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地动仪的介绍 地动仪的介绍400字

张衡地动仪真的可以检测地震吗?

对于地震的预测千百年来都是一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其中,站在这个学科的顶端人物---张衡是地震测量研究的奠基人,他研制的地动仪能准确测定地震方位,但是为什么这项技术没有得到更好的推广利用,甚至有关地动仪的介绍还被移除出教科书,难道是这个地动仪不能测量地震吗?

地动仪的原理就是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外面有代表四面八方不同方位的八条龙,这八条龙嘴里衔着珠子,什么方位发生震动吗,对应的这条龙嘴里的珠子也就会掉下来,这个发明于公元321年的地动仪,在当时问世的时候,曾受到过大家的质疑,甚至是有珠子从龙嘴里好端端的掉出来,当时谁也没有感觉到震动,于是纷纷指责张衡是个骗子。不想过了几日,有驿站送来情报,说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当时此地距离都城洛阳相距一千多里,醒悟后的众人连忙查看早前掉落珠子的龙头的方位,果然是一致的,自此张衡和他的地动仪才闻名于世了。

但是,那个年代的资料距今已经太久远了,好多记载也不是很详细,我们后人曾经想办法复原过地动仪的原貌,但是始终无法实现准确测量的效果,史书记载的内容详细,但是有些地方的阐述较直观,就是对着地动仪直接记录的,可是并没与把制作工程些进去,仅仅是对外观结构的一个记录。

这么看来,张衡的地动仪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也正因为久久没能研制成功,导致各界对振动仪和张衡的地位都产生了质疑,一直到1951年才在王振铎先生的不懈努力下,第一个重制版的地动仪终于面世了。我们都知道测量地震是个高难度的事情,即使放在现在的科学技术上也仅仅是提前几秒钟才能测出,张衡却在两千年钱就能发明地动仪,并且还准确测量过地震的发生,他的成就是无人能超越的吧。

地动仪英文资料

The earth will quake-scientist Zhang Heng of the Han Dynasty was handed down yet another masterpiece. Zhang He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 which the times, more frequent earthquakes. According to "Han Shu. Five Elements-"records, and Dili since 2004 Yong-yuan (AD 92) to the Emperor Han'an Yanguang four years (AD 125) in more than 30 years, a total of 26 major earthquakes. Sometimes the earthquake zone to dozens of counties, the split caused landslides, flooding rivers, homes, causing enormous losses. Zhang Heng of the earthquake, many first-hand experience. To have a better grasp of the earthquake dynamics, he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and finally in the first year-chia (AD 132) for the invention of the earth will quake - the world's first a seismograph.

According to "Han Shu. Zhang Heng Chuan "records, the earth will quake-" refined copper Zhucheng, a round Bachimen Drive "," Jiuzun shape ", on the uplift of the Dome, apparatus, the appearance engraved with the Zhuanwen and Hill, turtles, birds, beasts and other graphics. The central apparatus of internal legislation with a bronze "all-chu," Zhupang has eight channels, become the "eight." Road Zhong'an "Machine." External-body cast around a eight-Long, Tou Zhaoxia, tail upward, according to East, South, West, North, Southeast, Northeast, Southwest, Northwest direction of cloth out of eight. Hydrants and Channel launched in the organs attached to each mouth is the title of leading a Copper Balls. In front of the lead, eight squatted on the toad, each Angtou open mouth, ready to undertake Copper Balls. When a local earthquake, the earth will quake-house "-all" on a tilt, touch-teeth, so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 earthquake leading open mouth and out Copper Balls, copper fell on the mouth toad, a lot of noise. People can know the direction of the earthquake.

Han Shun Di Yonghe 2003 (AD 138) early February 3, the earth will quake-launch a long plane suddenly, out of the Copper Balls. At that time, the people in Beijing have not felt the slightest signs of the earthquake, so it was started议论纷纷, do not blame the earth will quake-Ling Yan. Not a few days, Longxi (now the south-east of Gansu Province) was reported to Pegasus, confirmed that there did occur a few days before the earthquake, so people began to Zhang Heng's superb technology is extremely convincing. Longxi from Luoyang has more than 1000, the earth will quake-marked correctly, that it's seismic sensitivity is relatively high.

