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sumproduct函数的用法(sumproduct函数是什么)

Excel函数之— SUMPRODUCT用法(一),太强大了

SUMPRODUCT 函数主要作用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然后把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最后返回乘积之和,从字面上可以看出,SUMPRODUCT有两个英文单词组成,sum是和,product是积,所以是乘积之和的意思。

上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PRODUCT的用法,今天给大家介绍SUMPRODUCT函数的用法

SUMproduc先计算多个数组的元素之间的乘积再求和

array:指定包含构成计算对象的值的数组或单元格区域

(1).数组参数必须具有相同的维数,否则,函数SUMPRODUCT将返回错误值#VALUE!

(2).数据区域引用不能整列引用.如:A:A、B:B

(3).将非数值型的数组元素作为0处理

(4).数据区域不大,可以用sumproduct函数,否则,运算速度会变很慢

(5)sumproduct函数,逗号分割的各个参数必须为数字型数据,

如果是判断的结果逻辑值,就要乘1转换为数字,如果不用逗号,直接用*号连接,就相当于乘法运算,就不必添加*1。

1. 当sumproduct函数中参数为两个数组时,两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对应相乘。

在C2单元格中输入:

其实上面的公式计算原理如下:

①.单条件求和------计算山东地区的销量之和

在F2单元格中输入:

看到这公式你可能有疑惑,它跟语法格式好像不一样,其实把它看做是只有一个参数。因为当函数中出现由TRUE和FALSE组成的逻辑数组时,这时公式要写成这种格式=SUMPRODUCT((B2:B16="山东")*1,(C2:C16)),乘以1,把它转化成数组才能参与运算。否则就写成最上面的那种形式。

公式分解

=sumproduct({数组1}*{数组2})

=sumproduct({TRUE;…..TRUE}*{332;…183})

=1*332+1*183=515。

在F8单元格中输入:

在H2单元格中输入:

注意:

通过多条件求和,我们可以看出以下规律: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3....*条件N)中 * :满足所有条件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3...+条件N)中 + :满足任一条件

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一期再见,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我们

你学会了吗?

想学习更多的函数知识,欢迎关注转发

sumproduct函数怎么用

首先 SUMPRODUCT是一个求乘积的函数,就比如我们需要计算 1,2,3 的乘积是多少,首先输入等于 SUMPRODUCT函数,在选中相乘的区域,按回车确定,在向下填充就能批量计算。

excel 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sumproduct是什么意思

1、查过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其解释为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按我个人解释就是两个以上的数组乘积之和。

其语法格式为SUMPRODUCT(array1,

[array2],

[array3],…),其中每个array都表示一个数组,array个数不超过255个。

2、以下面这个表格为例应用该函数,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8,B2:B8)

3、结果是168,那么这个值是怎么来的呢,代表什么意思?

4、我们通过函数解释验证看看,所以将数据1和数据2两列数组分别相乘,最后相加。

5、看到结果是168,与sumproduct函数求的结果一致,也与函数解释一致。到此我们大体理解了该函数的运算原理。

6、上面的函数解释以及举例已经将函数的一个功能——乘积求和展示给了大家。

条件计数

1、sumproduct函数也可以进行计数,我们以下面这个例子演示用法。

2、我们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10="二班")*(B2:B10="数学")),表示同时满足二班和数学这两个条件的情况有几个,也就是进行条件计数。

3、结果是1,确实无误。

4、其原理是

((A2:A10="二班"),就是数组中各行的值如果是二班,就是“真”,否则,就是“假”,“真”对应值为1,“假”对应值为0,当有这个条件表达后,A2:A10的值是“0,0,0,1,1,1,0,0,0”。(B2:B10="数学"),就是数组中各行的值如果是数学,就是“真”,否则,就是“假”,“真”对应值为1,“假”对应值为0,值是“0,1,0,0,1,0,0,1,0”。

这两个经过变换后的数组乘积之和就是1。

条件求和

1、以下面实例用sumproduct函数进行条件求和。

2、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10="二班")*(B2:B10="数学")*(C2:C10)),表示满足A列是二班,B列是数学的时候,求均分,结果正确。

