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活百科 >

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出口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销售额变动率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一)销售额变动率的计算公式:;本期销售额环比变动率=(本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上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上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100%。;2.本期累计销售额环比变动率=(本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累计销售额-上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累计销售额)÷上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累计销售额×100%。;3.本期销售额同比变动率=(本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去年同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去年同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100%。;4.本期累计销售额同比变动率=(本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累计销售额-去年同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累计销售额)÷去年同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累计销售额×100%。;(二)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增值税税负率=本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应纳税额÷本期即征即退货物和劳务销售额×100%。

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为多少?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有所不同,请看增值税的理论税负的计算。

增值税实际税负指的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缴纳的增值税与同期实现的增值税计税收入的百分比;增值税理论税负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按特定方式计算的理论增值税与同期实现的增值税计税收入的百分比,其中理论增值税是指在未考虑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和期间费用进项税额的前题下,根据产品的毛利总额或毛利率、计税销售收入结合产品的成本结构计算出来的同期应纳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理论增值税/增值税计税收入×100%

A、对于工业企业,理论增值税有如下计算公式:

理论增值税=(不含税收入-可抵扣成本)×适用税率

=[不含税收入-(不含税材料成本+不含税可抵扣制造费用)]×适用税率

=(产品毛利+对应产品生产人工成本+不可抵扣制造费用)×适用税率

B、对于商业业企业,理论增值税有如下计算公式:

理论增值税=(不含税收入-商品销售成本)×适用税率

=商品销售毛利×适用税率

公式中的增值税计税收入,仅包括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包括出口收入等增值税免税收入,因为出口收入等增值税免税收入不存在增值税税负的问题,如企业同时存在出口收入等增值税免税收入,则在计算增值税理论税负时,计税收入不含增值税免税收入,同时应剔除与增值税免税收入相对应的毛利及成本项目;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的计算中应注意的事项

当企业的增值税应税收入项目存在不同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时,应分别计算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并将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汇总得出一个总的理论增值税,并以此来确定总体的增值税理论税负;

理论增值税税负作为一种税负考核指标,在计算时未考虑固定资产和期间费用进项税额,这是因为固定资产进项虽然对投入当期的税负影响较大,但毕竞是一次性的影响,在作为税负考核时剔除其进项税额对税负的影响,可使其与同期没有固定资产进项税的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相比具有可比性;而期间费用进项因其在整个进项税额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故在计算本指标时,为了简化算式,节约管理成本,可忽略不计,但对于一些经营大宗商品的企业,如钢材、矿石、水泥、煤炭经销企业,由于其运杂费占期间费用的比重较大,故在对这类企业进行增值税税负考核时,要考虑运费进项对税负的影响。

所以各个行业增值税税负有所不同。

什么是税负率,增值税_税负率怎么算_计算公式?

税负率就是企业税费负担率,分增值税税负率和所得税及各项地税(社会保险等税负率)。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年度免抵退销售额*征收率-(年度进项税额+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100%。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增值税税负率是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是用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税收负担大小的参数。若实际税负较高,企业应该查明原因,加强纳税核算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纳税损失。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假设本月没有上期留抵税额,税负率=(销项-进项)/不含税销售收入。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 当期的“应纳税额” ÷ 当期的“应税销售额”。

销售矿产品的税负率?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71号)文件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3%恢复到17%。

税负率计算公式:

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请问怎么计算企业所得税税负率?计算公式?

税负是指实际应计缴的税款占相对应的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应税收入*100%

化工商贸企业一般税负率多少算正常?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增值税税负率 = {[年度销项税额合计 + 免抵退货物销售额 * 应税货物实用税率 - (年度进项税额合计 - 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 + 年初留抵税额 - 年末留抵税额)] / [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 + 免抵退货物销售额]} *100 %

1 农副食品加工 3.50

2 食品饮料 4.50

3 纺织品(化纤 ) 2.25

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出口税负率的计算公式)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出口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 8.50

9 卷烟加工 12.50

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出口税负率的计算公式)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出口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10 塑料制品业 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12 金属制品业 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18 商业批发 0.90

19 商业零售 2.50

20 其他 3.5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 应纳增值税 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1 对实行" 免抵退 "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推荐:财务人员必看的一部好书《 战略预算 - 管理界的工业革命 》。《 战略预算 - 管理界的工业革命 》是国内第一部走直线、全过程案例、系统化管理的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敢于对财务人员承诺全过程系统化实战效果的好书,财务人员必看!

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

2 .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答:1、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时,不受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须达到180万元以上的限制。但2004年7月1日以后新办的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小型商贸企业必须自税务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实际销售额达到180万元以上,方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2 、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 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如你第二问中,假设总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外销收入95万元,内销收入5万元,进项税金15万元,征税率17%,退税率13%,计算如下:

销项税金=50000*17%=8500元

进项税金转出=950000*(17%-13%)=38000元

应交税金=8500-(150000-38000)=-103500元

税负=[8500+950000*17%-(150000-38000) ]/1000000*100%=5.8%

如此题,你公司未缴纳增值税,实际税负为0,但由于是外销产品实行免抵退税政策所致,又有征、退税率差,所以理论税负为5.8%。

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 预警税负率

租赁业 1.50%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0%

专业技术服务业 2.50%

专业机械制造业 2.00%

造纸及纸制品业 1.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 1.00%

饮料制造业 2.00%

医药制造业 2.50%

畜牧业 1.20%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0%

塑料制品业 3.00%

食品制造业 1.00%

商务服务业 2.50%

其他制造业--管业 3.00%

其他制造业 1.50%

其他建筑业 1.50%

其他服务业 4.00%

其他采矿业 1.00%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00%

批发业 1.00%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0%

农、林、牧、渔服务业 1.1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0%

零售业 1.50%

居民服务业 1.20%

金属制品业--轴瓦 6.00%

金属制品业--弹簧 3.00%

金属制品业 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水泥 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 3.00%

建筑安装业 1.50%

家具制造业 1.50%

计算机服务业 2.0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00%

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出口税负率的计算公式)税负率的计算公式(出口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珍珠 4.0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5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1.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0%

纺织业--袜业 1.00%

纺织业 1.0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00%

房地产业 4.0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0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50%

道路运输业 2.0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