According to research scholars, Zhang Heng was already in use on the mechanics of the principle of inertia, "all-" in fact played the role of the pendulum is inertia. Zhang Heng of seismic wav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pread and direction must also understand that these achievements at the time, is very remarkable, and Europe until 1880, was made with such like apparatus, the inventor Zhang Heng than full 1,700 years later

地动仪的介绍 地动仪的介绍400字地动仪的介绍 地动仪的介绍400字


张衡1800年前就发明地动仪,真能测地震吗?为何被教科书删了?

先搞清楚一点,史书上记载张衡的地动仪虽然是能测地震,《后汉书》里讲了永和3年,也就是公元138年,地动仪蟾蜍对着西方吐了铜球,几天后陕西飞马来报,说发生了地震,问题是,某一地方发生地震后,根据震波地动仪才有反应,蟾蜍吐铜球,有刺激的响声等,它不是在地震发生之前测出地震,是在地震发生之后才有反应,所以它是个“马后炮”式的设备,在古代通讯不发达时期,地动仪有其利用价值。

由于张衡身为太史令,整天捣鼓些旁人看不懂的玩意儿,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地动仪发明后没得到朝廷认可,可以说压根就没推广和使用,很快地动仪就失传了,史书上对地动仪的构造和原理介绍的极其简单,仅有“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廖廖几句,后人根本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北齐的天文学家信都芳、隋朝的数学家临孝恭等人都曾对张衡的地动仪研究,留下《地动铜仪经》等著作,但仅为机械原理说明,并没有实物,这些著作还失传了。

所以直到今天,地动仪只存在于1800多年前的史书中,所有的一切都失传了,1875年意大利人发明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地震仪,当时的日本学者指出,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就有测地震的地动仪,引起了国际地震学界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参照仅有的古资料,经过 探索 ,反复实验张衡的地动仪,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所以地震界有了张衡地震仪未验证成功而被否定的说法,甚至说根本就没有地动仪这东西。

我们建国后,也提出了复原张衡地动仪的方案,终于在1959年复原了地动仪模型,毫不客气的说,这不是模型,因为没有图纸,只是想象图罢了,地震也根本测不准,只能充当摆设。在当时为了在国际上充面子,对外宣称地动仪是真实可靠的,还将此模型纳入 历史 教科书,但国内一直有质疑之声,平心而论,教科书上的地动仪确定只是个无用的想象模型,为免误导,近几年教科书就给删除了,有消息称在2011年成功复原了可测地震的地动仪,并得到了专家的鉴定通过,能否为先贤张衡正名,咱们拭目以待吧。

张衡在1800多年前发明的这个地动仪,不是用来预测地震的,而是用来监测地震的,这个地震仪名字叫候风地动仪。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交通十分不便,一个地方发生的自然灾害等事情,要报到中央政府需要很长时间,特别是边远地区更是如此。

所以,张衡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他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地震发生在国家的哪一个方位。

历史 上,就曾经记载过张衡的地动仪西边的一颗铜珠掉下来,几天以后,有陕西的地方政府报告说当地发生了地震,由此也证明地动仪的科学性。

因此,古人发明的这个地震仪,其实是用来监测地震发生情况的,而不是作为预测地震的一种手段。

汉朝的时候,交通十分不便,国家疆域又比较广大,要统治这样一个国家必须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至于这个地动仪被移出教科书,这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一个措施,毕竟这个地动仪,它的地震预报的作用比较小,而且那也是1800年前的一个 科技 产物。张衡之后并没有地动仪传世,地动仪的研究也没有继续下去。

现在教科书上的地动仪的图片资料都是上世纪50年代,有关人员按照史书的记载通过想象制作出来的,这并不是严格的符合 历史 事实,所以从教科书中删除,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汉朝的时候,张衡作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能考虑研究、监测地震,这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他还身体力行的去做,研究出来了这么一个地动仪,这对于我国后世乃至世界研究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地震都是有好处的,他是做了开先河的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的预报和监测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准确的临震预报还是非常难的。在 历史 上我国的辽宁盘锦地震,事实上是做到临震预报,避免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在世界地震预报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地震的预报还是一个尖端的科学难题,并没有被人们很好的解决,所以地震的监测、预报,一直以来也是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努力攻克的一个科学难题。

张衡在1800多年前就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 探索 ,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是一个科学家,张衡还是一个文学家,张衡还写过很多华丽的文章。张衡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谶纬之学盛行的时代。

谶纬之学是一种神秘的玄学,这种神秘的玄学对科学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当时的张衡,他的处境并不是太好,他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并不受到皇帝的重视和支持,还常常受到排挤和打击。