3、在E4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B2:B10="数学")*(C2:C10)),表示满足B列是数学的时的均分之和。

4、验证看到三个班数学均分之和是245.。

Excel中Sumproduct函数的有哪些使用方法

主要从四方面对Excel函数进行讲解,1.函数的含义,2.函数的语法格式,3.函数在日常办公中运用的实例介绍,4.函数使用的注意点。以下是我为您带来的关于Excel中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Excel中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

1.Sumproduct函数的适用范围,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然后把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最后返回乘积之和。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sumproduct有两个英文单词组成,sum是和,product是积,所以是乘积之和的意思。

2.sumproduct函数的语法格式

SUMPRODUCT(array1, [array2], [array3], ...)

SUMPRODUCT 函数语法具有下列参数:

Array1 必需。 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的第一个数组参数。

Array2, array3,... 可选。 2 到 255 个数组参数,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3.sumproduct函数案列——基础用法

3.当sumproduct函数中的参数只有一个数组时,即对数组{1;2;3;4;5;6;7;8;9}进行求和,1+2+3+4+5+6+7+8+9=45。

4.当sumproduct函数中参数为两个数组时,两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对应相乘。

公式=sumproduct(A2:A5,B2:B5)可转化为

=sumproduct(数组1,数组2)

=sumproduct=SUMPRODUCT({1;2;3;4},{10;11;12;13})=1*10+2*11+3*12+4*13=120。

4.sumproduct函数多条件求和

5.单条件求和——统计成都发货平台的发货量。

=SUMPRODUCT((A2:A18=D2)*1,B2:B18)

看到这公式你可能有疑惑,它跟语法格式好像不一样,其实把它看做是只有一个参数。因为当函数中出现由TRUE和FALSE组成的逻辑数组时,这时公式要写成这种格式=SUMPRODUCT((A2:A18=D2)*1,B2:B18),乘以1,把它转化成数组才能参与运算。否则就写成最上面的那种形式。

公式分解

=sumproduct({数组1}*{数组2})

=SUMPRODUCT(({TRUE;FALSE;FALSE;FALSE;FALSE;TRUE;TRUE;TRUE;TRUE;TRUE;TRU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1,{4668;9371;4356;8520;7557;3219;5234;4070;7741;6537;7074;7419;7082;4970;3054;8292;9363})

也可以利用我们上一节介绍的SUM函数如图所示

7.多条件求和——例如要求北京收货人为AA的数量

=SUMPRODUCT((A2:A18="北京")*(B2:B18="AA"),C2:C18)

也可以利用我们上一节介绍的SUM函数如图所示

8.sumproduct函数——实现有条件排名

输入公式=SUMPRODUCT((B2<$B$2:$B$7)*1)+1

数组公式B2<$B$2:$B$7这里是由TRUE和FALSE组成的逻辑数组{FALSE;FALSE;TRUE;FALSE;TRUE;FALSE}转化为1和0的数组{0;0;1;0;1;0}。

这里利用的是该成绩和所以成绩进行比较,通过测算高于该成绩的成绩,每次累加1。

猜你喜欢:

1. excel次方公式使用教程(2种)

2. excel怎么使用复合函数

3. Excel中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

4. 18个常用excel函数名使用教程

5. 怎么在excel中使用today函数

excel神函数SUMPRODUCT用法大荟萃!

SUMPRODUCT函数是Excel中的数学函数,也是一个“神函数”。之所以称之为“神”,是因为它求和、计数、多权重统计、排名,都能完成。

一、函数解释

基本语法为:

SUMPRODUCT(array1,[array2], [array3], ...)

