shuì ]

释义:

1、午觉。

2、睡午觉。

二、上午 [ shàng wǔ ]

释义:时间词。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三、午间 [ wǔ jiān ]

释义:中午。

四、正午 [ zhèng wǔ ]

释义:时间词。中午十二点。

五、中午 [ zhōng wǔ ]

释义:时间词。指白天十二点左右的一段时间。

干字加一笔能变成哪五个新字?

干字加一笔能变成的新字:

午、王、于、天、开、无

参考一下

干字加一笔有哪些字

“干”字加一笔可以构成这些字:开、王、午。干的部首就是干,其拼音有三个:gān、gàn、hán。干的本义指一种用于抵御戈的武器,也指事物的主体部分。干的常见组词有:干扰、饼干、口干舌燥。

干的组词

干花、干红、干杯、干酒、公干、一干、干掉、干扰、饼干、口干舌燥、干豆腐、干果、干活、干预、天干、糕干、香干、外强中干、基干、干酒、叱干、阴干、干咳、干菜、桢干、若干、干谒、蛏干、干政、干号、干才、提干、干粮、干爽、干板、干校、干货、干电池、干吗、干粉、干连、单干、干部学校、干贝、能干、干草、干净、干脆、晒干、干燥、葡萄干、埋头苦干、才干、贵干、干嚎、干松、干瞪眼、干犯、实干、干什么、干警、一干、公干、干架、干肥、包干儿、干冰、干哕、干礼、干股、干流、吃干饭、干涉

干的释义

[gàn]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2.指干部。3.做。4.能干;有能力的。5.担任;从事。6.事情变坏。

[gān]

1.古代指盾牌。2.姓。3.冒犯。4.牵连;涉及。5.追求(职位、俸禄等)。6.水边。7.天干。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9.不用水的。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

干字加一笔都有什么字?

干字加一笔:开、王、午

基本字义:

1、开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2、王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3、午

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午睡[wǔ shuì]

午觉。

2、上午[shàng wǔ]

时间词。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3、午间[wǔ jiān]

中午:午间休息。

4、正午[zhèng wǔ]

时间词。中午十二点。

5、中午[zhōng wǔ]

时间词。指白天十二点左右的一段时间。

干加一笔变成什么字(干加一笔变成什么字?)干加一笔变成什么字(干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干字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干字加一笔会变成什么字

1、干字加一笔变成:开、王、午。

2、开,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读作kāi。最早见于战国文字,金文属会意字,会两手拉动门栓开门之意。古文“开”字两旁为两扇门,中间一横代表门栓,下面为两只手,表示用双手拉动门栓开门。篆文从门,开声。基本字义为: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引申为开放、打通,再引申为启发、开导、发动等义。“开”也是中华姓氏之一。

3、王(拼音:wáng、wà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钺之形,“王”便是以斧钺象征王权。本义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秦汉以后,帝王改称为皇帝,“王”就成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项,如:诸侯王、亲王、郡王等。也指在某个领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义读wáng。“王”一般作为名词,但有时也作为动词使用,指称王,多用于古代汉语中,读wàng。

4、午,汉语一级字,读作wǔ,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舂杵,引申指抵触(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啎也”),借作“五”而指纵横相交,又借作十二地支的第七位,还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马”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