这也是我们国家的古代的封建帝王对待科学的一般态度,他们希望用一套玄学来迷惑人,来愚弄人民而不希望用科学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问题和人类 社会 的各种问题,以便他们能够长期的统治下去。

古人认为,天人合一,自然灾害和 社会 政治,都是相互联系的,地震的发生,也是上天在对当政者,特别是皇帝进行惩戒。所以张衡研究这个地动仪,监测地震活动,这是在当时很犯皇帝禁忌的,所以不受重视。

正因为在当时这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行为,是不会受到皇帝的重视和支持的,所以,1800多年前,张衡制作的地震仪在 历史 上只有语言不祥的记载,并没有实物传世。而 历史 教科书中,东汉科学家张衡所制造的“地动仪”模型其实是假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仿制品。

我觉得是真的。

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很多十分宝贵的财富,很多古人的智慧在人们当中流传着。比如《黄帝内经》是中医中十分经典的理论之一,也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不过这本书并不是单纯的讲究治病的方法,甚至还将宇宙运行和人类身体运行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宇宙运行和人体运行相结合,只有上古真人才能到达这种境界。不只是地动仪,古代神话故事这些匪你所思的事情我都觉得是真的。只是我们现代人心智被蒙蔽了所以看不见也达不到那种境界。

现在的地动仪是根据记载做出来的,根本和传说中的地动仪是两回事。

至于为什么被教科书删除了,那我就不清楚了。

六、七十年代,几代人上学学过的教科书课本、后来才知道:

原来教科书上那个“张衡地动仪”是假的,现代人制作假冒的。。。

张衡发明地动仪这篇文章,想必大家在小时候的语文课本当中都有读到过,那么张衡在1800多年前发明的这个地动仪,实际用途并不是预测地震,准确的说应该是用来监测地震的,这个名字全称叫做候风地动仪,由于古代时期 社会 生产力比较低下,交通相当不方便,一个地区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要报请到中央政府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特别是部分边远地区更加麻烦。因此张衡的地动仪的出现,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在国家的哪个地方出现了地震。

可能有人会质疑说,这个地动仪到底是否真的能够预测或者是监测到地震,史书上有过相关记载,据称当时的地动仪,西边的一个铜珠掉落到下面的蟾蜍嘴中,没想到几天之后,在这个方向的陕西省地方政府就上报中央,说是当地发生了地震,由此也能够证明地动仪,它的科学性还是非常高的,也能够比较巧妙和准确的监测到地震的发生。

至于说这个地动仪的文章会被移出教科书,其实只是为了符合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措施,毕竟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这个地动仪尽管有它的科学性,但是它现在地震预报的效果还是比较小的,再说了这是1800多年前的一个 科技 产品与现在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并且要知道章程在发明的地动仪之后并没有将它传下去,并且关于地震仪的研究也没有人能够继承。

现在教科书上的地动仪,它的相关资料来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而且这张图片是因为有关人员按照史书中的记载再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严格来说并不符合真实史实,所以从教科书里面将这篇文章删除也是有其必要性的。

总的来说,随着科学的进步,地震的预报和监测水准是越来越高的,而且准确性还是比较有保证的。我们必须承认,张恒在当时汉朝那种 社会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环境下,能够充分考虑和研究地震的预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能够身体力行的研制出一台机器,这对于我国现代乃至全世界研究地震和预测地震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标杆作用。

张衡1800年就已经发明了地震仪,真的能测地震吗?答案:不能。

小的时候拜读 历史 ,也知道张衡发明了地震仪,八个方位如八卦图装八条龙,地下放八个青蛙张大口,哪个方位地震了,龙嘴含的一颗珠就从哪个方位掉下来。

这个道理好像地震仪与地球连接一样,地震过后才知道的,而地震仪与地震的方位都比较远,在救援的方法也是比较渺茫了。

从古代开始,地震对人类的伤害,大家都知道了,张衡发明了地震仪,无非也是想从救援立下汗马功劳,张衡的发心是慈悲。

我们可知道,古代是封建 社会 思想,有了那么大的发明,肯定惊动世界,为什么后来地震仪又会失传呢?可能与当时的救人方法不是很实用。

地震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一直到现在人类都还在研究 探索 ,下面是自己经历过地震的心得,发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过后必有雨,那个是很实在的东西,天气预报现在都能知道两天后,哪个地方下雨了。反过来观察天气预报,哪个地方下雨就会有地震吗?不一定。