SUMPRODUCT 函数语法具有下列参数:

Array1:必需。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的第一个数组参数。

Array2, array3,...:可选。 2 到 255 个数组参数,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特别注意:

数组参数必须具有相同的维数。 否则,函数 SUMPRODUCT 将返回 #VALUE! 错误值#REF!。

二、用法举例

1、基本用法

SUMPRODUCT函数最基本的用法是:

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如下图:

公式:=SUMPRODUCT(B2:B9,C2:C9)

该公式的含义是:

B2*C2+B3*C3+B4*C4+B5*C5+B6*C6+B7*C7+B8*C8+B9*C9

2、单条件求和

如下图,计算女员工业绩得分高于15的得分和:

如下图,计算女员工业绩得分和:

公式:

=SUMPRODUCT((B2:B11="女")*C2:C11)

其中:

B2:B11="女":将B2:B11内每个单元格值与“女”比较,凡是性别为“女”的是TRUE,否则是FALSE,结果返回一组逻辑值:{FALSE;TRUE;FALSE;TRUE;FALSE;TRUE;FALSE;TRUE;FALSE;TRUE;}

(B2:B11="女")*C2:C11:将上述逻辑数组内的值与对应的C2:C11的数值相乘。

3、多条件求和

如下图,计算女员工业绩得分高于15的得分和:

公式:=SUMPRODUCT((B2:B11="女")*(C2:C11>15),C2:C11)

多条件求和的通用写法是:=SUMPRODUCT((条件一)*(条件二)*……*(条件N),求和范围)

4、模糊条件求和

如下图,计算销售部门女员工业绩得分和:

销售部门不止一个,要查找所有的销售部门,就要按照关键字“销售”查找,就属于模糊查找。

公式:

=SUMPRODUCT(ISNUMBER(FIND("销售",A2:A11))*(C2:C11="女"),D2:D11)

其中:

FIND("销售",A2:A11):在A2:A11各单元格值中查找"销售",如果能查到,返回"销售"在单元格值中位置,如果差不到,返回错误值#VALUE!。

本部分的结果是:{#VALUE!;1;1;1;#VALUE!;1;#VALUE!;#VALUE!;1;#VALUE! }

ISNUMBER(FIND("销售",A2:A11)):判断上述数值中各值是不是数字,如果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所以,本部分公式的结果是:

{FALSE;TRUE;TRUE;TRUE;FALSE;TRUE;FALSE;FALSE;TRUE;FALSE}

5、单条件计数

计算女员工人数:

公式:=SUMPRODUCT(N(B2:B11="女"))

N函数:

语法:N(VALUE);

功能:将不是数值的值转换为数值形式;

不同参数VALUE,对应的返回值:

本示例中,N(B2:B11="女"),是将等于女的值TRUE返回1,不等于女的值FALSE返回0。

6、多条件计数

计算女员工业绩得分高于15的人数

公式:

=SUMPRODUCT((B2:B11="女")*(C2:C11>15))

7、模糊条件计数

计算销售部门女员工人数

公式:

=SUMPRODUCT(ISNUMBER(FIND("销售",A2:A11))*(C2:C11="女"))

8、按月份统计数据

要求:按月份统计销售总额

公式为:

=SUMPRODUCT((MONTH($A$2:$A$13)=D2)*($B$2:$B$13))

9、跨列统计

要求:统计三个仓库的销售总量与库存总量

公式为:

=SUMPRODUCT(($B$2:$G$2=H$2)*$B3:$G3)

(此公式中一定要注意相对引用于绝度引用的使用)

10、多权重统计

要求:根据分项得分与权重比例计算总分

公式为:

=SUMPRODUCT(B$2:D$2,B3:D3)

11、二维区域统计

要求:统计各销售部门各商品的销售总额

公式为:

=SUMPRODUCT(($B$2:$B$13=$E2)*($A$2:$A$13=F$1)*$C$2:$C$13)

12、不间断排名(中国式排名)

用RANK函数排名,如果有数值相同的情况,会出现名次间断现象,用SUMPRODUCT函数,很好的避免这种名次的间断。

如下图:

C6单元格公式为:

=SUMPRODUCT(($B$2:$B$7>=B6)/COUNTIF($B$2:$B$7,$B$2:$B$7))

($B$2:$B$7>=B6),返回值是:

{TRUE;TRUE;TRUE;TRUE;TRUE;FALSE}

即:{1;1;1;1;1;0}

COUNTIF($B$2:$B$7,$B$2:$B$7),返回值是:

{1;1;2;2;1;1}

SUMPRODUCT(($B$2:$B$7>=B6)/COUNTIF($B$2:$B$7,$B$2:$B$7))

