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温度后浇带浇筑时间(温度后浇带浇筑时间是什么)

温度后浇带什么时候可以浇筑

60天后。

后浇带分伸缩型后浇带和沉降型后浇带。

伸缩型后浇带(也叫温度后浇带)在混凝土收缩基本稳定后浇筑,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毕60天后进行。

沉降型后浇带在建筑物沉降基本稳定后浇筑,一般在主体工程完成后30天浇筑。

拓展资料

1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防兼备,以防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 ~1000mm为宜。

4、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应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缩;梁钢筋可不断开。筏板基础底板及基础底板梁受力钢筋必须贯通。受力主筋宜采用焊接连接。

5 、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该位置虽弯矩大,但剪力很小。

6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注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应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后浇带

温度后浇带什么时候浇筑?

一般后浇带分伸缩型后浇带和沉降型后浇带,三角形后浇带在混泥土收缩基本稳定以后浇筑一般在混泥土,浇筑完毕60天以后才可以进行,陈将行后交代在建筑沉降基础稳定以后再浇筑,一般在主体工程完成后的30天就可以浇筑了。

后浇带什么时候浇筑

60天后。

后浇带分伸缩型后浇带和沉降型后浇带。

伸缩型后浇带(也叫温度后浇带)在混凝土收缩基本稳定后浇筑,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毕60天后进行。

沉降型后浇带在建筑物沉降基本稳定后浇筑,一般在主体工程完成后30天浇筑。

扩展资料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3m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1. 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2. 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超过1.5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浇筑

楼层温度后浇带浇筑时间应该是多久

后浇带在两侧养护28天后,用高一个标号的混凝土浇注。因为得让两边的混凝土充分释放温度应力。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一般要多少天?

一般主体工程结束28天,开始浇筑沉降后浇带;两侧砼成型后60天就可以浇筑收缩后浇带。

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是45天后浇筑 。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规定是28天。

扩展资料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浇灌密实并加强养护,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

温度后浇带浇筑时间(温度后浇带浇筑时间是什么)温度后浇带浇筑时间(温度后浇带浇筑时间是什么)


温度后浇带浇筑时间最新规范属于哪本图集

温度后浇带浇筑时间最新规范属于图集《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4页。

该规范3.4.13条中第3条规定:“每30m-40m间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mm-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d后浇筑。”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采取的措施。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