这样一来,不是造成了很多障碍混乱的假象吗?而且又造成很多误判,再连接到地球的板块这里来观察,哪个地方是地震带危险的,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减少了观察的范围,如四川:河北:云南: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尼等地方。

第二的方法,大地震大摇摆前十秒钟左右,发生隆隆的响声,好像超重的大货车从自己身边开过一样,响了十秒钟左右,开始大摇摆是最危险的时候了,发生了大地震,众生也不要慌乱,能逃则逃,不能逃就跑到安全的地方逃避。

特别注意:大地震来之前的二天,所谓的地震云:如条云:排骨云,棉花云等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又如怎么动物忐忑不安,乱叫乱跑乱窜都是假的东西,自己都观察十年了,又亲自经历过地震了,不要乱发这些信息上来误人子弟,这个是害人害命的信息。发心需好,但是自己没有经验,不要在这里乱发假信息为妙,害了人终害自己。

真实信息:地震过后下雨,大摇摆前十秒钟左右发生隆隆的响声。

欢迎大家阅读:

他这个东西并不难预测地震,只是能预测地震以后方位,以前没有媒体,信息鼻塞,预测地震的方位也利于朝廷及时去救灾。

在古代大灾很容易引发朝廷大难,如果地动仪能够预测地震,又怎么会在后来的朝代中失传呢?地动仪更多的作用在于能够在灾后判断哪里发生了地震,但是也会误报。

地动仪是汉代张衡发明的,在那个时代想到用测量地震的方式减少灾害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先进的想法。但是现代科学家根据古书中的只言片语的叙述基本搞明白了地动仪的原理,内部的构造也相对简单,利用悬垂、杠杆一步步将震动放大,然后推动机械将珠子吐在蛤蟆嘴里,一次可以判断哪里已经发生了地震。在古代地震波的传递速度可比骑马传递信息快多了,用这种方式确实有些作用,但是由于其比较灵敏,也会受到周围震动的影响,所以其可用性可能会大打折扣, 历史 上记载用到地动仪的时候好像也不多。 而以前的课本中不少文章是一些不理解科学原理的人写的故事,从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是可以的,但是却有点无限拔高了古人的智慧, 科技 或者人类掌握的自然知识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的,现代人都无法预测地震,指望连地震原理都不知道的古人解决地震预测的难题,实在是不怎么靠谱。而现代复原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根本就没作用。

对于地震,现代更多的也是预警,而无法预报。所谓的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准确地说出哪里哪个时间会发生地震,可以使人们提前疏散避免灾害,而预警是利用现代技术,在地震发生后极短的时间内将预警消息传布出去,地震的不同波传播速度不同,而且要低于光速传播的信号,尤其是P波,所以仅仅是预警信息就已经可以帮助人们很好地避免地震灾害。 这种方式需要设置大量的地震仪,采集地震波信息,利用传播的时间差救人。所以这两种关于地怎消息的传递是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一个是震前、一个是震中或者震后。有关地动仪的古文叙述中,也没有讲到其可以预测地震,只是降到曾经利用地动仪判断出哪里 发生了 地震。地震对于现代人类来说仍是不可预测的,不管是基于 历史 地震规律或者是动物异常行为,都无法准确预测,如果误报依然会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很少采取这种不靠谱的方式,而且人总不能为了防备地震一直住在野地里吧。

(悲壮的两小时 主人公 前苏联宇航员 科马洛夫)

张衡地动仪的文章从课本中删除也和我国现在更重视科教教育有关,不能误导人。青少年时期固然要形成坚韧的品格,但是也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干扰,而且难以区分文学和现实。现在小学课本已经和80后、90后有相当的区别了,还有一篇《悲壮的两小时》,讲的是前苏联宇航员返回地球时事故丧生的故事,通篇也缺乏科学依据,如今也早就不见了。

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不能预测地震!

候风地动仪外面有八条龙,用来指示八个方位。龙口之内有铜丸,哪个方位的龙口吐出了铜丸,就代表着哪个方位发生了地震。

根据汉书的记载,有一条龙吐出了铜丸,但是没有人感觉到地震。过了好几天驿卒传来消息,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这时候大家都觉得候风地动仪很神奇!