即是:SUMPRODUCT({1;1;0.5;0.5;1;0}),即得名次4。

你还知道SUMPRODUCT函数的那些用法?

sumproduct函数的用法(sumproduct函数是什么)sumproduct函数的用法(sumproduct函数是什么)


excel 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sumproduct是什么意思

1、查过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其解释为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按我个人解释就是两个以上的数组乘积之和。

其语法格式为SUMPRODUCT(array1,

[array2],

[array3],…),其中每个array都表示一个数组,array个数不超过255个。

2、以下面这个表格为例应用该函数,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8,B2:B8)

3、结果是168,那么这个值是怎么来的呢,代表什么意思?

4、我们通过函数解释验证看看,所以将数据1和数据2两列数组分别相乘,最后相加。

5、看到结果是168,与sumproduct函数求的结果一致,也与函数解释一致。到此我们大体理解了该函数的运算原理。

6、上面的函数解释以及举例已经将函数的一个功能——乘积求和展示给了大家。

条件计数

1、sumproduct函数也可以进行计数,我们以下面这个例子演示用法。

2、我们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10="二班")*(B2:B10="数学")),表示同时满足二班和数学这两个条件的情况有几个,也就是进行条件计数。

3、结果是1,确实无误。

4、其原理是

((A2:A10="二班"),就是数组中各行的值如果是二班,就是“真”,否则,就是“假”,“真”对应值为1,“假”对应值为0,当有这个条件表达后,A2:A10的值是“0,0,0,1,1,1,0,0,0”。(B2:B10="数学"),就是数组中各行的值如果是数学,就是“真”,否则,就是“假”,“真”对应值为1,“假”对应值为0,值是“0,1,0,0,1,0,0,1,0”。

这两个经过变换后的数组乘积之和就是1。

条件求和

1、以下面实例用sumproduct函数进行条件求和。

2、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10="二班")*(B2:B10="数学")*(C2:C10)),表示满足A列是二班,B列是数学的时候,求均分,结果正确。

3、在E4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B2:B10="数学")*(C2:C10)),表示满足B列是数学的时的均分之和。

4、验证看到三个班数学均分之和是245.。

excel 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sumproduct是什么意思

1、查过SUMPRODUCT()函数的使用方法,其解释为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按我个人解释就是两个以上的数组乘积之和。

其语法格式为SUMPRODUCT(array1,

[array2],

[array3],…),其中每个array都表示一个数组,array个数不超过255个。

2、以下面这个表格为例应用该函数,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8,B2:B8)

3、结果是168,那么这个值是怎么来的呢,代表什么意思?

4、我们通过函数解释验证看看,所以将数据1和数据2两列数组分别相乘,最后相加。

5、看到结果是168,与sumproduct函数求的结果一致,也与函数解释一致。到此我们大体理解了该函数的运算原理。

6、上面的函数解释以及举例已经将函数的一个功能——乘积求和展示给了大家。

条件计数

1、sumproduct函数也可以进行计数,我们以下面这个例子演示用法。

2、我们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10="二班")*(B2:B10="数学")),表示同时满足二班和数学这两个条件的情况有几个,也就是进行条件计数。

3、结果是1,确实无误。

4、其原理是

((A2:A10="二班"),就是数组中各行的值如果是二班,就是“真”,否则,就是“假”,“真”对应值为1,“假”对应值为0,当有这个条件表达后,A2:A10的值是“0,0,0,1,1,1,0,0,0”。(B2:B10="数学"),就是数组中各行的值如果是数学,就是“真”,否则,就是“假”,“真”对应值为1,“假”对应值为0,值是“0,1,0,0,1,0,0,1,0”。

这两个经过变换后的数组乘积之和就是1。

条件求和

1、以下面实例用sumproduct函数进行条件求和。

2、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10="二班")*(B2:B10="数学")*(C2:C10)),表示满足A列是二班,B列是数学的时候,求均分,结果正确。

3、在E4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B2:B10="数学")*(C2:C10)),表示满足B列是数学的时的均分之和。

4、验证看到三个班数学均分之和是24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