从这段记载来看,这其实根本就不是预测,只是能感知到地震而已。只有发生了地震之后,候风地动仪才能知道是哪个方位发生了地震。

候风地动仪不是预测地震,而是感知地震。只是由于地震的信息传来的比较晚,所以就显出了候风地动仪能够预测一样。

现在教科书上删没删不太清楚,真得被删掉了也没有什么稀奇。

韩非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很多事情看得很透彻。《韩非子》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可以用来印证一下。

燕王非常喜欢微雕,有个人就前来给他做微雕。这个人的微雕技术非常高超,可以在荆棘尖上雕出一只猕猴来。

燕王的御用铁匠就找到燕王,先是说他也做不出这么个作品来,然后用理论也解释不通。由此证明了那个搞微雕的人是个骗子,燕王于是就把那个人给杀了!

韩非子在最后说道:现在很多撰家噱者都和这件事儿差不多。

不久前有个噱者,复制了一个候风地动仪,但是达不到史书记载的效果。该噱者又研究了候风地动仪的原理,用理论也没有解释通。

所以该噱者就认为,既然自己都复制不了,理论上也没法解释,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那东西肯定就是不存在的!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 历史 上的节点。】

说到中国的四大发明,很多人一定很熟悉。 那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而整个世界 历史 上这四大发明一直都拥有很高的地位,并影响深远。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东西就名声而言,并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张衡的地震仪。

如果一个好的记忆朋友就能知道,以前教科书上介绍了张衡是东汉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发明家。它不仅发明了指南针,还发明了浑天仪和地震仪。我记忆犹新的是地震仪。它的形状非常精致。 它是用一个铜壶做的,壶边刻着八条龙。铜壶里面是神秘的,外面有八只金蟾。如果任何方向发生地震,相应方向的龙头都会吐出一个龙珠,然后落入金蟾口中。 很多人小时候可能会看到这个,觉得这个很神奇。

但近年来,我发现这篇文章被从 历史 教科书中删除。尤其是张衡发明了这个地震仪。再也没提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教科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编辑们删除一些不符合价值观的过时文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张衡制造地震仪存在诸多疑问,史学界也在积极调查,在没有确切证据前决定暂时不将其编入教科书。

地震仪至今已传世,只有史料中有记载。 历史 学家只通过文字知道地震仪的存在,但没有任何设计图纸作为证据。从那以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恢复地震仪。可史料记载得描述非常简单,恢复工作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我们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地震仪图片也不是出土的古代文物。而是据史料记载,王振铎于1951年做的一个模型。

所以经认真考虑,所以编者们才决定把张衡的地震仪从教科书中删除掉,以免从小被书中的“假”地震仪图片所误导,直至 历史 得以证明。 不难想象,如果真的制作出当年的地震仪,并以提前几天预报地震时间的能力的话,这一定将震撼世界地震研究界。

课文《张衡》先从什么介绍地动仪形状

课文《张衡》先从外形“整体再到分部”,“从上到下”介绍地动仪形状

资料链接:

地动仪用铜(tóng)铸(zhù)成,形状像大酒坛(tán)。顶上有凸(tū)起的盖。四围铸有八条龙,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着八只铜铸的蛤蟆(háma),仰着头,张着嘴,对准上面的龙嘴。要是哪个地区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就会张开嘴巴,吐出铜球。铜球当啷(dānglāng)一声,正好落在蛤蟆的嘴里。

张衡发明地动仪 100字

张衡做了太史令以后,为了工作上的需要,制造了一个叫做浑象的仪器。浑象是一种天文仪器,是观测星象、确定节气和了解其他天文现象用的。张衡的浑象是古代比较精确的天文仪器。接着,张衡又发明了观测地震用的地动仪。东汉时,我国经常不断地发生地震。那时人们不懂科学知识,以为地震是鬼神发怒了在显灵。张衡是个科学家,不迷信鬼神,他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人们应当研究地震的规律,地动仪就是为了充分掌握地震的情报而发明的。

地动仪制造成功以后,放在京城洛阳一间观测地震的屋子里。有一天,西北方的龙头突然张嘴吐出铜球,掉到了蟾蜍嘴里,说明西北方向发生了地震。可是当时住在洛阳的人并没有感觉到发生地震。这样,人们就怀疑起来了,都说张衡的发明靠不住,地动仪这东西不准确。过了几天,陇西地方(令甘肃)派人赶到京城洛阳来报告,说几天以前他们那里发生了地震。双方一查对日期,正好就是地动仪上龙头吐出铜球的那一天。人们这才相信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准确可靠的。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记录地震的仪器,欧洲在公元1880年才制造出类似的仪器,比张衡晚了1700多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